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屋面本体,屋面本体上设置有檐沟,檐沟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上端与檐沟内底部相互连通,排水管的上端口设置有滤杂组件;滤杂组件包括集水斗,以及盖舍在集水斗上方的过滤罩;过滤罩包括遮尘板以及围设在遮尘板边沿的围板;遮尘板的尺寸大于排水管的截面尺寸;围板与集水斗可拆卸连接,围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口;遮尘板的中部位于遮尘板的最低点,遮尘板的上方以遮尘板的中心向边沿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条孔,并且每个条孔的下方都设置有一引水板,引水板靠近遮尘板边沿的一端位于引水板的最低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减少了排水管上端口堵塞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屋面排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屋面排水是指通过屋面的导水装置,将屋面的雨、雪水迅速排出,避免产生屋面积水的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屋面排水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种方式。无组织排水,又称自由落水,是将屋面板伸出墙外形成挑檐,屋面的雨水经挑檐自由下落。无组织排水易淋湿墙面及门窗,故仅适用于二、三层房屋或次要建筑;有组织排水是将屋面按照不同坡向划分为若干排水区域,使雨水集中至屋面檐沟,再经排水管结构将雨水排至地面排水系统。传统的排水管上端的入水口为敞口设置,致使屋顶的落叶或者大风环境下,较大的灰尘杂质容易进入到排水管,并中造成排水管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其优点是减少了排水管上端口堵塞情况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包括屋面本体,屋面本体上设置有檐沟,所述檐沟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与檐沟内底部相互连通,并且排水管的上端口设置有过滤杂质的滤杂组件;所述滤杂组件包括用于和排水管上端连接的集水斗,以及盖舍在集水斗上方的过滤罩;过滤罩包括水平设置的遮尘板以及围设在遮尘板边沿的围板;遮尘板的尺寸大于排水管的截面尺寸;围板与集水斗可拆卸连接,围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口;遮尘板的中部位于遮尘板的最低点,遮尘板的上方以遮尘板的中心向边沿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条孔,并且每个条孔的下方都设置有一引水板,引水板靠近遮尘板边沿的一端位于引水板的最低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天气下,雨水顺着屋面本体会落在檐沟内,并且雨水会顺着滤杂组件进入到排水管中,从而将雨水排出。为了减少杂质对排水管上端口的堵塞,雨水会首先与滤杂组件接触,过滤后的雨水才会进入到排水管内,由于遮尘板位于排水管端口的上方,使得下落的落叶或杂质会落在遮尘板内,减少了杂质进入到集水斗内,由于遮尘板的中部位于低处,从而对杂质具有收拢的作用,液体也会向遮尘板的中部聚集,由于条孔和引水板的设置,又将雨水从中部区域引向了集水斗的边侧,避免了雨水直接进入到排水管内,便于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保障了排水管内部的通畅,而其余的雨水会由围板上的通水口进入到集水斗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水板的纵截面为U型,引水板的两边沿固接在遮尘板的下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引水板截面U型结构,对雨水起到了承接作用,又由于引水板的两边沿与遮尘板固接的方式,减少了雨水的遗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檐沟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集水斗的放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槽的开设,使得过滤罩更加贴近檐沟的内底面,使得掉落在檐沟内的雨水能够通过围板上的通水口流入排水管内,减少了檐沟上的雨水残留。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槽的内底面围绕排水管的上端口固接有一阻挡杂质的环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掉落在这衬板上,容易将这衬板上的细小杂质冲入集水斗内,此时引水板的设置将引流至集水斗的边侧,使雨水进入到环板与集水斗内壁的空间内,杂质会残留在此区域的底部,而随着雨水的堆积,雨水会顺势从围板的上边沿流入进排水管内,减少了杂质的进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板的上方设置有一桶状的纱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网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未拦截的杂质阻隔在集水斗内,像塑料袋等垃圾不易被通水口阻隔在外,所以纱网的设置提高了阻隔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板的上边沿向排水管上端口中心方向倾斜,所述纱网架设在环板的上边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板上端口的倾斜设置,缩小了环板上端口的口径,当纱网放置在环板上方时,能够对纱网起到卡设的作用,提高了纱网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纱网的上边沿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和引水板相互卡设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同样对纱网起到了限位卡设的作用,限制了纱网在集水斗内的转动,提高了纱网放置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集水斗的下方固接有安装管,安装管的外径等于排水管内壁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水斗与排水管上端口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对滤杂组件进行安拆,不但提高了安拆效率,而且也便于后续的维护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减少了杂质对排水管端口的阻塞。通过遮尘板对排水管端口的遮挡,然后配合围板对细小杂质的二次过滤,进而提高了对杂质的过滤作用;二、提高了维护效率。将集水斗与排水管上端口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对滤杂组件进行安拆,不但提高了安拆效率,而且也便于后续的维护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建筑屋面排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滤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滤杂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体现纱网位置关系示意图;图5是体现纱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屋面本体;11、檐沟;12、放置槽;2、排水管;3、滤杂组件;31、集水斗;32、安装管;4、过滤罩;41、遮尘板;411、条孔;42、围板;421、通水口;43、翻边;5、引水板;33、环板;34、纱网;34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屋面本体1,屋面本体1位于边沿处设置有用于承接雨水的檐沟11,檐沟11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上端口与檐沟11的内底面相互连通,并且排水管2的上端口可拆卸连接有对垃圾杂质进行过滤的滤杂组件3。如图2所示,滤杂组件3包括集水斗31以及盖设在集水斗31上方的过滤罩4;集水斗31呈桶状,集水斗31底面同轴固接有一与集水斗31内相互连通的安装管32,安装管32的外壁直径等于排水管2的内壁直径,从而便于与排水管2相互插设;过滤罩4包括圆形的遮尘板41,以及围设在遮尘板41边沿处的围板42,围板42的环形边沿处设置有翻边43,翻边43内壁的直径与集水斗31的端口直径相互配合,便于过滤罩4与集水斗31之间的相互扣合。通过滤杂组件3与排水管2的可拆卸连接,不仅提高了滤杂组件3的安拆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对滤杂组件3的维护效率。如图2和图3所示,遮尘板41的中部向集水斗31的方向凹陷,使得遮尘板41的中部位于遮尘板41的最低点,遮尘板41的整体尺寸大于排水管2端口的尺寸,从而减少了灰尘垃圾直接进入到排水管2内的情况;遮尘板4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将遮尘板41穿透的条孔411,条孔411由遮尘板41的中点向遮尘板41的边沿处排布,并且条孔411以遮尘板41的中线为轴均匀等距排列,每个条孔411的下方都设置有一承接雨水的引水板5,引水板5的截面呈U型,并且引水板5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包括屋面本体(1),屋面本体(1)上设置有檐沟(11),其特征在于:所述檐沟(1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的上端与檐沟(11)内底部相互连通,并且排水管(2)的上端口设置有过滤杂质的滤杂组件(3);/n所述滤杂组件(3)包括用于和排水管(2)上端连接的集水斗(31),以及盖舍在集水斗(31)上方的过滤罩(4);过滤罩(4)包括水平设置的遮尘板(41)以及围设在遮尘板(41)边沿的围板(42);遮尘板(41)的尺寸大于排水管(2)的截面尺寸;围板(42)与集水斗(31)可拆卸连接,围板(4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口(421);遮尘板(41)的中部位于遮尘板(41)的最低点,遮尘板(41)的上方以遮尘板(41)的中心向边沿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条孔(411),并且每个条孔(411)的下方都设置有一引水板(5),引水板(5)靠近遮尘板(41)边沿的一端位于引水板(5)的最低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包括屋面本体(1),屋面本体(1)上设置有檐沟(11),其特征在于:所述檐沟(11)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的上端与檐沟(11)内底部相互连通,并且排水管(2)的上端口设置有过滤杂质的滤杂组件(3);
所述滤杂组件(3)包括用于和排水管(2)上端连接的集水斗(31),以及盖舍在集水斗(31)上方的过滤罩(4);过滤罩(4)包括水平设置的遮尘板(41)以及围设在遮尘板(41)边沿的围板(42);遮尘板(41)的尺寸大于排水管(2)的截面尺寸;围板(42)与集水斗(31)可拆卸连接,围板(4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水口(421);遮尘板(41)的中部位于遮尘板(41)的最低点,遮尘板(41)的上方以遮尘板(41)的中心向边沿处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条孔(411),并且每个条孔(411)的下方都设置有一引水板(5),引水板(5)靠近遮尘板(41)边沿的一端位于引水板(5)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板(5)的纵截面为U型,引水板(5)的两边沿固接在遮尘板(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利丹,刘帆,胡瑜珏,黄梦,
申请(专利权)人:华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