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36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和固定机构(2),其中,在支撑杆(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2),在固定机构(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21),固定孔(21)贯通固定机构(2)的正反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能根据基坑方案搭设要求可灵活调整定位,可拆除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安拆方便快捷,强度高、更安全可靠,为基坑施工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主要是用于人工顶管施工时基坑的支护或者市政管道维修改建时,局部需要进行基坑开挖的情况,属于建筑施工用品辅助

技术介绍
通常来说,市政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新建管道常与原有管道在标高上存在冲突,往往需要通过更改标高后下穿(上穿)原有管道,另一种情况是需要对局部管线进行探测或者维修,但是由于市政道路保通上的严格要求,会采用分幅施工,而导致工作面狭窄,按照常规的放坡开挖施工不具备条件,但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措施需严格保证。传统的施工方式是沿着基坑周边垂直打入工字钢,然后进行开挖,当开挖到一定深度时,使用钢管用作横向内支撑,内支撑与工字钢之间增加木方或者工字钢用作内支撑两端的的施力点,此种方式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内支撑和工字钢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固,当受到外力极容易脱落而导致整个支护体系失效,另外,由于基坑开挖的截面尺寸不同,需要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用作内支撑,无法实现支撑装置的周转使用。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和工作可靠性较高的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现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体系内支撑与工字钢的稳固连接,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本技术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实现本支护结构的周转使用,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和固定机构(2),其中,在支撑杆(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2),在固定机构(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21),固定孔(21)贯通固定机构(2)的正反面。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1)为固定杆或是伸缩杆。作为本技术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1)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固定机构(2)的中部连接。作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托板(22)和垂直于托板(22)设置的挡板(23),挡板(23)对称延伸设置于托板(22)的长边边沿两侧。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2)整体为“U型”或者是“匚型”的板状体构件。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21)为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有顶紧螺栓(3),顶紧螺栓(3)穿过该螺栓孔后将固定机构(2)卡合于水平工字钢(4)上,水平工字钢(4)紧密贴合竖向工字钢(5),竖向工字钢(5)紧密贴合模板(6),模板(6)紧贴于基坑(7)的内壁。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该螺栓孔对称开设于固定机构(2)的托板(22)两侧端面上。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2)与所述支撑杆(1)直接为固定连接或者是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又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固定机构(2)内表面上套设有防护锁紧垫(24),防护锁紧垫(24)上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护突起物。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又再更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支撑杆(1)和固定机构(2)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加以制作并安装作为备用。制作时,首先,将橡胶防护锁紧垫(24)通过热熔的方式与相应的固定机构(2)紧密贴合连接,然后把支撑杆(1)两端与固定机构(2)以焊接的形式连接稳固。安装时,施工人员在基坑预先打入竖向工字钢(5),并开挖到一定高度时,根据工作面所需范围,采用脚手架或者是安装架子合理安装多个已经制作完成的本支护结构,然后将本支护结构两端的固定机构(2)卡入水平工字钢(4)的底板,使得本支护结构和水平工字钢(4)能够初步固定,随后,通过拉动调节支撑杆(1)可活动部分增加支撑杆(1)的长度,将两端顶紧,最后采用高强度螺栓穿过设置于固定机构(2)上的固定孔(21)后拧紧,从而将固定机构(2)牢靠稳固的卡合于水平工字钢(4)上,从而完成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支护工作。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完毕后,分别旋松高强度螺栓,使其与水平工字钢(4)分离,随后拉动支撑杆(1)可活动部分来缩短支撑杆(1)的长度,取下本支护结构后将其进行清理修复后加以保存以备下次循环周转使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能根据基坑方案搭设要求可灵活调整定位,可拆除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安拆方便快捷,强度高、更安全可靠,保证了基坑施工的安全;2、本技术可调节长度,可根据基坑支护长度合理调节钢管长度,实用性强,具有操作简单,施工方便,适用性强等的诸多优点;3、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能根据方案搭设要求可灵活调整定位,可拆除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安拆方便快捷,强度高、更安全可靠,4、由于本技术设计有防护锁紧垫,因此该设计结构可以完全很好的实现保证本技术与工字钢相互接触连接的位置不会由于长时间固定摩擦而受到损坏,一方面是保证了技术与工字钢整体结构质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防止由于松动导致的安全问题;5、本技术的外部上涂防锈漆,因此可以防止生锈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同时,在装置的外部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以及地下施工环境清楚地标示该放线装置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其中,图中标号:1—支撑杆;2—固定机构,21—固定孔,22—托板,23—挡板,24—锁紧垫;3—顶紧螺栓;4—水平工字钢;5—竖向工字钢;6—模板;7—基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和固定机构2,其中,在支撑杆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2,在固定机构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21,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和固定机构(2),其中,在支撑杆(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2),在固定机构(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21),固定孔(21)贯通固定机构(2)的正反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1)和固定机构(2),其中,在支撑杆(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机构(2),在固定机构(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21),固定孔(21)贯通固定机构(2)的正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为固定杆或是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固定机构(2)的中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托板(22)和垂直于托板(22)设置的挡板(23),挡板(23)对称延伸设置于托板(22)的长边边沿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整体为“U型”或者是“匚型”的板状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狭窄工作面下基坑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冠聪吴常胜李荣文何剑王玉松王睿沈清卫张杨佟欣燃杨成周杨京云周奕羲杨利王建华王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