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本申请属于道路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沥青胶结料的混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技术介绍
水损坏及路面抗滑力不足一直是道路养护行业面临的大难题。环氧沥青作为一种优良的沥青路面养护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和使用前景。然而环氧沥青一般按双组份或多组分包装,在施工时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后使用。由于受混合设备的限制,目前环氧沥青材料大多采用人工小量混合。近年来间歇式混合设备开始使用,然而使用过程中存在环氧与沥青相容性差,导致分散困难,存在轻质组分上浮难于下沉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效果。目前一般采取在强制搅拌下延长搅拌时间的方法实现双组份或多组分均匀混合,这严重影响了该类材料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解决以上提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混合缸体,整体呈倒圆锥形;双螺旋搅拌器,设置在第一混合缸体中,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原料组分;进料器,设置在第一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所述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原料组分;静态混合器,设置在进料器中,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原料组分;第二混合缸体,整体呈圆筒形,设置在第一混合缸体下方并与其连通;均质机,设置在第二混合缸体中,用于剪切分散环氧沥青原料组分。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双螺旋搅拌器包括:搅拌轴,设置与第一混合缸体上部可旋转连接;第一螺带,呈螺旋状固连在搅拌轴上;r>第二螺带,整体为上大下小8字型螺旋环状,设置固连在搅拌轴上,位于第一螺带外侧。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均质机的设置高度为第二混合缸体高度的1/4~1/6。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第二混合缸体的长径比设置为3:1~5:1。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进料器包括:主进料管,静态混合器设置在主进料管中;多个分进料管,设置与主进料管连通,用于输入环氧沥青的多个原料组分。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进料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清洗管道,设置与主进料管连通,用于清洗共混装置。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双螺旋搅拌器与第一混合缸体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0~30mm。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第一混合缸体与第二混合缸体之间设置有控制阀,用于控制流量。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静态混合器中设置的分散片为可拆卸部件。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第一混合缸体中的环氧沥青原料组分。一些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第二混合缸体中的环氧沥青原料组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中,环氧沥青各组分分别进入进料器,在进料器中静态混合器的作用下实现初步混合,然后进入第一混合缸体,环氧沥青混合料在双螺旋搅拌器搅拌下进一步流动混合,从第一混合缸体底部流入第二混合缸体中,在均质机作用下剪切分散,使得环氧沥青混合料中分组分之间混合更为均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环氧沥青各组分在进料器中初步分散,在第一混合缸体中进一步搅拌混合,在第二混合缸体中剪切分散,最后得到均一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该装置结构合理,混合高效,能够实现环氧沥青原料的深度混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组成示意图;图2实施例2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进料器组成示意图;图中部件不依照严格的比例尺绘制,仅仅从图中测量得到的尺寸、比例等技术特征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特征的限定。具体实施方式在这里专用的词“实施例”,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性能指标测试,除非特别说明,采用本领域常规试验方法。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公开的内容。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作为本申请中其它未特别注明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均指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本公开所用的术语“基本”和“大约”用于描述小的波动。例如,它们可以是指小于或等于±5%,如小于或等于±2%,如小于或等于±1%,如小于或等于±0.5%,如小于或等于±0.2%,如小于或等于±0.1%,如小于或等于±0.05%。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以范围格式表示或呈现。这样的范围格式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使用,因此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还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例如,“1~5%”的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至5%的明确列举的值,还包括在所示范围内的独立值和子范围。因此,在这一数值范围中包括独立值,如2%、3.5%和4%,和子范围,如1%~3%、2%~4%和3%~5%等。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此外,无论该范围的宽度或所述特征如何,这样的解释都适用。在本公开,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连接词,如“包含”、“包括”、“带有”、“具有”、“含有”、“涉及”、“容纳”等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即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只有连接词“由……构成”和“由……组成”是封闭连接词。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内容,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一些方法、手段、仪器、设备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凸显本申请的主旨。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申请述及的第一、第二仅为表述不同的部分,并不表示其先后顺序。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包括:第一混合缸体,整体呈倒圆锥形;双螺旋搅拌器,设置在第一混合缸体中,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原料组分;进料器,设置在第一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第一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原料组分;静态混合器,设置在进料器中,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原料组分;第二混合缸体,整体呈圆筒形,设置在第一混合缸体下方并与其连通;均质机,设置在第二混合缸体中,用于剪切分散环氧沥青原料组分。通常,第一混合缸体成倒置的圆锥体,其底部直径与高度根据安装使用环境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使用需求等设计确定,通常底部中间部位设置有安装双螺旋搅拌器的开口,用于固定安装双螺旋搅拌器的搅拌轴;通常圆锥体顶部设置有开口,与底部开口对应,用于安装固定双螺旋搅拌器,同时用作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出口,设置与第二混合缸体相互连通。通常底部还设置有安装进料器的进料口,通常安装进料器的进料口设置在底部靠近侧壁的位置上,以避免干扰影响双螺旋搅拌器的安装、旋转。双螺旋搅拌器设置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第一混合缸体,整体呈倒圆锥形;/n双螺旋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中,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原料组分;/n进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原料组分;/n静态混合器,设置在所述进料器中,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原料组分;/n第二混合缸体,整体呈圆筒形,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下方并与其连通;/n均质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缸体中,用于剪切分散所述环氧沥青原料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混合缸体,整体呈倒圆锥形;
双螺旋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中,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原料组分;
进料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原料组分;
静态混合器,设置在所述进料器中,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原料组分;
第二混合缸体,整体呈圆筒形,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下方并与其连通;
均质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缸体中,用于剪切分散所述环氧沥青原料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搅拌器包括:
搅拌轴,设置与所述第一混合缸体上部可旋转连接;
第一螺带,呈螺旋状固连在所述搅拌轴上;
第二螺带,整体为上大下小8字型螺旋环状,设置固连在所述搅拌轴上,位于所述第一螺带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机的设置高度为所述第二混合缸体高度的1/4~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祥燕,刘帮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诚邦路面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