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29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包括承轨梁,所述承轨梁内部设有钢筋网一,所述承轨梁下方设有垫层,所述垫层内设有钢筋网二,所述钢筋网二和所述钢筋网一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通过若干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承轨梁内部的钢筋网一与所述垫层内部的钢筋网二连接在一起,进而使所述承轨梁与其下方的垫层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增加了所述承轨梁与路基之间的连接力,增大了所述承轨梁的抗倾覆力系,有效增强承轨梁的抗倾覆能力,并同时增加了其横向、纵向抗滑移能力,增强承轨梁稳定性,从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
技术介绍
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一般指行车时速小于160km/h的磁浮交通系统)以其噪声小、振动小、便捷舒适、相对地铁造价低廉、选线自由度大等特点。目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在路基区间的布置模式如图1所示,F轨2通过扣件安装在钢横梁4上,所述钢横梁4通过对称设置的支座3与承轨梁1相连接。所述承轨梁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内部置有钢筋网一11,所述承轨梁1下方设有垫层6,所述垫层6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垫层6浇埋设于路基5内,所述路基5为土工结构物,由于现有技术的中低速磁浮所述承轨梁1与所述垫层6皆采用预制件,在安装时,所述承轨梁1直接放置在所述垫层6上,故存在以下问题:中低速磁浮的所述承轨梁1直接置于所述垫层6上,即是直接置于所述路基5之上,在风荷载的横向力、以及列车运行时离心力的作用下,容易导致所述承轨梁1的晃动和移动,使所述承轨梁1具有一定的倾覆风险,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且所述路基5由填料填筑压实而成,压实质量难以保证,且具有易损性,再加上沿轨道线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所述路基5容易发生变形及工后不均匀沉降,导致所述承轨梁1稳定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置于土工结构物路基之上的承轨梁结构的稳定性差,具有一定的倾覆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包括承轨梁,所述承轨梁内部设有钢筋网一,所述承轨梁下方设有垫层,所述垫层内设有钢筋网二,所述钢筋网二和所述钢筋网一通过若干连接件连接。通过若干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承轨梁内部的钢筋网一与所述垫层内部的钢筋网二连接在一起,进而使所述承轨梁与其下方的垫层连接为一个整体。因下方垫层是埋于路基内,通过与所述垫层的连接增加了所述承轨梁与路基之间的连接力,增大了所述承轨梁的抗倾覆力系,有效增强承轨梁的抗倾覆能力,并同时增加了其横向、纵向抗滑移能力,增强承轨梁稳定性,从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门字型钢筋,所述门字型钢筋包括位于中间的横线段与连接于所述横线段两侧的竖线段,所述横线段连接所述钢筋网一,所述竖线段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网二。所述横线段连接所述承轨梁内部的所述钢筋网一,其与所述钢筋网一对应的竖向钢筋进行绑扎连接或焊接;所述竖线段上部位于所述承轨梁内,与所述承轨梁下端的横向钢筋绑扎连接或焊接;所述竖向段下部位于所述垫层内,与所述垫层内上端的横向钢筋网进行绑扎连接;所述竖线段锚固于所述垫层和所述承轨梁的深度根据所述承轨梁需要增加的抗倾覆力来确定。所述门字型钢筋,能够有效的增加分别与所述钢筋网一、所述钢筋网二的连接范围,进而增强所述钢筋网一和所述钢筋网二的连接力,提高所述承轨梁的稳定性且能够减少钢筋用量,节约成本。优选的,所述竖线段下端具有弯折部。所述竖线段上的弯折部便于锚固在所述钢筋网二上,进而提高所述承轨梁与所述垫层的连接力,提高所述承轨梁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80°-130°,便于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钢筋网二上,增加连接力。优选的,所述承轨梁和所述垫层为一体浇筑的混凝土构件,提高所述承轨梁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两排。通过至少在所述承轨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排所述连接件,能够更好的将承轨梁与所述垫层连接,提高所述承轨梁的稳定性。优选的,每排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承轨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增加所述钢筋网一与所述钢筋网二的连接点,进而增加所述承轨梁与所述垫层的连接位置,提高连接力,增大所述承轨梁的稳定性。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承轨梁内部的钢筋网一与所述垫层内部的钢筋网二连接在一起,进而使所述承轨梁与其下方的垫层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增加了所述承轨梁与路基之间的连接力,增大了所述承轨梁的抗倾覆力系,有效增强承轨梁的抗倾覆能力,并同时增加了其横向、纵向抗滑移能力,增强承轨梁稳定性,从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承轨梁在路基上的布置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所述的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的纵断面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所述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的布置示意图。图标:1-承轨梁;11-钢筋网一;2-F轨;3-支座;4-钢横梁;5-路基;6-垫层;61-钢筋网二;7-连接件;71-横线段;72-竖线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参见图2,其包括承轨梁1,所述承轨梁1为倒T形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述承轨梁1内部设有钢筋网一11,所述承轨梁1下方设有垫层6,所述垫层6内设有钢筋网二61,所述钢筋网二61和所述钢筋网一11通过若干连接件7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包括至少两排,如图2中左右各设置一排,通过至少在每跨所述承轨梁1的两侧分别连接一排所述连接件7,能够更好的将承轨梁1的两侧与所述垫层6连接,提高所述承轨梁1的稳定性。且每排所述连接件7沿所述承轨梁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图4所示,具体的,可沿所述承轨梁1纵向均匀设置所述连接件7,通过增加所述钢筋网一11与所述钢筋网二61的连接位置,进而增加所述承轨梁1与所述垫层6的连接力。所述连接件7为门字型钢筋,如图3所示,所述门字型钢筋包括位于中间的横线段71与连接于所述横线段71两侧的竖线段72,所述竖线段72下端具有弯折部,所述竖线段72上的弯折部起收紧作用,进而提高所述承轨梁1与所述垫层6的连接力,提高所述承轨梁1的稳定性。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80°-130°,便于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钢筋网二61上,增加连接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90°,两个所述弯折部相向弯折,便于所述弯折部连接钢筋网,提高连接力。所述横线段71连接于所述钢筋网一11,所述竖线段7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网二61。具体的,所述横线段71连接于所述承轨梁1内部的所述钢筋网一11,其与所述钢筋网一11对应的竖向钢筋进行绑扎连接或焊接;所述竖线段72上部位于所述承轨梁1内,与所述承轨梁1下端的横向钢筋网绑扎连接或焊接;所述竖向段下部位于所述垫层6内,与所述垫层6内上端的横向钢筋网进行绑扎连接;所述竖线段72锚固于所述垫层6和所述承轨梁1的深度根据所述承轨梁1需要增加的抗倾覆力来确定。所述门字型钢筋,能够有效的增加分别与所述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轨梁(1),所述承轨梁(1)内部设有钢筋网一(11),所述承轨梁(1)下方设有垫层(6),所述垫层(6)内设有钢筋网二(61),所述钢筋网二(61)和所述钢筋网一(11)通过若干连接件(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轨梁(1),所述承轨梁(1)内部设有钢筋网一(11),所述承轨梁(1)下方设有垫层(6),所述垫层(6)内设有钢筋网二(61),所述钢筋网二(61)和所述钢筋网一(11)通过若干连接件(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低速磁浮承轨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为门字型钢筋,所述门字型钢筋包括位于中间的横线段(71)与连接于所述横线段(71)两侧的竖线段(72),所述横线段(71)连接所述钢筋网一(11),所述竖线段(72)的下端连接于所述钢筋网二(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杭薛元王志猛谯春丽刘菀茹张东卿代伟姜瑞雪李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