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卷自动输送装置,包括支撑主架、送料机构、放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支撑主架包括支撑底座及支撑侧架,支撑侧架上设置若干个补料工位,最后端设置一个单卷上料工位;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主架后端的拼接工作台,安装在拼接工作台前端的前道输送机构,后端的后道输送机构,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伺服缝纫机构,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当第一检测器检测到卷尾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前道输送辊和后道输送辊停止转动;送料机构向单卷上料工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以将料卷送入单卷上料工位,并复位;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驱动料卷转动。还提供料卷自动输送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显著提高了缝纫精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卷自动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料卷自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很多卷材绕一根中心辊缠绕成料卷后再存储,使用时料卷被放置在支撑架的单卷上料工位上,通过电机驱动中心辊的两端转动,带动料卷转动,同时通过输送辊和后续生产线的驱动,将卷材输送至后续生产线进行使用。通常,料卷需要人工放入支撑架上的单卷上料工位。当前一卷料卷快用完时,人工判断卷尾的预留长度,停止输送辊的转动,然后人工或通过叉车将另一卷料卷搬上单卷上料工位,并人工将后一卷的卷头与前一卷的卷尾插接重叠,然后用手持缝纫机将重叠部分缝纫连接,再重新启动输送辊,以维持后续生产线的持续用料。上述工艺不仅需要较多的人工(至少四个,两个工人更换卷材,2个工人缝纫连接卷头和卷尾)长时间守着输送装置,导致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采用人工判断卷尾长度和手持缝纫机缝纫连接,导致换料的效率低且缝纫连接精度低,不合格率高,影响后续的用料生产线的应用,降低了整个生产工序的生产效率。为此,需要设置自动化的料卷输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卷自动输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料卷自动输送装置,包括支撑主架、送料机构、放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主架包括支撑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两侧的支撑侧架,所述支撑侧架上设置若干个补料工位,最后端设置一个单卷上料工位;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底板、若干个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送料架、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送料底板滑轨,及若干个Y型架;所述送料底板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且沿料卷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送料底板上,并可将所述送料架向上顶起或向下复位;所述Y型架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架的两侧,且与所述料卷的中心辊的两端对应;一侧的所述Y型架的数量与所述支撑侧架上的料卷数量相同;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另一端用于推动所述送料底板沿所述送料底板滑轨向所述单卷上料工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或复位;所述放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一侧的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由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驱动的两个驱动滚轮,及用于检测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是否具有中心辊的第一检测器;所述中心辊支撑在两个所述驱动滚轮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驱动滚轮驱动转动;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主架后端的拼接工作台,安装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前端的前道输送机构,后端的后道输送机构,及设置在所述前道输送机构和后道输送机构之间的伺服缝纫机构;其中:所述前道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前端两侧的前道支架,由所述前道支架支撑的第二伺服驱动电机和若干对前道输送辊;所述后道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后端两侧的后道支架,由所述后道支架支撑的第三伺服驱动电机,若干对后道输送辊,用于检测卷尾长度的第二检测器,和用于检测卷头和卷尾重叠长度的第三检测器;所述伺服缝纫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两侧的伺服缝纫机和驱动所述缝纫机前后滑动的伺服驱动模组;所述伺服驱动模组包括第四伺服驱动电机和缝纫机滑轨,所述伺服缝纫机可在所述第四伺服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所述缝纫机滑轨前后移动,以将重叠的卷头和卷尾缝纫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三直线驱动装置、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第二伺服驱动电机、第三伺服驱动电机、第四伺服驱动电机、伺服缝纫机、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和第三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可通信地连接;当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卷尾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二检测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数据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前道输送辊和后道输送辊停止转动,所述卷尾不动;当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中心辊被取走后,所述第一检测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数据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送料机构向所述单卷上料工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以将料卷送入所述单卷上料工位,并复位;当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中心辊后,所述第一检测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数据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料卷转动,以向所述输送机构输送卷头。当所述第三检测器检测到卷头和卷尾重叠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第三检测器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数据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伺服缝纫机构将重叠的卷头和卷尾缝纫连接。上述方案,一次上料可确保长时间的运行,无需人工看守上料,且无需人工缝纫,至少减少了4个人工,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显著提高了缝纫精度和效率,减低不合格率,提高了整个生产工序的生产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送料机构上的料卷可通过机械直接上料。或通过人工和辅助设备辅助上料。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料卷自动输送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存料架、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四检测器,所述存料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侧架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存料架的前端向上顶起或向下复位,以使所述存料架被顶起并向所述支撑主架一侧倾斜时,所述存料架上的料卷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所述支撑侧架上最前端的补料工位;所述第四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存料架上是否放置有料卷;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四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可通信地连接;当需要上料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将所述存料架顶起,所述存料架上的料卷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进入所述支撑侧架上最前端的补料工位,所述第四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存料架上具有料卷,则所述控制装置设定为上料状态。所述送料机构向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并复位;如此重复,直至所述送料架上的补料工位和单卷上料工位上均具有料卷,则上料结束。优选地,所述卷尾的长度为60cm~150cm,所述卷头与所述卷尾的重叠部分长度为40cm~70cm,所述伺服缝纫机的缝纫长度为30cm~50cm。优选地,所述前道输送辊有1-5对;所述后道输送辊有1-5对。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和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选自气缸、液压缸、电动缸、直线电机、蜗杆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为无杆气缸。优选地,所述驱动滚轮为包胶滚轮。优选地,所述支撑侧架的顶部在每一个补料工位处设置中心辊限位座,所述中心辊限位座的顶部具有通槽,所述中心辊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通槽内,从而被所述中心辊限位座限位。优选地,所述支撑侧架上设置有1-20个补料工位,用于存放1-20个料卷,对应地,一侧的所述Y型架的数量为1-20个。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料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之后的刮板,及安装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一侧的伺服滑送模组;所述刮板用于找到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料卷的卷头,并将所述卷头刮起;所述伺服滑送模组用于精确调节所述单卷上料工位的前后位置,以使所述刮板能够精确找到所述卷头并将所述卷头刮起;其中:所述伺服滑送模组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卷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架、送料机构、放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n所述支撑主架包括支撑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两侧的支撑侧架,所述支撑侧架上设置若干个补料工位,最后端设置一个单卷上料工位;/n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底板、若干个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送料架、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送料底板滑轨,及若干个Y型架;所述送料底板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且沿料卷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送料底板上,并可将所述送料架向上顶起或向下复位;所述Y型架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架的两侧,且与所述料卷的中心辊的两端对应;一侧的所述Y型架的数量与所述支撑侧架上的料卷数量相同;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另一端用于推动所述送料底板沿所述送料底板滑轨向所述单卷上料工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或复位;/n所述放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一侧的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由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驱动的两个驱动滚轮,及用于检测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是否具有中心辊的第一检测器;所述中心辊支撑在两个所述驱动滚轮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驱动滚轮驱动转动;/n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主架后端的拼接工作台,安装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前端的前道输送机构,后端的后道输送机构,及设置在所述前道输送机构和后道输送机构之间的伺服缝纫机构;其中:/n所述前道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前端两侧的前道支架,由所述前道支架支撑的第二伺服驱动电机和若干对前道输送辊;所述后道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后端两侧的后道支架,由所述后道支架支撑的第三伺服驱动电机,若干对后道输送辊,用于检测卷尾长度的第二检测器,和用于检测卷头和卷尾重叠长度的第三检测器;/n所述伺服缝纫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两侧的伺服缝纫机和驱动所述缝纫机前后滑动的伺服驱动模组;所述伺服驱动模组包括第四伺服驱动电机和缝纫机滑轨,所述伺服缝纫机可在所述第四伺服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所述缝纫机滑轨前后移动,以将重叠的卷头和卷尾缝纫连接;/n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三直线驱动装置、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第二伺服驱动电机、第三伺服驱动电机、第四伺服驱动电机、伺服缝纫机、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和第三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可通信地连接;/n当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卷尾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前道输送辊和后道输送辊停止转动,所述卷尾不动;当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中心辊被取走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送料机构向所述单卷上料工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以将料卷送入所述单卷上料工位,并复位;当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中心辊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料卷转动,以向所述输送机构输送卷头;当所述第三检测器检测到卷头和卷尾重叠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伺服缝纫机构将重叠的卷头和卷尾缝纫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卷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架、送料机构、放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主架包括支撑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两侧的支撑侧架,所述支撑侧架上设置若干个补料工位,最后端设置一个单卷上料工位;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底板、若干个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送料架、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送料底板滑轨,及若干个Y型架;所述送料底板滑轨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且沿料卷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送料底板上,并可将所述送料架向上顶起或向下复位;所述Y型架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架的两侧,且与所述料卷的中心辊的两端对应;一侧的所述Y型架的数量与所述支撑侧架上的料卷数量相同;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水平设置,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另一端用于推动所述送料底板沿所述送料底板滑轨向所述单卷上料工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或复位;
所述放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一侧的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由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驱动的两个驱动滚轮,及用于检测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是否具有中心辊的第一检测器;所述中心辊支撑在两个所述驱动滚轮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驱动滚轮驱动转动;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主架后端的拼接工作台,安装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前端的前道输送机构,后端的后道输送机构,及设置在所述前道输送机构和后道输送机构之间的伺服缝纫机构;其中:
所述前道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前端两侧的前道支架,由所述前道支架支撑的第二伺服驱动电机和若干对前道输送辊;所述后道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后端两侧的后道支架,由所述后道支架支撑的第三伺服驱动电机,若干对后道输送辊,用于检测卷尾长度的第二检测器,和用于检测卷头和卷尾重叠长度的第三检测器;
所述伺服缝纫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拼接工作台两侧的伺服缝纫机和驱动所述缝纫机前后滑动的伺服驱动模组;所述伺服驱动模组包括第四伺服驱动电机和缝纫机滑轨,所述伺服缝纫机可在所述第四伺服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沿所述缝纫机滑轨前后移动,以将重叠的卷头和卷尾缝纫连接;
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三直线驱动装置、第一伺服驱动电机、第二伺服驱动电机、第三伺服驱动电机、第四伺服驱动电机、伺服缝纫机、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和第三检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可通信地连接;
当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卷尾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前道输送辊和后道输送辊停止转动,所述卷尾不动;当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中心辊被取走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送料机构向所述单卷上料工位水平等距移动一个工位以将料卷送入所述单卷上料工位,并复位;当所述第一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中心辊后,所述第一伺服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单卷上料工位上的料卷转动,以向所述输送机构输送卷头;当所述第三检测器检测到卷头和卷尾重叠长度达到预设长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伺服缝纫机构将重叠的卷头和卷尾缝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卷自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卷自动输送装置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存料架、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和第四检测器,所述存料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侧架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乐,许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帝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