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461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颗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罐体,与第一罐体底部连接的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底部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第一变速器,所述第一变速器连接有第一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一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变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连接有第二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一罐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两级搅拌结构,在一次塑料颗粒混合搅拌后再导入第二罐体内进行二次混合搅拌,在二次混合搅拌过程中可加入液体混合剂,进而节省需要分别搅拌混合,节省后续加工步骤,提升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颗粒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中,搅拌机是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备生产工具,现今的搅拌机一般为普通搅拌机,只能简单的对塑料加工过程进行搅拌,而在一些物料在搅拌混合过程中需要先混合后再加入其它物质,如液体添加剂等,但在现有的做法是将分成组的搅拌装置来进行搅拌加工,因此导致了加工繁琐,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了两级搅拌结构,在一次塑料颗粒混合搅拌后再导入第二罐体内进行二次混合搅拌,在二次混合搅拌过程中可加入液体混合剂,进而节省需要分别搅拌混合,节省后续加工步骤,提升加工效率的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体,与第一罐体底部连接的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底部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第一变速器,所述第一变速器连接有第一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一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变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连接有第二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一罐体内;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连接位置设置有将塑料颗粒从第一罐体导入第二罐体的导料组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罐体入口端开设投料口,该投料口为喇叭状开设。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罐体入口端开设投料口,该投料口设置至少两个。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罐体侧面开设液体导入管,所述第二罐体底面连接有导出管,所述导入管和导出管均设置有阀门。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变速器为加速机结构,所述第二变速器为减速机结构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设置于第一搅拌轴的若干组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轴一端与第一变速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变速器相连。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搅拌轴,设置于第二搅拌轴的若干组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一端与第二变速器相连、另一端设置固定架与第二罐体内径相连。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变速器的固定板,可旋转设置于第二变速器、并位于固定板下方的旋转板,所述固定板开设若干导料孔,所述第一罐体底面开设导料槽,所述旋转板开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与导料孔为交替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料槽内壁面为倾斜设置,所述旋转板设置轴承可旋转于第二变速器,所述旋转板外径设置旋转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传统塑料颗粒搅拌加工设备,本技术采用了两级搅拌结构,在一次塑料颗粒混合搅拌后再导入第二罐体内进行二次混合搅拌,在二次混合搅拌过程中可加入液体混合剂,进而节省需要分别搅拌混合,节省后续加工步骤,提升加工效率。另外,设置了第一罐体,与第一罐体底部连接的第二罐体,第二罐体底部连接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第一变速器,第一变速器连接有第一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二罐体内,第一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变速器,第二变速器连接有第二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一罐体内,具体是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变速器带动第一搅拌组件在第二罐体内搅拌,第一搅拌组件联动第二变速器带动第二搅拌组件在第一罐体内进行传动搅拌,搅拌效果好,在一个驱动结构下实现双重驱动,驱动效果好,结构成本低。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连接位置设置有将塑料颗粒从第一罐体导入第二罐体的导料组件,导料组件在第一罐体内混合搅拌后导入第二罐体时的阀门使用,以便在完成一次混合后打开导料组件将物料导入至第二罐体内进行混合搅拌,结构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搅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投料口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投料口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A-A剖面图;图6为图2的B-B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搅拌装置100、第一罐体110、投料口111、导料槽112、第二罐体120、导入管121、导出管122、驱动组件130、第一变速器140、第一搅拌组件150、第一搅拌轴151、第一搅拌叶152、第二变速器160、第二搅拌组件170、第二搅拌轴171、第二搅拌叶172、导料组件180、固定板181、旋转板182、导料孔183、进料孔184、旋转把手18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100,包括第一罐体110,与第一罐体110底部连接的第二罐体120,所述第二罐体120底部连接驱动组件130,所述驱动组件130连接第一变速器140,所述第一变速器140连接有第一搅拌组件150延伸至第二罐体120内,所述第一罐体110底部设置有第二变速器160,所述第二变速器160连接有第二搅拌组件170延伸至第一罐体110内;所述第一罐体110与第二罐体120连接位置设置有将塑料颗粒从第一罐体110导入第二罐体120的导料组件180。实施例1如图3所示,第一罐体110入口端开设投料口111,该投料口111为喇叭状开设,采用喇叭状的投料口111,将多种物料通过投料口111投入至第一罐体110内混合搅拌。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罐体110入口端开设投料口111,该投料口111设置至少两个,即可通过至少两个的投料口111连接物料投入设备实现自动投料,以便投入不同的物料进行混合。如图5~图6所示,第二罐体120侧面开设液体导入管121,所述第二罐体120底面连接有导出管122,所述导入管121和导出管122均设置有阀门,具体的通过液体导入管121可将导入液体进一步进行混合,同时设置导出管122将混合后的物料导出,以便后续使用,设置阀门以便操作使用,结构简单可靠。驱动组件130为电机设置,第一变速器140为加速机结构,所述第二变速器160为减速机结构设置,第一搅拌组件150包括第一搅拌轴151,设置于第一搅拌轴151的若干组第一搅拌叶152,所述第一搅拌轴151一端与第一变速器140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变速器160相连,第二搅拌组件170包括第二搅拌轴171,设置于第二搅拌轴171的若干组第二搅拌叶172,所述第二搅拌轴171一端与第二变速器160相连、另一端设置固定架与第二罐体120内径相连,具体的是,通过电机驱动第一变速器140带动第一搅拌轴151和第一搅拌叶152实现搅拌,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体,与第一罐体底部连接的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底部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第一变速器,所述第一变速器连接有第一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一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变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连接有第二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一罐体内;/n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连接位置设置有将塑料颗粒从第一罐体导入第二罐体的导料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体,与第一罐体底部连接的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底部连接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第一变速器,所述第一变速器连接有第一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二罐体内,所述第一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变速器,所述第二变速器连接有第二搅拌组件延伸至第一罐体内;
所述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连接位置设置有将塑料颗粒从第一罐体导入第二罐体的导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入口端开设投料口,该投料口为喇叭状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入口端开设投料口,该投料口设置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侧面开设液体导入管,所述第二罐体底面连接有导出管,所述导入管和导出管均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加工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料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发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超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