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模组及具有该抛光模组的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光领域,特别是一种抛光模组及具有该抛光模组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3D玻璃在制作完成后,常需采用抛光装置对玻璃内腔进行抛光处理,以去除内腔中的刀纹,降低粗糙度。现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筒及垂直装设于抛光筒外侧的抛光刷,借由抛光筒转动从而带动抛光刷对玻璃内腔进行抛光。但是,采用此种抛光装置易在玻璃内腔形成圈状纹路,另外,玻璃内腔的倒角处抛光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抛光模组及具有该抛光模组的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抛光模组,用于抛光工件,包括安装件和抛光筒,所述安装件用以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抛光筒,所述抛光筒包括交叉设置于所述抛光筒外周壁的第一抛光件及第二抛光件,所述第一抛光件具有靠近所述抛光筒的第一端及远离所述抛光筒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呈第一角度;所述第二抛光件具有靠近所述抛光筒的第三端及远离所述抛光筒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呈第二角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光模组,用于抛光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和抛光筒,所述安装件用以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抛光筒,所述抛光筒包括交叉设置于所述抛光筒外周壁的第一抛光件及第二抛光件,所述第一抛光件具有靠近所述抛光筒的第一端及远离所述抛光筒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呈第一角度;所述第二抛光件具有靠近所述抛光筒的第三端及远离所述抛光筒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呈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不相同且不互补或互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模组,用于抛光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和抛光筒,所述安装件用以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抛光筒,所述抛光筒包括交叉设置于所述抛光筒外周壁的第一抛光件及第二抛光件,所述第一抛光件具有靠近所述抛光筒的第一端及远离所述抛光筒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呈第一角度;所述第二抛光件具有靠近所述抛光筒的第三端及远离所述抛光筒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呈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不相同且不互补或互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件和所述第二抛光件的上下覆盖范围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延伸线的延伸方向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抛光件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之间较小的夹角均为4度-7.5度,每个所述第二抛光件自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的延伸线与所述抛光筒的中心轴线之间较小的夹角均为4度-7.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抛光件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延伸线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抛光筒径向方向的切线之间较小的夹角为24度-55度,每个所述第二抛光件自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浤,桂文俊,袁宝君,周双,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富泰华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