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包括摩擦压力机基台、上模架、模夹块,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底座,所述下模底座的上端中心安装有圆形垫块,所述圆形垫块上端设置有下模,所述模夹块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模夹块安装于下模底座的锥型凹槽内,两组所述模夹块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下模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下模底座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液压顶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圆形垫块的设计,可以使多组圆形垫块层叠,可以方便的调整圆柱形模具高度,通过使用液压顶杆顶的设计,使得在更换模具时方便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摩擦压力机
,具体为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
技术介绍
摩擦压力机是一种采用摩擦驱动方式的螺旋压力机,又称双盘摩擦压力机,金属锻造车间的压力机生产群它利用飞轮和摩擦盘的接触传动,并借助螺杆与螺母的相对运动原理而工作,由于其在使用上万能性较大,并且有结构、安装、操纵及辅助设备简单和价格低廉的优点,因此在机械制造、汽车、拖拉机和航空等工业中的冲压车间、锻造车间及模锻车间都广泛采用,也可进行冲裁。摩擦压力机又是建材机械,广泛用于瓷砖、陶瓦、耐火材料制品的干压成型生产,摩擦压力机是一种万能性较强的压力加工机器,应用较为广泛,在压力加工的各种行业中都能使用。在机械制造工业中,摩擦压力机的应用更为广泛,可用来完成模锻、镦锻、弯曲、校正、精压等工作,有的无飞边锻造也用这种压力机来完成。摩擦压力机在进行冲压成型生产时,需要将模具固定安装到摩擦压力机上,这需要用到模架装置来固定模具,在很多生产场景中需要用到圆柱型的模具,需要频繁调整圆柱模具的高度,现有的模架装置对圆柱型的模具固定通常采用卡槽和定位键固定,固定过程繁琐,在调整圆柱模具高度时非常不方便,有的甚至需要多种高度的模具配合,而且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会磨损,传统的模架在更换模具时不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对圆柱型模具固定方便,可以快速省力的调整圆柱型模具的高度,而且更换模具简单便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包括摩擦压力机基台、上模架、模夹块,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底座,所述下模底座的上端中心安装有圆形垫块,所述圆形垫块上端设置有下模,所述下模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锥型凹槽,所述模夹块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模夹块安装于下模底座的锥型凹槽内,两组所述模夹块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下模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下模底座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定位螺杆,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液压顶杆,所述下模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沉头孔,且沉头孔内设置有顶块,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的底部开设有顶杆孔,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依次贯穿顶杆孔和沉头孔与顶块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且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圆形垫块层叠设置有不低于两组,所述圆形垫块的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圆形垫块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四组第二凸块,所述圆形垫块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凸块和四组第二凸块对应的凹槽。优选的,所述下模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圆形垫块底部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块和四组第二凸块,所述下模的下表面以及圆形垫块的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相对应的凹槽。优选的,所述定位螺杆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定位螺杆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下模底座的定位卡块。优选的,所述圆形垫块的厚度设置为20mm-4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圆形垫块的上表面的设置有第一凸块和四组第二凸块且圆形垫块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凸块和四组第二凸块对应凹槽的设计,可以使多组圆形垫块层叠,也可以方便的增加或减少圆形垫块以调整圆柱形模具高度。2、本技术通过使用液压顶杆顶动模夹块,将模夹块与模具分离,从而将模具拆卸的设计,使得模架在更换模具或调整模具高度时,不需要人力将模具分离,方便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模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圆形垫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摩擦压力机基台;2、沉头孔;3、下模底座;4、圆形垫块;5、下模;6、模夹块;7、螺纹孔;8、定位螺杆;9、上模;10、顶杆孔;11、上模架;12、第二凸块;13、第一凸块;14、液压顶杆;15、顶块;16、定位卡块;17、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包括摩擦压力机基台1、上模架11、模夹块6,摩擦压力机基台1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底座3,下模底座3的上端中心安装有圆形垫块4,圆形垫块4的厚度设置为20mm-40mm,圆形垫块4层叠设置有不低于两组,圆形垫块4的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凸块13,圆形垫块4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四组第二凸块12,下模底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圆形垫块4底部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块13和四组第二凸块12,下模5的下表面与圆形垫块4的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凸块13和第二凸块12相对应的凹槽,圆形垫块4上端设置有下模5,下模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锥型凹槽,模夹块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模夹块6安装于下模底座3的锥型凹槽内,两组模夹块6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下模5的侧壁相贴合,下模底座3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7,螺纹孔7内设置有定位螺杆8,定位螺杆8设置有六组,且六组定位螺杆8对称设置,摩擦压力机基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上安装有液压顶杆14,摩擦压力机基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下模底座3的定位卡块16,下模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沉头孔2,且沉头孔2内设置有顶块15,摩擦压力机基台1的底部开设有顶杆孔10,液压顶杆14的一端依次贯穿顶杆孔10和沉头孔2与顶块15固定连接,上模架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9,且上模9位于下模5的正上方。工作原理:在安装下模5时,首先使用液压顶杆14将模夹块6顶起,然后根据生产需要层叠设置若干组圆形垫块4在下模底座3上,然后将下模5安装到圆形垫块4上,再将液压顶杆14缓慢收回,这时模夹块6由于重力自动下滑将下模5夹住,然后拧动定位螺杆8顶紧模夹块6,将上模9对准下模5安装固定在上模架11上,并使上模9位于下模5的正上方,在更换模具或调整模具高度时,先将定位螺杆8拧松,然后使用液压顶杆14顶起模夹块6,就可以对模具进行更换或调整。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包括摩擦压力机基台(1)、上模架(11)、模夹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1)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底座(3),所述下模底座(3)的上端中心安装有圆形垫块(4),所述圆形垫块(4)上端设置有下模(5),所述下模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锥型凹槽,所述模夹块(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模夹块(6)安装于下模底座(3)的锥型凹槽内,两组所述模夹块(6)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下模(5)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下模底座(3)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内设置有定位螺杆(8),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上安装有液压顶杆(14),所述下模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沉头孔(2),且沉头孔(2)内设置有顶块(15),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1)的底部开设有顶杆孔(10),所述液压顶杆(14)的一端依次贯穿顶杆孔(10)和沉头孔(2)与顶块(15)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架(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9),且上模(9)位于下模(5)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压力机用模架装置,包括摩擦压力机基台(1)、上模架(11)、模夹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1)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底座(3),所述下模底座(3)的上端中心安装有圆形垫块(4),所述圆形垫块(4)上端设置有下模(5),所述下模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锥型凹槽,所述模夹块(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模夹块(6)安装于下模底座(3)的锥型凹槽内,两组所述模夹块(6)上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下模(5)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下模底座(3)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内设置有定位螺杆(8),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上安装有液压顶杆(14),所述下模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沉头孔(2),且沉头孔(2)内设置有顶块(15),所述摩擦压力机基台(1)的底部开设有顶杆孔(10),所述液压顶杆(14)的一端依次贯穿顶杆孔(10)和沉头孔(2)与顶块(15)固定连接,所述上模架(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9),且上模(9)位于下模(5)的正上方。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来刚,王波,杨波,曹文战,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瑞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