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象仪的永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708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象仪的永磁体。该永磁体的两轭铁间用两根立柱连接,磁场通过立柱形成磁回路,两根立柱与极板中心的夹角可为60°~180°,磁场强度可从1000高斯到3500高斯,更大限度地形成开放空间。由于涡流补偿器的使用及磁场强度的提高,使其图象质量更好,检测结果更满意,是低场核磁共振成象仪理想的配套产品。(*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核磁共振成象仪的永磁体,该永磁体包含轭铁(1-1’)、磁钢(2-2’)、极板(3-3’)、涡流补偿器(4-4’)、匀场环(5-5’)、立柱(6-6’),两块轭铁(1-1’)与两根立柱(6-6’)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极板(3-3’)中嵌有一涡流补偿器(4-4’),两根立柱(6-6’)与极板(3-3’)中心的夹角可为60度到12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磁体检测区(7)的磁场强度可为1000高斯到3500高斯之间的任意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衍军肖圣前曾凡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