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62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滚筒从进料端到出料端分为四个功能区,依次为导料区、加料(湿)区、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四个功能分区内的抄料装置的布局、结构型式均按分区功能所需的物料下落区间及分布状态设计。导料区快速输送物料到加料(湿)区;加料(湿)区使大部分物料均匀的分布在设定的物料下落区内;吸收升温区使物料下落区扩大到整个滚筒圆截面;出料区实现物料快速排出筒内,降低下游设备输送时出现空料的几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升物料热接触表面至最大,使物料充分的加热升温,让物料充分与雾化水(料)液粒接触,提高物料回潮、加料的吸收性,同时减少料液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草设备
,具体涉及烟草行业中的润叶机、回潮机、加料(香)机等筒类设备的滚筒及抄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烟草行业中,目前的筒类设备的滚筒均采用抄板、耙钉把物料抄起到一定高度后下落,物料在筒内形成一个物料下落区及空料区,物料下落区内物料分布不均;进行增湿、加料(香)处理时,雾化液粒部分被喷洒到物料分布不均匀的物料下落区,部分随湿热空气到了滚筒尾部并被排出设备,造成增湿、加料(香)不均匀、料(香)液浪费、筒壁粘料;对物料进行增温处理时,大部分湿热空气从空料区穿过,只有少量湿热空气直接与物料实施热量交换,物料热接触表面小,传热能力低,不利于物料的增温,水份及糖料液的吸收。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物料下落区内物料分布不均,导致物料热接触表面小,不利物料升温,导致加料(香)不均匀,同时造成筒壁粘料、料(香)液浪费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物料下落区内由于未能分区带来的物料分布不均而导致的热交换、雾化不充分、不均匀及料液的浪费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滚筒从进料端到出料端分为四个功能区,依次为导料区、加料(湿)区、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四个功能分区内的抄料装置的布局、结构型式均按分区功能所需的物料下落区间及分布状态设计。所述导料区的功能是快速输送物料到加料(湿)区,避免本区物料下落影响加料(湿)区的工作。所述加料(湿)区的功能是使物料与雾化料(水)均匀接触,提高加料(湿)的均匀性。<br>所述吸收升温区的功能是实现物料在整个滚筒圆截面均匀分布,使物料充分的加热升温,减少雾化水(料)液粒被湿热空气带走并排出的几率,减少料液的浪费。所述出料区的功能是实现物料快速排出筒内,降低下游设备输送时出现空料的几率。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均由滚筒构成的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所述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沿所述滚筒轴向方向相连接;所述吸收升温区的滚筒内设置抄料装置,所述抄料装置的组数根据滚筒长度设定,组与组间可设置为交错排列或螺旋排列;所述出料区设置逐渐降低且下倾的出料区耙钉,出料区耙钉上设置导料板。还包括均由滚筒构成的位于所述吸收升温区前的导料区和加料加湿区;所述导料区的滚筒内设置下倾的导流板及耙钉;所述加料加湿区的滚筒内设置抄料装置。所述导料区导流板的下倾角为-25~50°;所述导料区耙钉的下倾角为0~35°。所述加料加湿区抄料装置焊接到筒壁,加料加湿区抄料装置相对滚筒的角度可固定或可调节;抄料装置采用3段式直抄板,带2折弯。所述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焊接到筒壁,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相对滚筒的角度可固定或可调节;抄料装置采用撮箕形抄板或者3段式抄板。所述出料区抄料装置采用降低且下倾的耙钉,耙钉上设置导料板,耙钉的的下倾角为-20~45°。所述加料加湿区抄料装置设置1~4组,组与组间可设置为交错排列或螺旋排列,安装时相对滚筒有一定倾角,倾角在-30~+30°之间。所述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设置多组,组与组间可设置为交错排列或螺旋排列,安装时相对滚筒有一定倾角,倾角在-30~+30°之间。所述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采用3段式抄板,第一段为倾斜圆弧抄板,倾斜角度为-30~+20°;另2段为倾斜直抄板。所述的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采用撮箕形,带一倾斜底档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图1:常规抄料时物料分布图;图2: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分区图;图3: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导料区耙钉结构图;图4: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加料(湿)区物料分布图;图5: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加料(湿)区抄料装置结构图;图6: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吸收升温区物料分布图;图7: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结构图;图8: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结构图;图9:本技术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的出料区耙钉及导料板结构图;图10:图9的A向展开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滚筒、2常规筒类设备耙钉及抄板、3烟草物料、4导流板、5导料区耙钉、6加料区抄料装置、7吸收升温区抄料装置、8出料区耙钉、9出料区导料板、A导料区、B加料(湿)区、C吸收升温区、D出料区。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目前的筒类设备物料在筒内形成一个物料下落区及空料区,物料下落区内物料分布不均;导致物料热接触表面小,不利物料升温;导致加料(香)不均匀,同时造成筒壁粘料、料(香)液浪费。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滚筒轴向方向分为依次相连的四个功能区,依次为导料区、加料(湿)区、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导料区设置下倾的导流板及耙钉;导流板快速输送物料离开进料端,导流板的下倾角为-25~50°;耙钉的下倾角为0~35°,滚筒运转中把物料适当抄高,同时抄带抛洒的物料不影响加料(湿)区的工作;耙钉结构如附图3所示。加料(湿)区如附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物料均匀抄带抛洒到滚筒圆截面1/3~2/3内,使物料与雾化料(水)均匀接触,提高加料(湿)的均匀性;抄料装置设置1~4组,组与组间可设置为交错排列或螺旋排列,安装时相对滚筒有一定倾角,倾角在-30~+30°之间;抄料装置焊接到筒壁,抄料装置相对滚筒的角度可固定或可调节。附图5为本区抄料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抄料装置采用3段式直抄板,带2折弯;吸收升温区如附图6所示,用于将物料均匀抄带抛洒到整个滚筒圆截面内,提升物料热接触表面至最大,使物料充分的加热升温;让物料充分与雾化水(料)液粒接触,提高物料回潮、加料的吸收性,同时减少料液的浪费;抄料装置设置多组,组组间可设置为交错排列或螺旋排列,安装时相对滚筒有一定倾角,倾角在-30~+30°之间;抄料装置焊接到筒壁,抄料装置相对滚筒的角度可固定或可调节。附图7为本区抄料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抄料装置采用3段式抄板,第一段为倾斜圆弧抄板,倾斜角度为-30~+20°;另2段为倾斜直抄板。附图8为本区抄料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抄料装置采用撮箕形,带一倾斜底档边。出料区如附图9所示,其特征在于,使物料快速排出筒外,避免物料在筒体尾部打转;抄料装置采用降低且下倾的耙钉,耙钉上设置导料板,耙钉的的下倾角为-20~45°;本技术所述及的导料区耙钉、加料(湿)区抄料装置、吸收升温区2种抄料装置仅为本技术目前实施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时,筒类设备有润叶、回潮、加香、加料等类型,设备的分区不一定配置4个完整区,各区抄料装置也需依据处理物料特性及处理目的进行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均由滚筒构成的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所述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沿所述滚筒轴向方向相连接;/n所述吸收升温区的滚筒内设置抄料装置,所述抄料装置的组数根据滚筒长度设定,组与组间可设置为交错排列或螺旋排列;/n所述出料区的滚筒内设置逐渐降低且下倾的出料区耙钉,在出料区耙钉上设置导料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均由滚筒构成的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所述吸收升温区和出料区沿所述滚筒轴向方向相连接;
所述吸收升温区的滚筒内设置抄料装置,所述抄料装置的组数根据滚筒长度设定,组与组间可设置为交错排列或螺旋排列;
所述出料区的滚筒内设置逐渐降低且下倾的出料区耙钉,在出料区耙钉上设置导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均由滚筒构成的位于所述吸收升温区前的导料区和加料加湿区;
所述导料区的滚筒内设置下倾的导流板及耙钉;
所述加料加湿区的滚筒内设置抄料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料区导流板的下倾角为-25~50°;所述导料区耙钉的下倾角为0~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加湿区抄料装置焊接到筒壁,加料加湿区抄料装置相对滚筒的角度可固定或可调节;抄料装置采用3段式直抄板,带2折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加工物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升温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荀晓斌邓勇李新云梁双全张海霞冯海英马玲钱家梅王强杨凤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烟草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