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61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包括传送带和挡板,传送带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巴氏杀菌罩,上巴氏杀菌罩上部设有加热部,上巴氏杀菌罩内位于加热部下方为杀菌腔,杀菌腔四个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上巴氏杀菌罩上与挡板同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上巴氏杀菌罩可通过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实现上下移动,传送带下端面靠设有下巴氏杀菌罩,下巴氏杀菌罩内设有加热部,下巴氏杀菌罩四个内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B,挡板上对应于上巴氏杀菌罩两端处底部对称嵌设有两个光电检测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一个相对密封性较好的杀菌空间,杀菌效果好,同时有利于杀菌温度控制和热能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
本技术属于香椿酱制作
,涉及一种杀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香椿酱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原料准备→混合炒制→罐装密封→摊凉杀菌→包装入库,其中摊凉杀菌生产线采用的是对食品营养成分破坏少的巴氏杀菌方式,具体要求为杀菌温度80±5℃,杀菌时间20min,当瓶装香椿酱批量通过摊凉杀菌线时,摊凉杀菌线上的巴氏杀菌装置就会对该批量瓶装香椿酱按具体要求进行杀菌,然后摊凉输出。但现有摊凉杀菌生产线上的巴氏杀菌装置为固定结构,杀菌空间位于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端是开放的,杀菌温度不是很好控制,且热能容易外泄,无法有效利用热能;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杀菌效果好的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巴氏杀菌时杀菌空间相对密封性较好,有利于杀菌温度的控制,也有利于热能的有效利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两侧的挡板,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巴氏杀菌罩,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上部设有加热部,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内位于所述加热部下方为杀菌腔,所述杀菌腔的四个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上与所述挡板同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可通过所述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实现上下移动,所述传送带的下端面靠设有下巴氏杀菌罩,所述下巴氏杀菌罩内设有加热部,所述下巴氏杀菌罩的四个内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B,所述挡板上对应于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两端处的底部对称嵌设有两个光电检测开关。优选的,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和所述下巴氏杀菌罩均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内设有保温材料。优选的,所述加热部包括电热丝、隔热层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面铺设有所述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端面铺设有所述电热丝。更为优选的,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中的所述加热部通过导热性好的金属板A密封于所述上巴氏杀菌罩的上部,所述下巴氏杀菌罩中的所述加热部通过导热性好的金属板B密封于所述下巴氏杀菌罩中。优选的,所述多个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位于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同一侧设置有两个。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可上下移动的上巴氏杀菌罩,向下移动后的上巴氏杀菌罩配合固定的下巴氏杀菌罩,两者一起为瓶装香椿酱提供了一个相对密封性较好的杀菌空间,可使杀菌空间内的杀菌温度整体分布上均匀性好,杀菌效果好,同时密封性较好的杀菌空间有利于将杀菌温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也有利于热能的有效利用,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进行巴氏杀菌时的外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进行巴氏杀菌时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巴氏杀菌罩2、齿条3、齿轮4、挡板5、光电检测开关6、传送带7、下巴氏杀菌罩8、夹层结构9、电热丝10、隔热层11、支撑框架12、金属板A13、温度传感器B14、金属板B15、温度传感器A16、杀菌腔17、瓶装香椿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包括传送带6和设置于传送带6两侧的挡板4,传送带6和挡板4构成瓶装香椿酱的传送通道。传送带6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巴氏杀菌罩1,上巴氏杀菌罩1上部设有加热部,上巴氏杀菌罩1内位于加热部下方为杀菌腔16,上方的加热部为下方的杀菌腔16提供热能。杀菌腔16的四个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15,用于实时检测杀菌腔16中的杀菌温度,具体而言,可通过外部配置控制机构,将实时的检测信号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处理该检测信号后与内设预定值对比分析,并反馈给上巴氏杀菌罩1的加热部,联动控制杀菌腔16内的杀菌温度,使其维持在有效的杀菌温度范围内。上巴氏杀菌罩1上与挡板4同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上巴氏杀菌罩1可通过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实现上下移动。具体而言,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主要包括相互匹配设置的齿条2和齿轮3,齿轮3固定后采用外部电机提供驱动动力,当齿轮3在驱动动力的作用下旋转时,齿轮3带动齿条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巴氏杀菌罩1的上下移动。一般来说,位于上巴氏杀菌罩1同一侧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设置两个即可,四个对称设置的齿轮齿轮传动机构的齿轮3同步旋转,一起带动齿条2同步上下移动,使上巴氏杀菌罩1稳固地上下移动。传送带6的下端面靠设有下巴氏杀菌罩7,下巴氏杀菌罩7内设有加热部,下巴氏杀菌罩7的四个内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B13,用于实时检测下巴氏杀菌罩7中的输出温度,具体而言,可通过外部配置控制机构,将实时的检测信号反馈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处理该检测信号后与内设预定值对比分析,并反馈给下巴氏杀菌罩7的加热部,联动控制下巴氏杀菌罩7中的输出温度,配合上巴氏杀菌罩1的加热部,从杀菌腔16的上下两端为其提供合理的热能供应。挡板7上对应于上巴氏杀菌罩1两端处的底部对称嵌设有两个光电检测开关5,用于检测上巴氏杀菌罩1的下端面是否移动到位。优选的,上巴氏杀菌罩1和下巴氏杀菌罩7均为夹层结构8,夹层结构8内设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使得热能不易流失,有利于热能的充分利用。优选的,加热部包括电热丝9、隔热层10和支撑框架11,支撑框架11的上端面铺设有隔热层10,隔热层10的上端面铺设有电热丝9,电热丝9用于提供巴氏杀菌所需要的热能。更为优选的,上巴氏杀菌罩1中的加热部通过导热性好的金属板A12密封于上巴氏杀菌罩1的上部,下巴氏杀菌罩7中的加热部通过导热性好的金属板B14密封于下巴氏杀菌罩7中,这样电热丝9分别被密封于金属板A12与上巴氏杀菌罩1内侧壁、金属板B14与下巴氏杀菌罩7内侧壁构成的密封腔中,可避免水分侵蚀,使用寿命长。具体实施时,电热丝9通过支撑框架11分别大致设置于金属板A12与上巴氏杀菌罩1内侧壁、金属板B14与下巴氏杀菌罩7内侧壁构成的密封腔中部,电热丝9产生的热能分别通过金属板A12与金属板B14向外提供,热能输出较为均匀稳定。本技术实际使用时,如图5和图6所示,需要进行巴氏杀菌的一批瓶装香椿酱17被传送带6送入上巴士杀菌罩1的杀菌腔16下方,启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使上巴氏杀菌罩1向下移动,光电检测开关5检测上巴氏杀菌罩1移动到位后,关闭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使上巴氏杀菌罩1停止移动,于是,上巴氏杀菌罩1与下巴氏杀菌罩7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杀菌空间,将瓶装香椿酱17罩住,当温度传感器A15检测到杀菌腔16内的杀菌温度达到有效杀菌温度时,杀菌时间开始倒计时,期间通过温度传感器A1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两侧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巴氏杀菌罩,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上部设有加热部,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内位于所述加热部下方为杀菌腔,所述杀菌腔的四个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上与所述挡板同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可通过所述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实现上下移动,所述传送带的下端面靠设有下巴氏杀菌罩,所述下巴氏杀菌罩内设有加热部,所述下巴氏杀菌罩的四个内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B,所述挡板上对应于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两端处的底部对称嵌设有两个光电检测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两侧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巴氏杀菌罩,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上部设有加热部,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内位于所述加热部下方为杀菌腔,所述杀菌腔的四个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A,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上与所述挡板同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上巴氏杀菌罩可通过所述多个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实现上下移动,所述传送带的下端面靠设有下巴氏杀菌罩,所述下巴氏杀菌罩内设有加热部,所述下巴氏杀菌罩的四个内侧壁中部均匀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B,所述挡板上对应于所述上巴氏杀菌罩两端处的底部对称嵌设有两个光电检测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装香椿酱的巴氏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艳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九棵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