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32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模块,电芯模块包括支架和电芯,支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用于安装电芯,第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柱,第二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定位柱可插入定位孔中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模组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电芯组,支架上设计的定位柱和定位孔的结构使各个电芯模块经过简单的堆叠即可得到不同容量的电芯组,装配过程简单,成组效率高,支架除了为电芯提供安装位置外还充当结构件,起到提高电池模组结构强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化电芯组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池模组主要为两种,小型标准化模组以及大型模组,小型标准化模组具有很明显的特点,其长度、高度、宽度等基本相同,大部分零部件可通用以及公用。但随着现阶段整车厂对公里数的持续追求以及用户对能量密度的持续关注,使电池厂对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重量以及模组的成组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大模组的设计随之应运而生,最先的大模组由国外著名汽车公司特斯拉率先推出。该类模组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宽度和高度趋于一致,长度上越做越长,模组的成组效率也显著提升,模组的成本也逐步下降。现在的大模组结构电芯可分为直接堆叠和框架堆叠情况,直接堆叠电芯模组在装配过程中电芯堆叠阶段异常复杂,所以被目前主流电池厂所抛弃,框架堆叠方案则即能在电芯长度方向上的强度有一定的提升也在装配过程中简单很多。如何让物料繁杂且结构复杂的大模组结构升级成结构简单且牢固,物料通用化程度高的大模组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电芯组,成组方便、结构简单且稳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模块,所述电芯模块包括支架和电芯,所述支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用于安装所述电芯,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电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电芯的一侧面与所述加强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电芯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或隔热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电池模组还包括外部框架,所述外部框架内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组,所述外部框架呈长方体状,包括底板、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两个端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端板相对设置,所述端板的上端面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端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电芯组的一侧卡接,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端板相抵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盖板和/或所述底板与所述电芯组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卡钩,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上均开设有若干卡孔,所述卡钩可卡入所述卡孔以使所述第一侧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所述电芯组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和电芯本体,所述第一极耳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极耳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的另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端板上均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供低压线束接插件插入的插接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池模组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电芯组,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模块,电芯模块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电芯,支架上设计的定位柱和定位孔的结构使各个电芯模块经过简单的堆叠即可得到不同容量的电芯组,装配过程简单,成组效率高,支架除了为电芯提供安装位置外还充当结构件,起到提高电池模组结构强度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芯模块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主视图;图6为图4的侧视图;图7为图1的侧视图。图中:1、电芯模块;11、支架;111、定位柱;112、定位孔;113、加强板;114、卡钩;12、电芯;121、第一极耳;122、第二极耳;2、底板;3、盖板;4、端板;41、导电件;411、连接片;412、导电块;5、第一侧板;51、第一卡孔;52、插接部;6、第二侧板;61、第二卡孔;7、第一缓冲件;8、第二缓冲件;9、绝缘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模块1,电芯模块1包括支架11和两个电芯12,支架1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两个电芯12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支架11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定位柱111,支架11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孔112,定位柱111可插入定位孔112中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架11。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电芯组,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模块1,电芯模块1包括支架11和设置在支架11上的电芯12,支架11上设计的定位柱111和定位孔112的结构使各个电芯模块1经过简单的堆叠即可得到不同容量的电芯组,装配过程简单,成组效率高,支架11除了为电芯12提供安装位置外还充当结构件,起到提高电池模组结构强度的作用。每个支架11上所设置的电芯12的数量不一定必须是两个,一个支架11上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电芯12,通过调整支架11和电芯12的尺寸大小,可以使单个支架11上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可设置的电芯12数量发生变化。进一步的,支架11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还设置有加强板113,电芯12的一侧与加强板113贴合。为方便制造、降低电池模组重量及节省制造成本,支架11的主体采用塑料材质,可采用注塑的方法制造支架11的主体,加强板113可选用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来制作,可提高支架11的结构强度,使电池模组的结构更为稳固。电芯12可以与加强板113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的,电池模组还包括外部框架,外部框架内部限定出容纳腔,该容纳腔用于容纳电芯组,外部框架呈长方体状,外部框架包括底板2、盖板3、两个端板4、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6,底板2和盖板3均水平设置,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6相对设置,两个端板4相对设置,端板4的上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模块,所述电芯模块包括支架和电芯,所述支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用于安装所述电芯,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所述电芯组包括若干电芯模块,所述电芯模块包括支架和电芯,所述支架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用于安装所述电芯,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可插入所述定位孔中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电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电芯的一侧面与所述加强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电芯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或隔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框架,所述外部框架内部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组,所述外部框架呈长方体状,包括底板、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两个端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端板相对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鹏江吉兵徐博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