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模电感组件和家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328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模电感组件和家电设备,其中,差模电感组件包括定位座和磁芯,磁芯设置在定位座上,磁芯所在平面与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角度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定磁芯所在平面和定位座所在平面构成的夹角满足预设角度范围,一方面可以正常在磁芯上增加绕组来提高差模电感组件的感量,另一方面通过定位座与电路板实现正常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模电感组件和家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差模电感组件和一种家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饭煲风扇、电磁线圈、IGBT、开关电源等元器件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会对设备自身工作造成影响,还会通过对电源线传导至外部对电网或者其他电器造成干扰。相关技术中所采用的差模电感的结构是骨架差模电感,即塑胶骨架包裹磁环,绝缘漆包线按照顺序依次的缠绕在骨架上,磁环与电感的两根引线脚保持垂直方向,在与电路板装配时,沿磁环的水平方向将差模电感安装在电源板上。然而,随着电饭煲新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提出,为了令差模电感通过电磁兼容测试中的传导测试项目,常采用在差模电感的磁芯上增加线圈的缠绕圈数来提高差模电感的感量,然而,仅增加线圈圈数会导致整个差模电感的体积变大,无法实现差模电感与电路板的正常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差模电感组件。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家电设备。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差模电感组件,包括定位座和磁芯,磁芯设置在定位座上,磁芯所在平面与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角度范围。本技术提供的差模电感组件包括定位座和磁芯,磁芯设置在定位座上,且磁芯所在平面与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角度范围,即磁芯与定位座为非平行设置,当磁芯与定位座构成满足预设角度范围的夹角时,在增加磁芯上绕设绕组的圈数的基础上,磁芯可以通过定位座安装在待装配的部件(电路板)上,尽管由于绕组的圈数增加使得磁芯与绕组的体积增大,然而由于磁芯与定位座之间具有夹角,则体积增大的磁芯和绕组并不会影响到定位座在电路板上的安装。在磁芯上绕设更多的线圈可以增加感量,进而实现优异的传导性能。本技术通过限定磁芯所在平面和定位座所在平面构成的夹角满足预设角度范围,一方面可以正常在磁芯上增加绕组来提高差模电感组件的感量,另一方面通过定位座与电路板实现正常装配。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差模电感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预设角度范围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磁芯所在平面与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大于等45°且小于等于90°。当磁芯所在平面与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45°时,绕组可以正常绕设在磁芯上且不会与定位座大面积接触,当磁芯所在平面与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为90°时,此时绕组不会与定位座大面积接触的基础上,磁芯的重心位于磁芯与定位座的连接区域内,进而可以有助于磁芯与定位座的可靠连接性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磁芯包括磁芯本体和装配口,装配口开设于磁芯本体上;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绕组,绕组穿过装配口缠绕于磁芯本体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磁芯包括磁芯本体和装配口,装配口开设在磁芯本体上。进一步地,磁芯呈圆柱状,装配口为圆形口,则磁芯本体呈圆环。当磁芯所在平面与定位座所在平面夹角为90°时,则呈环状的磁芯本体垂直设置在定位座上。进一步地,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绕组,绕组穿过装配口缠绕在磁芯本体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绕组的缠绕圈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0。在该技术方案中,绕组的缠绕圈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0,进而确保绕组缠绕在磁芯本体上的疏密程度,使得相邻绕组间的距离相等并绕满整个磁芯本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夹设于磁芯与定位座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夹设在磁芯与定位座之间,进而使得磁芯与定位座牢固连接。进一步地,固定件为黑胶,磁芯与定位座通过黑胶粘结在一起,成本低廉,操作装配简单且可靠性更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引脚和安装口,引脚连接在绕组的端部;安装口开设于定位座上,引脚沿磁芯的表面延伸并穿过安装口。在该技术方案中,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引脚,引脚连接在绕组的端部,引脚用来将绕组与电路板上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安装口,安装口开设在定位座上,连接在绕组的端部的引脚沿磁芯的表面延伸并穿过安装口伸出定位座的下表面,通过令引脚沿磁芯表面延伸,进而可令磁芯、绕组及引脚整体外观规整,避免引脚凌乱排布在磁芯上而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在定位座上设置安装口进而使得引脚的排布受到定位座的限制,进一步确保引脚的位置稳定性,且当定位座装配在电路板上时,位于定位座下方的引脚可以更好地与接线端子相连接。进一步地,引脚包括上引脚和下引脚,上引脚连接于绕组的端部并位于定位座的上方,下引脚与上引脚相连接,下引脚穿设于安装口内并向定位座的下方继续延伸。进一步地,下引脚与定位座相互垂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与绕组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引脚与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分别位于磁芯的两侧。在该技术方案中,引脚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连接在绕组的两端,且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位于磁芯的两侧,即当绕组盘绕在磁芯本体上时,绕组的两端分别在磁芯的不同侧,使得绕组在磁芯上的分布更加均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磁屏蔽层,磁屏蔽层包裹磁芯和绕组以屏蔽磁场。在该技术方案中,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磁屏蔽层,磁屏蔽层包裹在磁芯和绕组上,进而以减少磁芯、绕组对外围电路的干扰。进一步地,磁屏蔽层可以采用软磁材料或磁粉胶制成,譬如可以采用软磁材料材料制成椭圆形套筒结构,磁屏蔽层可以套设在磁芯和绕组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定位座为平板状。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座为平板状,进而可以便于安装在电路板上,扁平化的定位座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密度。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包括主控板以及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差模电感组件,差模电感组件电连接于主控板上。本技术提供的家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差模电感组件,因此具有该差模电感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家电设备为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电磁灶、电磁感应加热电饭煲或压力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差模电感组件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差模电感组件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差模电感组件中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差模电感组件1,定位座10,磁芯11,磁芯本体110,装配口112,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模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位座;/n磁芯,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磁芯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角度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模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座;
磁芯,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所述磁芯所在平面与所述定位座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满足预设角度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大于等于45°且小于等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模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芯包括:
磁芯本体;
装配口,开设于所述磁芯本体上;
所述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
绕组,所述绕组穿过所述装配口缠绕于所述磁芯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模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的缠绕圈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模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差模电感组件还包括:
固定件,夹设于所述磁芯与所述定位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