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15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一电气连接装置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所述第二磁芯嵌套于第一磁芯内,第一电气连接装置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分别穿过第一磁芯,第一电气连接装置还穿过第二磁芯。还包括第三磁芯,第三磁芯与第二磁芯并排嵌套于第一磁芯内,第二电气连接装置还穿过第三磁芯。第一磁芯构成共模电感,第二磁芯与第三磁芯构成两个差模电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体积且具有高感值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感
,特别涉及一种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引入,开关动作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电磁噪声通过回路或空间传播影响电源、负载、通讯等设备,国际上对工业设备均提出了电磁干扰的标准。而汽车行业对子部件的体积要求尤为关注,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也对其EMI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传导性EMI抑制方法以添加滤波装置为主,通常在共模回路与差模回路中均添加滤波电感。为利用空间,目前常采取EE型或EI型磁芯将差共模集成于一体,但由于差模电流大,为避免磁饱和问题,通常中柱留有气息而导致实际差模电感感值小,滤波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体积且具有高感值特性的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第一电气连接装置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所述第二磁芯嵌套于第一磁芯内,第一电气连接装置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分别穿过第一磁芯,第一电气连接装置还穿过第二磁芯。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第三磁芯,第三磁芯与第二磁芯并排嵌套于第一磁芯内,第二电气连接装置还穿过第三磁芯。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磁芯为高磁导率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磁芯为Mn-Zn铁氧体或纳米金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磁芯及第三磁芯为高磁饱和范围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磁芯及第三磁芯为铁硅铝或铁硅粉芯。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磁芯及第三磁芯为不同磁性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电气连接装置与第二电气连接装置分别为正极导体与负极导体。本技术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空间结构上的优化,将第三磁芯与第二磁芯并排嵌套于第一磁芯内,并利用不同磁性材料的优势,实现了滤波器在体积和特性上的设计优化,进而增加所在产品的输出特性、功率密度等核心竞争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实施例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将本技术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封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磁芯,2-第二磁芯,3-第三磁芯,4-第一电气连接装置,5-第二电气连接装置,6-模块壳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包括第一磁芯1、第二磁芯2、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所述第二磁芯2嵌套于第一磁芯1内,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分别穿过第一磁芯1,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还穿过第二磁芯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磁芯3,第三磁芯3与第二磁芯2并排嵌套于第一磁芯1内,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还穿过第三磁芯3。第一磁芯1构成共模电感,第二磁芯2与第三磁芯3构成两个差模电感。其中所述第一磁芯1为高磁导率材料,第一磁芯1可为Mn-Zn铁氧体或纳米金材料,用于高效滤除共模噪声。所述第二磁芯2及第三磁芯3为高磁饱和范围材料,第二磁芯2及第三磁芯3为铁硅铝或铁硅粉芯,用于滤除差模噪声,避免磁芯饱和,第二磁芯2及第三磁芯3可为不同磁性材料。所述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与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分别为正极导体与负极导体。本技术使用时塑封于模块壳体6中,如图3所示,第一磁芯1、第二磁芯2、第三磁芯3全部被塑封于模块壳体6中,仅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和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部分接触部分露出模块壳体6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变换形式,所述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与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也可绕制在由第一磁芯1、第二磁芯2、第三磁芯3形成的磁柱上。实施例二:第三磁芯可按需减省,见图4,此时,第一磁芯1内仅嵌套有第二磁芯2,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分别穿过第一磁芯1,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还穿过第二磁芯2,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芯(1)、第二磁芯(2)、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所述第二磁芯(2)嵌套于第一磁芯(1)内,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分别穿过第一磁芯(1),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还穿过第二磁芯(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芯(1)、第二磁芯(2)、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所述第二磁芯(2)嵌套于第一磁芯(1)内,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及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分别穿过第一磁芯(1),第一电气连接装置(4)还穿过第二磁芯(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磁芯(3),第三磁芯(3)与第二磁芯(2)并排嵌套于第一磁芯(1)内,第二电气连接装置(5)还穿过第三磁芯(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共模集成的电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芯(1)为高磁导率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成雷正雨岑文成谭明作王裕柳霍本杰潘懋钊黄宇科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