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6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以及卷绕于所述磁芯上的两个线圈,所述磁芯为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两个线圈并列设置在所述磁芯的两侧,且所述两个线圈的卷绕方向相反,每个所述线圈由扁平导线立绕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模电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共模电感。
技术介绍
电源的输入端接到交流电网,为了减少对电网的干扰,通常都接有共模电感,使电源满足电磁兼容EMC的要求。电源中的开关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电气噪声,共模电感的作用在于减少或抑制这些高频噪声回馈到输入电网,同时减少或抑制来自电网的噪声输入到电源。新一代的产品正向着频率更高、功率更大、效率更高、体积更小的方向发展。为了减小线圈损耗,需要更大的线径进行成品设计。现有共模电感多采用圆环形磁芯进行产品设计,具有杂散磁场小、磁芯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圆环形磁芯孔径小,窗口利用率较低,出线Pin角短,Pin距较小,机器难以自动绕线,需要人工去绕,费时费力,加工成本高,效率低。本专利旨在克服上述共模电感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模电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共模电感的磁芯窗口利用率低,且出线Pin角短,Pin距较小、无法实现线圈自动绕线的技术问题。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磁芯以及卷绕于所述磁芯上的两个线圈,所述磁芯为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两个线圈并列设置在所述磁芯的两侧,且所述两个线圈的卷绕方向相反,每个所述线圈由扁平导线立绕制成。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磁芯呈跑道型。于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大于1mm。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磁芯壁厚的2倍。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磁芯安装在一绝缘板上,每个所述线圈均具有第一出线端与第二出线端,每个所述线圈的第一出线端和第二出线端均安装在所述绝缘板上,且每个所述线圈的第一出线端在所述绝缘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磁芯在所述绝缘板上的投影范围之外,每个所述线圈的所述第二出线端在所述绝缘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磁芯在所述绝缘板上的投影范围之内。于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圈的第一出线端用作输入端,每个所述线圈的第二出线端用作输出端。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磁芯为铁氧体磁芯或纳米晶磁芯。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磁芯为一体成型结构。于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圈由两股扁平导线并行卷绕成饼状结构。于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线圈与所述磁芯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将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磁芯上。本技术提供的共模电感主要有如下技术效果:1)增加磁芯窗口利用率,磁芯窗口利用率可增加10%-20%;2)减小线圈内径,增大其散热面积,降低温升;3)可以自动化绕线;4)Pin角长度增加2-5mm,Pin角间距增大。附图说明图1为共模电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共模电感的主视图。图3为共模电感的俯视图。图4为共模电感的左视图。图5为共模电感的右视图。图6为共模电感的仰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共模电感1磁芯10线圈20扁平导线200绝缘板30第一出线端300第二出线端301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共模电感进行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共模电感,包括磁芯10和两个线圈20,磁芯10呈闭合的框架结构,两个线圈20卷绕在磁芯10上,两个线圈20并列设置在磁芯10的两侧,且两个线圈20在磁芯10上的卷绕方向相反,每个线圈20由扁平导线200立绕制成。于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磁芯10呈一跑道型结构。两个线圈20之间的距离大于1mm。所述线圈2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磁芯10壁厚的2倍。上述设计的好处在于,磁芯10的孔径增大,两个线圈20间的间距变大,有利于对线圈20采用自动化绕线工艺。增加铁心窗口利用率,窗口利用率可增加10%-20%。减小绕线线圈20的内径,增大其散热面积,降低温升。且保证两个线圈20不干涉。于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磁芯10安装在一绝缘板30上,每个所述线圈20均具有第一出线端300与第二出线端301,每个所述线圈的第一出线端300和第二出线端301均安装在所述绝缘板30上,且每个所述线圈20的第一出线端300在所述绝缘板3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磁芯10在所述绝缘板30上的投影范围之外,每个所述线圈20的所述第二出线端301在所述绝缘板3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磁芯10在所述绝缘板30上的投影范围之内。可选地,每个所述线圈20的第一出线端300用作输入端,每个所述线圈20的第二出线端301用作输出端。两个所述线圈20自电流输入端至电流输出端沿相反的方向卷绕在所述磁芯10的两侧,这样即形成了共模电感。可使Pin角长度增加,Pin角间距增大。于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芯为铁氧体磁芯或纳米晶磁芯。所述磁芯为一体成型结构,制作方便。每个所述线圈20由两股扁平导线200并行卷绕成饼状结构,可提高电流的导通能力。每个所述线圈20与所述磁芯10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将所述线圈20固定在所述磁芯10上,以保证磁芯10与线圈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共模电感主要有如下技术效果:1)增加磁芯窗口利用率,磁芯窗口利用率可增加10%-20%;2)减小线圈内径,增大其散热面积,降低温升;3)可以自动化绕线;4)Pin角长度增加2-5mm,Pin角间距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以及卷绕于所述磁芯上的两个线圈,所述磁芯为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两个线圈并列设置在所述磁芯的两侧,且所述两个线圈的卷绕方向相反,每个所述线圈由扁平导线立绕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以及卷绕于所述磁芯上的两个线圈,所述磁芯为闭合的框架结构,所述两个线圈并列设置在所述磁芯的两侧,且所述两个线圈的卷绕方向相反,每个所述线圈由扁平导线立绕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呈跑道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距离大于1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磁芯壁厚的2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安装在一绝缘板上,每个所述线圈均具有第一出线端与第二出线端,每个所述线圈的第一出线端和第二出线端均安装在所述绝缘板上,且每个所述线圈的第一出线端在所述绝缘板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任磊陈锦平葛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