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类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312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类检测系统,涉及检测与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电源装置、多根第一传输管、样品罐、第一储液罐、第二储液罐、第三储液罐、第四储液罐、第五储液罐、第六储液罐第一电磁阀、第二传输管、第三传输管、第一萃取装置、第二萃取装置、微型定量抽吸泵、第四传输管、搅拌装置、时间控制器、导液管、第五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传输管的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搅拌装置、时间控制器和微型定量抽吸泵均连接有PLC控制器。该系统能对走私红油检测前处理进行自动化操作,减少检测工作量及检测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误差,且能随时随地进行现场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类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检测与分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类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海关等部门加强对油品走私的打击,查获的走私油品的大案件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私的成品油主要是柴油,针对于走私案件的数量大幅上升,而且从以前的走私普通柴油到目前走私香港“红油”。所以对“红油”的检测鉴定成为判断是否为走私油品的关键。在普通柴油中掺入以醌茜为主要成分的染料,使其颜色从浅黄色变为清亮的红色,称之为“红油”,是香港地区对工业专用柴油的一种俗称。由于这类柴油在香港是免税油品,其价格低于普通柴油,偷运进口后,所获取的利润比其他柴油明显要高,成为走私柴油的主要方法,因此我国将走私柴油一般称之为“红油”。对于此类“红油”,现有技术中的检测鉴定方法通常是针对于醌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目前,针对于“红油”的检测鉴定,通常是用量筒量取50ml柴油样品,加入到100ml分液漏斗中,再用量筒分别移取5ml氢氧化钠溶液和5ml正丁醇至分液漏斗中,然后具塞快速摇动约45s,并注意排气。然后,拔出分液漏斗的塞子,将其放置于漏斗架上静止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类检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箱体(30)、可拆卸安装于箱体(30)内的检测处理单元和电源装置(31),所述检测处理单元包括多根第一传输管(1),所述多根第一传输管(1)顶端分别连接有样品罐(2)、第一储液罐(3)、第二储液罐(4)、第三储液罐(5)、第四储液罐(6)、第五储液罐(7)和第六储液罐(8);/n所述第一传输管(1)均设有第一电磁阀(9);所述样品罐(2)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侧壁连接有靠近第一电磁阀(9)底端的第二传输管(10),所述第二传输管(10)侧壁与第一储液罐(3)、第二储液罐(4)和第三储液罐(5)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管(10)的端部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类检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箱体(30)、可拆卸安装于箱体(30)内的检测处理单元和电源装置(31),所述检测处理单元包括多根第一传输管(1),所述多根第一传输管(1)顶端分别连接有样品罐(2)、第一储液罐(3)、第二储液罐(4)、第三储液罐(5)、第四储液罐(6)、第五储液罐(7)和第六储液罐(8);
所述第一传输管(1)均设有第一电磁阀(9);所述样品罐(2)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侧壁连接有靠近第一电磁阀(9)底端的第二传输管(10),所述第二传输管(10)侧壁与第一储液罐(3)、第二储液罐(4)和第三储液罐(5)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管(10)的端部与第四储液罐(6)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管(10)的端部靠近第一电磁阀(9)底端;所述第四储液罐(6)、第五储液罐(7)和第六储液罐(8)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连接有第三传输管(11);
所述第三传输管(11)端部连接有第一萃取装置(12);所述样品罐(2)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连接有第二萃取装置(13);所述第一萃取装置(12)连接有抽吸端位于第一萃取装置(12)内部的微型定量抽吸泵(14),所述第二萃取装置(13)底端连接有第四传输管(15),所述第四传输管(15)的端部与第一萃取装置(12)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萃取装置(12)和第二萃取装置(13)均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连接有时间控制器(16);所述第一萃取装置(12)底端设有导液管(20),所述导液管(20)设有第五电磁阀(21);
所述第二传输管(10)设有第二电磁阀(17),所述第二电磁阀(17)靠近第四储液罐(6)底端的第一传输管(1)与第二传输管(10)端部的连接部;所述第四储液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陆毅王宁伟杨琳玲李丙祥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海关综合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