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308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底座、传感模块、电路模块、加载模块和电机,所述传感模块包括保护壳体、外侧套筒、第一外侧铜环、第二外侧铜环、内侧套筒、第一内侧铜环、第二内侧铜环、第一电阻应变片、第二电阻应变片、安装螺钉,固定在试验台底座上,第一、第二外侧铜环固定在外侧套筒内侧表面,保护壳体固定在外侧套筒的外侧,第一、第二内侧铜环固定在内侧套筒外侧表面,第一电阻应变片、第二电阻应变片沿轴线呈±45°角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利用电阻应变片能将机械构件上应变的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特性,可以开展应变片与容栅耦合的旋转件扭矩测试方法的验证实验与标定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旋转件扭矩测试领域,具体是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部件作为实施动力传动的关键部件,在整个动力机械传动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旋转部件的扭矩动态参数进行测量,进而对动力系统输出能量在各传动环节的分配以及功率损耗情况进行有效监测,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动力机械系统安全运行以及性能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种薄片金属环与轴承融合的非接触式扭矩测试方法(CN201610609241.5)公开了以非接触无源传感的方式获取转轴的扭矩动态信息,针对这种非接触式扭矩测试方法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和标定实验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薄片金属环与轴承融合的非接触式扭矩测试方法(CN201610609241.5)公开了以非接触无源传感的方式获取转轴的扭矩动态信息,针对这种非接触式扭矩测试方法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和标定实验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模拟实验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旋转件扭矩测试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底座、传感模块、电路模块、加载模块和电机;/n所述实验台底座包括支架、螺钉、轴承卡扣、轴、左侧定位轴承、右侧定位轴承;支架位于整个旋转件扭矩测试装置的最底部,左侧定位轴承、右侧定位轴承放置于支架上两个半圆形凹槽中,通过轴承卡扣和螺钉固定在支架上,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左右两侧定位轴承固定;/n所述传感模块包括保护壳体、外侧套筒、第一外侧铜环、第二外侧铜环、内侧套筒、第一内侧铜环、第二内侧铜环、第一电阻应变片、第二电阻应变片、安装螺钉;外侧套筒为异型结构,通过安装螺钉与实验台底座固定;保护壳体固定在外侧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件扭矩测试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件扭矩测试模拟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台底座、传感模块、电路模块、加载模块和电机;
所述实验台底座包括支架、螺钉、轴承卡扣、轴、左侧定位轴承、右侧定位轴承;支架位于整个旋转件扭矩测试装置的最底部,左侧定位轴承、右侧定位轴承放置于支架上两个半圆形凹槽中,通过轴承卡扣和螺钉固定在支架上,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左右两侧定位轴承固定;
所述传感模块包括保护壳体、外侧套筒、第一外侧铜环、第二外侧铜环、内侧套筒、第一内侧铜环、第二内侧铜环、第一电阻应变片、第二电阻应变片、安装螺钉;外侧套筒为异型结构,通过安装螺钉与实验台底座固定;保护壳体固定在外侧套筒的外侧;第一外侧铜环、第二外侧铜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外侧套筒内侧表面;内侧套筒为圆柱形结构,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轴固定,套在轴的外侧;第一内侧铜环、第二内侧铜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内侧套筒外侧表面;第一电阻应变片和第二电阻应变片位于内套筒的一侧,用应变片专用粘贴剂固定到轴的外表面,两个电阻应变片与轴线呈±45°角布置;
所述电路模块为电容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耀艳李帆陈昌鑫马铁华焦斌郭文超庞伟侯志伟郑万斌冯伟琦王晨斌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