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相位差层的筛选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975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8
提供一种无论显示元件的反射率如何均能抑制色调降低的显示面板。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元件(A)、配置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相位差层(B)、和配置于相位差层的光出射面侧的偏振元件(C),上述相位差层(B)具有λ/4相位差层(B1),上述λ/4相位差层(B1)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下述的条件1。<条件1>通过SCI方式测定上述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相位差层的筛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相位差层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电致发光显示元件(下文中有时简称为EL元件)由于自发光,因此可视区域宽,而且与等离子体发光元件等相比耗电量低,因此近年来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的应用得以实用化。特别是,与使用无机化合物的无机EL元件相比,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EL元件能够大幅降低施加电压,因此对作为显示装置的利用正在进行各种研究。众所周知的是,有机EL元件通常为在透明基板上依次层积有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的结构,其包括:底部发光型有机EL元件,其中,使用透明电极作为第一电极、使用金属电极作为第二电极,并从透明基板侧取出来自发光层的发光;和顶部发光型有机EL元件,其中,使用金属电极作为第一电极、使用透明电极作为第二电极,并从第二电极侧取出来自发光层的发光(例如专利文献1、2等)。为了在任何类型的有机EL元件中均能有效地利用发光层的光,金属电极多使用反射性优异的金属电极。另一方面,使用了这种金属电极的有机EL元件的外部光反射大,对比度有时降低。另外,在包含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以外的显示装置(例如,包含微型LED元件的显示装置、在显示元件上配置有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外部光反射导致的对比度降低也成为问题。对抑制显示装置中的外部光反射的方法进行了各种研究。作为这种方法之一,已知使用将相位差板和偏振片层积而成的所谓圆偏振片(例如专利文献3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br>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44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8060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576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将专利文献3的圆偏振片组装到外部光反射大的显示装置中时,偶见显示装置的色调受损。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外部光反射大的显示装置由于显示元件的构成差异(例如,构成显示元件的金属电极的金属组成的差异)而在反射光的光谱分布上存在差异。另外,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与显示元件的反射光谱分布相应的适当的相位差层进行组合,能够抑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色调降低,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1]~[3]。[1]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元件(A)、配置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相位差层(B)、和配置于相位差层的光出射面侧的偏振元件(C),上述相位差层(B)具有λ/4相位差层(B1),上述λ/4相位差层(B1)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下述的条件1。<条件1>通过SCI方式测定上述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1、55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2,计算出R1/R2。将R1/R2的值设为x时,λ/4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为-4.6002x+119.24nm以上-4.6002x+129.24nm以下。[2]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上述[1]所述的显示面板。[3]一种显示面板的相位差层的筛选方法,上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元件(A)、配置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相位差层(B)、和配置于相位差层的光出射面侧的偏振元件(C),上述相位差层(B)具有λ/4相位差层(B1),对于上述显示面板而言,上述筛选方法筛选出满足下述条件1的λ/4相位差层作为上述λ/4相位差层(B1)。<条件1>通过SCI方式测定上述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1、55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2,计算出R1/R2。将R1/R2的值设为x时,λ/4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为-4.6002x+119.24nm以上-4.6002x+129.24nm以下。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抑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色调因外部光的反射而降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相位差层的筛选方法能够适当地筛选出显示面板的色调降低的相位差层,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产品设计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具有配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相位差层的层积体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具有配置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相位差层的层积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市售的有机EL显示元件A~C的光谱反射率的图。图6是示出在市售的有机EL显示元件A~C上层积有相位差层和偏振元件的显示面板的基于反射光的彩度(y轴)与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x轴)的关系的图。图7是示出作为条件1的基准的近似直线的图。图8是示出作为条件2的基准的近似直线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元件(A)、配置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相位差层(B)、和配置于相位差层的光出射面侧的偏振元件(C),上述相位差层(B)具有λ/4相位差层(B1),上述λ/4相位差层(B1)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下述的条件1。<条件1>通过SCI方式测定上述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1、55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2,计算出R1/R2。将R1/R2的值设为x时,λ/4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为-4.6002x+119.24nm以上-4.6002x+129.24nm以下。<<条件1>>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通过SCI方式测定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1、55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2,计算出R1/R2。将R1/R2的值设为x时,λ/4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为-4.6002x+119.24nm以上-4.6002x+129.24nm以下。下面对条件1的技术思想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通过SCI方式测定市售的不同3种有机EL显示面板所包含的有机EL元件A~C的光谱反射率的结果的图。由图5可以确认,根据机种的不同,有机EL元件的各波长的反射率不同。另外,由图5可知,显示元件的各波长的反射率的差异会对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的色调产生影响。关于图5的有机EL元件A~C,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1、550nm以上且小于700nm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2,计算出R1/R2,则有机EL元件A为1.28,有机EL元件B为1.04,有机EL元件C为0.78。人眼在波长550nm附近的灵敏度高。由此,可以说R1/R2表示以人眼灵敏度高的550nm为边界、由显示元件反射的光的光谱偏向蓝色侧和红色侧中的任一侧。图6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元件(A)、配置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相位差层(B)、和配置于相位差层的光出射面侧的偏振元件(C),所述相位差层(B)具有λ/4相位差层(B1),所述λ/4相位差层(B1)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下述的条件1,/n<条件1>/n通过SCI方式测定所述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8 JP 2018-0631651.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显示元件(A)、配置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相位差层(B)、和配置于相位差层的光出射面侧的偏振元件(C),所述相位差层(B)具有λ/4相位差层(B1),所述λ/4相位差层(B1)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下述的条件1,
<条件1>
通过SCI方式测定所述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1、55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2,计算出R1/R2;将R1/R2的值设为x时,λ/4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为-4.6002x+119.24nm以上-4.6002x+129.24n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相位差层(B)进一步具有λ/2相位差层(B2),所述λ/2相位差层(B2)的面内相位差满足下述的条件2,
<条件2>
通过SCI方式测定所述显示元件的光谱反射率,将400nm以上且小于55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1、550nm以上且小于700nm的反射率的平均设为R2,计算出R1/R2;将R1/R2的值设为x时,λ/2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为-9.2004x+238.47nm以上-9.2004x+258.47n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元件的波长400nm以上700nm以下的通过SCI方式测定的光谱反射率的平均为35%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森谕黑田刚志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