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轧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钢板,特别是涉及钢板形状和韧性优异的热轧钢板。本申请基于2018年4月17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8-07935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提高汽车的燃料效率及提高碰撞安全性为目的,对有效利用了高强度的较薄钢板的车身轻量化的努力正在积极地进行。然而,若将钢板进行高强度化,则一般而言韧性劣化。特别是在被应用于汽车构件的热轧钢板中,确保碰撞特性变得重要。这里,一般已知通过在低温下进行轧制、以未再结晶奥氏体赋予高的累积应变来使韧性提高。然而,就高的累积应变或低温轧制而言,轧制负荷高,无法使钢板变薄,并且微细地控制钢板形状变得困难。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冷轧钢板,其中,通过将奥氏体成为未再结晶区域的860~960℃下的压下率和平均应变速度设定为恰当范围,从而使未再结晶奥氏体的体积率增加,利用通过热轧而制成的细粒组织使冷轧钢板的韧性提高。然而,若使未再结晶奥氏体中的压下率增加则钢板强度上升,存在变得难以微细地控制钢板形状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其以质量%计含有C:0.10%~0.50%、Si:0.10%~3.00%、Mn:0.5%~3.0%、P:0.100%以下、S:0.010%以下、Al:1.00%以下、N:0.010%以下、Ti:0%~0.20%、Nb:0%~0.100%、Ca:0%~0.0060%、Mo:0%~0.50%、Cr:0%~1.00%,剩余部分为Fe及杂质,/n组织的原奥氏体的平均粒径为0.1μm~3.0μm,/n板宽中央部的板厚与从板宽端部起沿着板宽方向朝向板宽中央部间隔10mm的部位的板厚之差即板隆起量为80μm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7 JP 2018-0793521.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其以质量%计含有C:0.10%~0.50%、Si:0.10%~3.00%、Mn:0.5%~3.0%、P:0.100%以下、S:0.010%以下、Al:1.00%以下、N:0.010%以下、Ti:0%~0.20%、Nb:0%~0.100%、Ca:0%~0.0060%、Mo:0%~0.50%、Cr:0%~1.00%,剩余部分为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武,平岛哲矢,冈本力,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