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淬火曲轴和感应淬火曲轴用坯料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83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1:44
提供疲劳强度、切削性和耐淬火裂纹性的平衡优异的感应淬火曲轴。感应淬火曲轴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30~0.60%、Si:0.01~1.50%、Mn:0.4~2.0%、Cr:0.01~0.50%、Al:0.001~0.06%、N:0.001~0.02%、P:0.03%以下、S:0.005~0.20%、Nb:0.005~0.060%、余量:Fe和杂质,非感应淬火部的组织由以铁素体/珠光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且铁素体分数Fα满足下述式(1),感应淬火部的组织由以马氏体或回火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并且,原奥氏体粒径为30μm以下。Fα≥‑150×[C%]+84 (1)。[C%]中以质量%的形式代入感应淬火曲轴的C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感应淬火曲轴和感应淬火曲轴用坯料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感应淬火曲轴和感应淬火曲轴用坯料(roughlyshapedmaterial)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曲轴如下制造:通过热锻将钢材制成坯料后,施加切削、磨削、开孔等机械加工,进而根据需要施加感应淬火等表面硬化处理,从而制造。以下,将进行了基于感应淬火的表面硬化处理的曲轴称为“感应淬火曲轴”,将感应淬火曲轴所使用的曲轴的坯料称为“感应淬火曲轴用坯料”。为了提高感应淬火曲轴的疲劳强度,不仅需要提高经感应淬火的部分(以下称为“感应淬火部”)的硬度,还需要提高未经感应淬火的部分(以下称为“非感应淬火部”)的硬度。为了提高感应淬火部和非感应淬火部这两者的硬度,提高钢材的C含量是有效的。但是,若提高C含量,则存在切削性降低、变得容易产生淬火裂纹之类的问题。作为不依靠C含量的增加地提高硬度的方法,已知在钢材中添加V并利用基于VC的析出强化的方法。但是,V是较贵的元素,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大,因此从商业的观点出发优选不使用V。日本特许第4699341号公报和日本特许第46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淬火曲轴,其为具有非感应淬火部和感应淬火部的感应淬火曲轴,其中,/n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nC:0.30~0.60%、/nSi:0.01~1.50%、/nMn:0.4~2.0%、/nCr:0.01~0.50%、/nAl:0.001~0.06%、/nN:0.001~0.02%、/nP:0.03%以下、/nS:0.005~0.20%、/nNb:0.005~0.060%、/n余量:Fe和杂质,/n所述非感应淬火部的组织由以铁素体/珠光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且铁素体分数Fα满足下述式(1),/n所述感应淬火部的组织由以马氏体或回火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且原奥氏体粒径为30μm以下,/nF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28 JP 2018-1236641.一种感应淬火曲轴,其为具有非感应淬火部和感应淬火部的感应淬火曲轴,其中,
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
C:0.30~0.60%、
Si:0.01~1.50%、
Mn:0.4~2.0%、
Cr:0.01~0.50%、
Al:0.001~0.06%、
N:0.001~0.02%、
P:0.03%以下、
S:0.005~0.20%、
Nb:0.005~0.060%、
余量:Fe和杂质,
所述非感应淬火部的组织由以铁素体/珠光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且铁素体分数Fα满足下述式(1),
所述感应淬火部的组织由以马氏体或回火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形成,且原奥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学前岛健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