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铁素体系不锈钢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铁素体系不锈钢构件。
技术介绍
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在家电制品、厨房设备、电子设备等广大领域中使用。并且,近年来作为在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燃料罐和管道用途中使用的坯料,研究了不锈钢钢板的应用。要求上述排气系统部件在排气环境和燃料环境中具有耐蚀性和耐热性。此外,上述部件在由钢板进行压制加工或者将钢板造管成规定尺寸(直径)的钢管后,成形为目标形状。因此,对于部件所使用的坯料钢板要求高加工性。并且,近年来应对环境管控和轻量化,部件构成变得复杂,部件的形状自身也随之复杂化。对于排气系统部件而言,自不用说要求上述耐蚀性、耐热性之类的材料特性,成本也备受重视。此外,从降低部件自身成本的观点出发,对于部件成形时的成形工序和焊接工序而言,研究了各种降低工序数量的措施。作为其中的一例,可列举出部件的一体成型加工。在现有方法中,使用将钢板或钢管成形加工后再与其它部件进行焊接接合的方法。另一方面,一体成型加工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其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nC:0.001~0.020%、/nSi:0.02~1.50%、/nMn:0.02~1.50%、/nP:0.01~0.05%、/nS:0.0001~0.01%、/nCr:10.0~25.0%、/nTi:0.01~0.30%、/nN:0.001~0.030%、/nNb:0以上且小于0.10%、/nSn:0~0.500%、/nMg:0~0.0100%、/nB:0~0.0050%、/nV:0~1.0%、/nMo:0~3.0%、/nW:0~3.0%、/nAl:0~0.5%、/nCu:0~2.0%、/nZr:0~0.30%、/nCo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82211.一种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其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
C:0.001~0.020%、
Si:0.02~1.50%、
Mn:0.02~1.50%、
P:0.01~0.05%、
S:0.0001~0.01%、
Cr:10.0~25.0%、
Ti:0.01~0.30%、
N:0.001~0.030%、
Nb:0以上且小于0.10%、
Sn:0~0.500%、
Mg:0~0.0100%、
B:0~0.0050%、
V:0~1.0%、
Mo:0~3.0%、
W:0~3.0%、
Al:0~0.5%、
Cu:0~2.0%、
Zr:0~0.30%、
Co:0~0.50%、
Sb:0~0.50%、
REM:0~0.05%、
Ni:0~2.0%、
Ca:0~0.0030%、
Ta:0~0.10%、
Ga:0~0.1%、
余量: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的晶体粒度编号为6.0以上,
且基于X射线衍射的铁素体相的晶体取向强度满足下述(i)式、(ii)式、和(iii)式,
板厚为1.0mm以上,
A+B≥12.0/t···(i)
X+Y≥12.0/(t-0.3)···(ii)
(X+Y)-(A+B)≤5.0···(iii)
其中,上述式中的各符号如下定义:
t:板厚(mm)
A:板厚中心部的{111}<112>晶体取向强度
B:板厚1/4部的{111}<112>晶体取向强度
X:板厚中心部的{322}<236>晶体取向强度
Y:板厚1/4部的{322}<236>晶体取向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其中,通过下述(iv)式算出的平均r值和最小r值满足下述(v)式和(vi)式,
rm=(r0+2r45+r90)/4···(iv)
rm≥2.0/t···(v)
rmin≥2.0/(t+0.3)···(vi)
其中,上述式中的各符号如下定义:
rm:平均r值
rmin:最小r值
t:板厚(mm)
r0:轧制方向的r值
r45:相对于轧制方向为45°方向的r值
r90:相对于轧制方向为90°方向的r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素体系不锈钢钢板,其中,所述化学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航,井上宜治,滨田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