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37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包括箱体,盖体,以及风扇和冷却板;箱体内设有多个电池单体,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具有间隙;盖体的底端设有热管,盖体的内部设有冷却液流道,热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间隙内且与电池单体接触,另一端伸入冷却液流道;风扇产生的气流作用于冷却板上,冷却板的冷却液流道的入口与液泵的出口连接,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冷却板的入口连接,冷却板出口与液泵的入口连接;温度传感器伸入箱体内,温度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风扇和液泵的工作状态和转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风冷结合液冷的基础上,达到节能,并且结构简单紧密,温均性好,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散热性能,保证电池能安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冷却
,尤其是指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
技术介绍
锂电池模组做为一种供能装置,往往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组成锂电池模组,在其输出能量的过程将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导致锂电池组温度不断升高。常规钴酸锂电池温度应该控制在50摄氏度以内,以避免热失控和起火爆炸。若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下,容量将迅速减小,使用寿命将被大大降低。目前的锂电池模组多为密闭型结构,锂电池模组内部温度不均匀,散热效率低。为了加快散热,需要增大锂电池模组的体积和表面积,导致体积大。目前锂离子电池散热系统通常采取风冷或者液冷方式冷却电池。其中,液冷散热方式利用液体比热容大,吸热强,其换热效率远高于风冷散热。缺点在于:箱体间水路连接错综复杂,流道通常较长,长期运行的情况下漏液的风险非常大。流道的长度和复杂性也造成了拆卸维修困难等问题。在流道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下,电池各处的均温性差,并且能耗也远高于风冷散热系统。而风冷方式是所有散热方式里面经济简单可靠的,利用空气穿过电池达到冷却的目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可拆卸盖合于箱体上的盖体,以及设于箱体底面上的风扇和冷却板;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电池单体,且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盖体的底端设有热管,且盖体的内部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热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间隙内且与电池单体接触而吸收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热管的另一端伸入冷却液流道;所述风扇产生的气流作用于冷却板上,所述冷却板的冷却液流道的入口与液泵的出口连接,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冷却板的入口连接,冷却板出口与液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测端伸入箱体内,温度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风扇和液泵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可拆卸盖合于箱体上的盖体,以及设于箱体底面上的风扇和冷却板;所述箱体内设有多个电池单体,且相邻电池单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盖体的底端设有热管,且盖体的内部设有冷却液流道,所述热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间隙内且与电池单体接触而吸收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热管的另一端伸入冷却液流道;所述风扇产生的气流作用于冷却板上,所述冷却板的冷却液流道的入口与液泵的出口连接,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冷却板的入口连接,冷却板出口与液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箱体的底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测端伸入箱体内,温度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风扇和液泵的工作状态和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其特征在于,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风扇和液泵不工作;当温度高于第一设定值且小于第二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风扇启动工作,同时液泵不工作;当温度高于第二设定值且小于第三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风扇和液泵启动工作,且风扇和液泵以第一设定转速值工作;当温度高于第三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风扇和液泵以第二设定转速值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结合强制性风冷的电池冷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包括多个流道管和肋片,所述流道管的两端均设有所述肋片,相两个流道管通过肋片密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豪莫松平程东波叶嘉荣陈铭彦林潇晖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