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包括路面本体,路面本体的内部设有裂缝本体,路面本体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相互连通的修复槽,裂缝本体的底壁和外侧壁上分别插设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且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一端均位于裂缝本体内,裂缝本体内均匀填充有修复混凝土,修复槽内侧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钢板,钢板包括固定安装在裂缝本体顶端的底板和拆卸安装在底板顶端的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钢板由底板和拆卸安装在底板顶端的顶板组成,安装时先使用固定柱将底板固定安装至修复槽内侧的底壁上,然后再将顶板固定安装至底板的顶壁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方便的将钢板固定安装在裂缝本体的顶端,实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路桥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面、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等几部分组成,其中路面是最容易受损的,由于多种原因极易产生裂缝,而且裂缝的产生不仅降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还会因为雨水的渗入影响路基。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9211296U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裂缝本体,所述路面本体靠近裂缝本体的一侧开设有修复槽,所述裂缝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倒钩,所述修复槽靠近裂缝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钢板固定柱,所述钢板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板,所述钢板通过钢板固定柱与路面本体固定连接。现有的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钢板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柱,在安装时不便于同时将四个固定柱插设至修复槽内侧的底壁上,而且由于钢板密封安装在裂缝本体的顶端,因此将连接柱插入裂缝本体内后就无法将修复混凝土填充至裂缝本体内,实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的内部设有裂缝本体,所述路面本体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相互连通的修复槽,所述裂缝本体的底壁和外侧壁上分别插设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且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一端均位于裂缝本体内,所述裂缝本体内均匀填充有修复混凝土,所述修复槽内侧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包括固定安装在裂缝本体顶端的底板和拆卸安装在底板顶端的顶板,所述底板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插设在裂缝本体内,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相互配合的浇筑口,且浇筑口位于裂缝本体的上侧,所述顶板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三钢筋,所述修复槽底端的内侧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第四钢筋,所述修复槽内侧的底端均匀填充有第一修复沥青,所述第一修复沥青的顶端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五钢筋,所述修复槽顶端的内侧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第六钢筋,所述修复槽内侧的顶端均匀填充有第二修复沥青。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固定柱,且固定柱的底端均贯穿底板并插设在修复槽内侧的底壁上。优选地,所述顶板的顶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均贯穿顶板并螺纹连接在底板的顶壁上。优选地,所述底板、顶板和防水板均与修复槽的内侧壁相互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第二钢筋、连接杆、第三钢筋和第五钢筋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倒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钢板由底板和拆卸安装在底板顶端的顶板组成,安装时先使用固定柱将底板固定安装至修复槽内侧的底壁上,然后再将顶板固定安装至底板的顶壁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方便的将钢板固定安装在裂缝本体的顶端,实用效果好;2、裂缝本体和修复槽均是在内侧壁上插设多个钢筋后再进行填充修复混凝土或修复沥青,从而提升了修复混凝土和修复沥青的安装强度,从而能避免发生二次裂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的正面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图中:1路面本体、2裂缝本体、3修复槽、4第一钢筋、5第二钢筋、6修复混凝土、7底板、8连接杆、9固定柱、10顶板、11紧固螺栓、12浇筑口、13第三钢筋、14第四钢筋、15第一修复沥青、16防水板、17第五钢筋、18第六钢筋、19第二修复沥青、20倒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包括路面本体1,路面本体1的内部设有裂缝本体2,路面本体1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2相互连通的修复槽3,裂缝本体2的底壁和外侧壁上分别插设有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且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的一端均位于裂缝本体2内,裂缝本体2内均匀填充有修复混凝土6,修复槽3内侧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钢板,钢板包括固定安装在裂缝本体2顶端的底板7和拆卸安装在底板7顶端的顶板10,底板7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底端插设在裂缝本体2内,底板7的顶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固定柱9,且固定柱9的底端均贯穿底板7并插设在修复槽3内侧的底壁上,使用固定柱9可以方便的将底板7固定安装在修复槽3内侧的底壁上,顶板10的顶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紧固螺栓11,且紧固螺栓11均贯穿顶板10并螺纹连接在底板7的顶壁上,可以方便的将顶板10固定安装在底板7的顶壁上。底板7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2相互配合的浇筑口12,且浇筑口12位于裂缝本体2的上侧,将底板7安装在裂缝本体2的顶端后可以通过浇筑口12向裂缝本体2内填充修复混凝土6。顶板10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三钢筋13,修复槽3底端的内侧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第四钢筋14,修复槽3内侧的底端均匀填充有第一修复沥青15,第一修复沥青15的顶端放置有防水板16,底板7、顶板10和防水板16均与修复槽3的内侧壁相互间隙配合,可以方便的将底板7、顶板10和防水板16安装至修复槽3内。防水板16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五钢筋17,修复槽3顶端的内侧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第六钢筋18,修复槽3内侧的顶端均匀填充有第二修复沥青19,第一钢筋4、第二钢筋5、连接杆8、第三钢筋13和第五钢筋17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倒刺20,可以进一步提升修复混凝土6和修复沥青的安装强度。本技术中,将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分别插设至裂缝本体2的底壁和外侧壁上,将底板7贴紧在修复槽3内侧的底壁上并将连接杆8的底端插入裂缝本体2内,然后使用固定柱9将底板7固定在修复槽3内侧的底壁上,将修复混凝土6经浇筑口12填充至裂缝本体2内后再使用紧固螺栓11将顶板10固定安装在底板7的顶壁上,在修复槽3底端的内侧壁上插设第四钢筋14并填充第一修复沥青15,然后将防水板16放置在第一修复沥青15的顶端并将第六钢筋18插设在修复槽3顶端的内侧壁上,最后在修复槽3内填充第二修复沥青19。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包括路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本体(1)的内部设有裂缝本体(2),所述路面本体(1)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2)相互连通的修复槽(3),所述裂缝本体(2)的底壁和外侧壁上分别插设有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且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的一端均位于裂缝本体(2)内,所述裂缝本体(2)内均匀填充有修复混凝土(6),所述修复槽(3)内侧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包括固定安装在裂缝本体(2)顶端的底板(7)和拆卸安装在底板(7)顶端的顶板(10),所述底板(7)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底端插设在裂缝本体(2)内,所述底板(7)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2)相互配合的浇筑口(12),且浇筑口(12)位于裂缝本体(2)的上侧,所述顶板(10)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三钢筋(13),所述修复槽(3)底端的内侧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第四钢筋(14),所述修复槽(3)内侧的底端均匀填充有第一修复沥青(15),所述第一修复沥青(15)的顶端放置有防水板(16),所述防水板(16)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五钢筋(17),所述修复槽(3)顶端的内侧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第六钢筋(18),所述修复槽(3)内侧的顶端均匀填充有第二修复沥青(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梁裂缝修复固定结构,包括路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本体(1)的内部设有裂缝本体(2),所述路面本体(1)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2)相互连通的修复槽(3),所述裂缝本体(2)的底壁和外侧壁上分别插设有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且第一钢筋(4)和第二钢筋(5)的一端均位于裂缝本体(2)内,所述裂缝本体(2)内均匀填充有修复混凝土(6),所述修复槽(3)内侧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包括固定安装在裂缝本体(2)顶端的底板(7)和拆卸安装在底板(7)顶端的顶板(10),所述底板(7)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的底端插设在裂缝本体(2)内,所述底板(7)的顶壁上开设有与裂缝本体(2)相互配合的浇筑口(12),且浇筑口(12)位于裂缝本体(2)的上侧,所述顶板(10)的顶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三钢筋(13),所述修复槽(3)底端的内侧壁上均匀插设有多个第四钢筋(14),所述修复槽(3)内侧的底端均匀填充有第一修复沥青(15),所述第一修复沥青(15)的顶端放置有防水板(16),所述防水板(16)的顶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燕发,
申请(专利权)人:池燕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