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规模场景中的粗碰撞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模场景中的粗碰撞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碰撞检测应用在许多领域,如计算机仿真、物理模拟、实时建模及机器人运动规划中,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比较大的模拟场景中,对碰撞检测的要求更高,因为需要处理较多的数据,同时满足较快的检测速度。目前比较普遍的碰撞检测方法,主要由两阶段组成,分为粗碰撞检测(Broad-phaseCollisionDetection)和精确碰撞检测(Narrow-phaseCollisiondetection)。粗碰撞检测通过枚举检测所有可能的碰撞对,获得潜在的碰撞对,减少精确碰撞检测的数据处理量;精碰撞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潜在的碰撞检测对,进一步确定碰撞与否。粗碰撞检测通常通过三种策略来处理全局的碰撞,即形状简化,空间推理和时间推理。这三种策略允许快速接近检测对象,输出足够接近且可能发生碰撞的对象列表。形状简化包括用简单的几何图元完全限制每个对象,提供快速的碰撞检测。轴对齐包围盒是应用最多的简化图元,其他的例如球体,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规模场景中的粗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如下步骤:/n第一步:获取场景中物体的数据;/n第二步:构建或者更新空间层次包围盒结构;/n第三步:引入参数,记录场景中物体的分布与运动情况,其具体实现方法为:/n引入参数a:记录场景中物体的分布情况;同时定义影响系数α,其影响系数具体取值由大规模场景决定,其默认值取为α=1;/n引入参数b:记录场景中角色的动静比例;同时定义影响系数β,其影响系数具体取值由大规模场景决定,其默认值取为β=1;/n第四步:执行粗碰撞检测,其具体实现方法为:/n比较两个参数,判断优先采用哪种方式处理数据:/n若aα<bβ,选择优先采用空间推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模场景中的粗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如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场景中物体的数据;
第二步:构建或者更新空间层次包围盒结构;
第三步:引入参数,记录场景中物体的分布与运动情况,其具体实现方法为:
引入参数a:记录场景中物体的分布情况;同时定义影响系数α,其影响系数具体取值由大规模场景决定,其默认值取为α=1;
引入参数b:记录场景中角色的动静比例;同时定义影响系数β,其影响系数具体取值由大规模场景决定,其默认值取为β=1;
第四步:执行粗碰撞检测,其具体实现方法为:
比较两个参数,判断优先采用哪种方式处理数据:
若aα<bβ,选择优先采用空间推理处理数据,再采用时间推理处理数据,进行粗碰撞检测;
若aα≥bβ,选择优先采用时间推理处理数据,再采用空间推理处理数据,进行粗碰撞检测;
第五步:若发生碰撞,输出粗碰撞检测结果;若未发生碰撞,跳转到第二步,直至没有包围盒结构更新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场景中的粗碰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引入参数a记录场景中物体的分布情况,参数a表示为其中当a=0时表示场景中物体分布非常不均匀,当a=1时表示场景中物体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沫楠,曹家齐,李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