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包括夹抓头和夹抓驱动机构;夹抓头包括有夹座及设置于夹座上的两个前后布置的插针组件;插针组件包括有一插针和驱动插针斜向下伸缩的一插针气缸;前侧的插针是自前往后斜向下伸缩,后侧的插针是自后往前斜向下伸缩,两个插针的下端为用于刺破唛头的刺破端,前侧的插针的刺破端位于后侧的插针的刺破端前侧且保持间距;夹座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唛头是否被夹抓住的唛头传感器;如此,通过前、后侧插针设置,实现V形插入唛头的自动夹抓方式,前、后侧插针是相对侧插入唛头,确保了夹抓稳固可靠,杜绝唛头非正常脱落现象,其适用于多种材质及不同表面平整度的唛头,同时,由唛头传感器来感应,避免漏夹抓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
本技术涉及唛头输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在衣物上进行唛头(例如:洗水唛)车缝时,大多是人工将唛头叠好,再放到衣物上所需缝唛头位置,再进行缝纫;人工作业方式,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摆放定位唛头精准性不理想,导致唛头缝制品质一致性欠佳,同时,人工作业无疑存在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等缺陷。后来,出现了利用机械手上连接真空吸盘来吸取唛头,其使用真空吸盘从送唛机构出口抓取洗水唛,同时借助XY轴导轨平台,把已被抓取的洗水唛放在预定的唛头放置台处,使用横向气缸带动夹具,从唛头放置台处夹住按顺序叠好的洗水唛,通过上料气缸把洗水唛放至车缝处。该种吸取方式,相比传统技术之人工作业方式而言,着实有了较大进步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吸取可控性欠佳,若气量较大,容易出现一次吸取多片唛头的现象,若气量较小,则易出现吸不动唛头的现象;还有,不同唛头材质不同,也容易出现吸取不稳定的现象。以及,现有的机械手,存在结构合理性欠佳、占用空间大等问题,不利于机台的设计布局,局限了机台的实用性。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其通过前、后侧插针设置,实现V形插入唛头的自动夹抓方式,前、后侧插针是相对侧插入唛头,确保了夹抓稳固可靠,杜绝唛头非正常脱落现象,其适用于多种材质及不同表面平整度的唛头,同时,由唛头传感器来感应,避免漏夹抓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包括有夹抓头和用于驱动夹抓位移的夹抓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夹抓头包括有夹座及设置于夹座上的两个前后布置的插针组件;每个插针组件包括有一插针和驱动插针斜向下伸缩的一插针气缸;两个插针前后布置,前侧的插针是自前往后斜向下伸缩,后侧的插针是自后往前斜向下伸缩,两个插针的下端为用于刺破唛头的刺破端,前侧的插针的刺破端位于后侧的插针的刺破端前侧且保持间距;以及,所述夹座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唛头是否被夹抓住的唛头传感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座上设置有两个斜向孔和一个中间孔,其均贯通夹座的上、下端面;一个斜向孔自前往后斜向下延伸,另一个斜向孔自后往前斜向下延伸,中间孔位于两个斜向孔之间,且,中间孔的下端开口位于两个斜向孔的下端开口之间;两个插针组件分别装设于相应的两个斜向孔内,插针自斜向孔的下端开口伸出,插针气缸自斜向孔的上端开口露于夹座的上方;唛头传感器装设于中间孔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座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抓驱动机构包括有前后平移气缸、上下升降气缸;所述前后平移气缸连接并驱动上下升降气缸前后平移,所述上下升降气缸连接于夹抓头并驱动夹抓头上下升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后平移气缸的前端、夹抓头的上端分别连接上下升降气缸的左、右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座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上下升降气缸的右侧连接有第一L形安装片,所述第一L形安装片的竖向部安装于上下升降气缸的右侧,所述第一L形安装片的横向部供连接杆的上端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L形安装片可调节上下位置式装设于上下升降气缸的右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后平移气缸装设于一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上对应自后往前斜向下伸缩的插针的插针气缸设置有避让缺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前、后侧插针设置,实现V形插入唛头的自动夹抓方式,前、后侧插针是相对侧插入唛头,确保了夹抓稳固可靠,杜绝唛头非正常脱落现象,其适用于多种材质及不同表面平整度的唛头,同时,由唛头传感器来感应,避免漏夹抓现象;其次是,其唛头传感器、插针组件在夹座上的安装结构设计巧妙,紧凑合理,确保了整个夹抓头的小型化,对唛头传感器、插针组件也起到保护作用,唛头传感器正对两个插针的夹抓区域,感测效果好;再者是,夹抓驱动机构包括有前后平移气缸、上下升降气缸,来实现对夹头的上下、前后位移控制,前后平移气缸、上下升降气缸、夹头的连接结构着重考虑结构紧凑性,使得整个唛头自动夹抓装置的体积较小,同时,唛头自动夹抓装置方便安装应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应用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示图(含承载板);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示图(含承载板);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示图(不含承载板);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第三立体示图(不含承载板);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夹抓头的截面示图。附图标识说明:夹座210插针组件220插针230插针气缸240前后平移气缸250上下升降气缸260连接杆270第一L形安装片280承载板290避让缺口291中间孔292第二L形安装片293唛头自动夹抓装置294。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1所示为唛头自动夹抓装置294的一种应用示图,但是其不局限于应用于该种唛头机。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294,包括有夹抓头和用于驱动夹抓位移的夹抓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夹抓头包括有夹座210及设置于夹座210上的两个前后布置的插针组件220;每个插针组件220包括有一插针230和驱动插针230斜向下伸缩的一插针气缸240;两个插针230前后布置,前侧的插针230是自前往后斜向下伸缩,后侧的插针230是自后往前斜向下伸缩,两个插针230的下端为用于刺破唛头的刺破端,前侧的插针230的刺破端位于后侧的插针230的刺破端前侧且保持间距;以及,所述夹座210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唛头是否被夹抓住的唛头传感器。从图6,可以看出,通过前、后侧插针设置,实现V形插入唛头的自动夹抓方式,前、后侧插针是相对侧插入唛头,两者插入动作时,其对唛头是形成相对侧的作用力,唛头会形成在两个插点之间略微上拱之趋势,确保了夹抓稳固可靠,杜绝唛头非正常脱落现象,同时,由唛头传感器来感应,避免漏夹抓现象;该种V形插入唛头的自动夹抓方式,使得插针230在伸、缩状态下所占用空间均较小,方便夹抓动作。结合图4和图6所示,所述夹座210上设置有两个斜向孔和一个中间孔,其均贯通夹座210的上、下端面;一个斜向孔自前往后斜向下延伸,另一个斜向孔自后往前斜向下延伸,中间孔位于两个斜向孔之间,且,中间孔的下端开口位于两个斜向孔的下端开口之间;两个插针组件220分别装设于相应的两个斜向孔内,插针230自斜向孔的下端开口伸出,插针气缸240自斜向孔的上端开口露于夹座210的上方;唛头传感器装设于中间孔内。优选地,所述夹座210呈上大下小的倒锥形结构。如图2至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抓头和用于驱动夹抓位移的夹抓驱动机构;其中:/n所述夹抓头包括有夹座(210)及设置于夹座(210)上的两个前后布置的插针组件(220);每个插针组件(220)包括有一插针(230)和驱动插针(230)斜向下伸缩的一插针气缸(240);两个插针(230)前后布置,前侧的插针(230)是自前往后斜向下伸缩,后侧的插针(230)是自后往前斜向下伸缩,两个插针(230)的下端为用于刺破唛头的刺破端,前侧的插针(230)的刺破端位于后侧的插针(230)的刺破端前侧且保持间距;/n以及,所述夹座(210)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唛头是否被夹抓住的唛头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抓头和用于驱动夹抓位移的夹抓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夹抓头包括有夹座(210)及设置于夹座(210)上的两个前后布置的插针组件(220);每个插针组件(220)包括有一插针(230)和驱动插针(230)斜向下伸缩的一插针气缸(240);两个插针(230)前后布置,前侧的插针(230)是自前往后斜向下伸缩,后侧的插针(230)是自后往前斜向下伸缩,两个插针(230)的下端为用于刺破唛头的刺破端,前侧的插针(230)的刺破端位于后侧的插针(230)的刺破端前侧且保持间距;
以及,所述夹座(210)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唛头是否被夹抓住的唛头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210)上设置有两个斜向孔和一个中间孔(292),其均贯通夹座(210)的上、下端面;一个斜向孔自前往后斜向下延伸,另一个斜向孔自后往前斜向下延伸,中间孔(292)位于两个斜向孔之间,且,中间孔(292)的下端开口位于两个斜向孔的下端开口之间;两个插针组件(220)分别装设于相应的两个斜向孔内,插针(230)自斜向孔的下端开口伸出,插针气缸(240)自斜向孔的上端开口露于夹座(210)的上方;唛头传感器装设于中间孔(29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唛头自动夹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悦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