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7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设有压脚,所述压脚所述压脚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压紧杆,所述自由端固设有能够引导织带形成预定翻折状态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主体支撑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两侧边朝向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中轴线翻折,形成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通过设置导向结构能够在织带行走的过程中同步完成对织带的两侧边的翻折,免除手工翻折的操做,提高了车缝翻折织带的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缝纫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
技术介绍
现有申请公布号CN101525814申请公布日20090909的专利:一种曲折双针缝纫机,包括机头、底板、针夹和固连在针夹上的两根机针,机头固连在底板上,针夹与机头相联,且针夹与机头之间设有可拆卸机构。底板上设有针板,针板与底板可拆卸连接。机头与针板之间还设有半圆腔压脚装置。半圆腔压脚装置包括压紧杆和压脚,所述压紧杆的一端与机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压脚固连。使用该缝纫机车缝翻折织带时,需将行走到压脚下方前的织带的两侧边进行翻折,两侧边翻折后的织带行走至压脚下方,被压脚下压固定后两根机针分别对应织带的两侧边进行车缝,车缝形成的缝线能够固定住织带的两侧边的翻折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织带行走到压脚下方前需要手工将织带的两侧边进行翻折,过程繁琐影响车缝效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缝纫机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能够提高车缝翻折织带的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包括机头、底板、针夹和固设于所述针夹上的两根机针,所述机头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针夹连接所述机头,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机针处可拆卸连接有针板,所述机头设置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朝向所述底板的一端固设有压脚,所述压脚延伸至所述针夹下方,所述压脚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机针穿插于内的针孔,所述压脚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压紧杆,所述自由端固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相连通的进端口和出端口及连接所述进端口和所述出端口的通道,所述进端口朝向所述自由端的斜上方,所述出端口朝向所述压脚下方,以所述压脚的底面的平行直线的方向为所述导向结构的宽度方向,所述进端口的宽度尺寸最大,所述出端口的宽度尺寸最小,所述通道的宽度尺寸由所述进端口至所述出端口逐渐缩小。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导向结构的宽度方向两端的两块导向板,两块所述导向板为开口相向的弧形结构,两块所述导向板的任一对应位置间的最大距离为所述通道的该位置处的宽度尺寸。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内靠近所述进端口处设有弹簧件,且所述弹簧件靠近所述进端口的一端为弹件固定端,所述弹簧件上与所述弹件固定端相对的一端为弹件自由端,所述弹件固定端固定于所述通道远离所述压脚的一侧,所述弹件自由端朝着所述出端口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弹件自由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出端口处,所述弹件自由端的端部贴靠所述通道靠近所述压脚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为扁平的椭圆形筒,所述椭圆形筒以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所述压脚的底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压脚上,且所述椭圆形筒由所述进端口至所述出端口的各椭圆形截面的短轴和长轴均逐渐减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在自由端固设有能够引导织带形成预定翻折状态的导向结构,能够提高车缝翻折织带的效率。本技术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在压脚上设置导向结构,织带通过导向结构行走至压脚,在织带从进端口进入通道,由于通道的宽度尺寸由进端口至出端口逐渐缩小,通过通道内侧壁的引导,织带两侧边逐渐进行翻折,两侧边翻折后的织带从出端口引出,接着两侧边翻折后的织带行走至压脚下方,被压脚下压固定后两根机针分别对应织带的两侧边对应翻折区域进行车缝,车缝形成的缝线能够固定住织带的两侧边的翻折部分。本技术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通过设置导向结构能够在织带行走的过程中同步完成对织带的两侧边的翻折,免除手工翻折的操作,提高了车缝翻折织带的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织带两侧边翻折后车缝在底层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又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织带通过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织带通过导向结构后进行车缝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机头1压紧杆11底板2机针31针板4压脚5针孔51连接端52自由端53导向结构6支撑部601第一引导部602第二引导部603进端口61出端口62通道63导向板631长度方向A弹簧件64弹件固定端641弹件自由端642织带7织带主体71第一折边72第二折边73缝线8底层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一:本技术,本技术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如图1至6所示,包括机头1、底板2、针夹(未标注)和固设于针夹(未标注)上的两根机针31,机头1固设在底板2上,针夹(未标注)连接机头1,底板2上对应机针31处可拆卸连接有针板4,机头1设置有压紧杆11,压紧杆11朝向底板2的一端固设有压脚5,压脚5延伸至针夹(未标注)下方,压脚5开设有两个针孔51,两个针孔51分别供两根机针31穿插于内,两个针孔51的孔径尺寸均大于机针31的径向尺寸。压脚5包括连接端52和自由端53,连接端52与压紧杆11连接。织带7两侧边翻折后车缝在底层9上后,此时织带7的结构包括织带主体71、第一折边72和第二折边73,织带主体71的两侧翻折形成第一折边72和第二折边73。车缝时缝线8穿过织带主体71、第一折边72和底层9,将织带7的一侧固定在底层9上;缝线8穿过织带主体71、第二折边73和底层9,将织带7的另一侧固定在底层9上。上述的这些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改进之处在于:自由端53固设有能够引导织带形成预定翻折状态的导向结构6,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结构6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自由端53上。导向结构6包括主体支撑部601、第一引导部602和第二引导部603,主体支撑部601的两侧边朝向主体支撑部的中轴线604翻折,形成第一引导部602和第二引导部603。通过在自由端53固设有能够引导织带形成预定翻折状态的导向结构6,能够提高车缝翻折织带的效率。主体支撑部601、第一引导部602和第二引导部603形成有相连通的进端口61和出端口62,以及连接进端口61和出端口62的通道63,进端口61位于自由端的斜上方,出端口62位于压脚5斜下方。以由进端口61至出端口62的延伸方向(即通道63的延伸方向)为导向结构6的长度方向A,进端口61的宽度尺寸最大,出端口62的宽度尺寸最小,通道63的宽度尺寸由进端口61至出端口62逐渐缩小。本技术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在压脚5上设置导向结构6,织带7通过导向结构6行走至压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包括机头、底板、针夹和固设于所述针夹上的两根机针,所述机头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针夹连接所述机头,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机针处可拆卸连接有针板,所述机头设置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朝向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有压脚,所述压脚延伸至所述针夹下方,所述压脚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机针穿插于内的针孔,所述压脚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压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固设有能够引导织带形成预定翻折状态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主体支撑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两侧边朝向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中轴线翻折,形成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包括机头、底板、针夹和固设于所述针夹上的两根机针,所述机头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针夹连接所述机头,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机针处可拆卸连接有针板,所述机头设置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朝向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有压脚,所述压脚延伸至所述针夹下方,所述压脚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机针穿插于内的针孔,所述压脚包括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压紧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固设有能够引导织带形成预定翻折状态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主体支撑部、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两侧边朝向所述主体支撑部的中轴线翻折,形成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缝翻折织带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形成有相连通的进端口和出端口及连接所述进端口和所述出端口的通道,所述进端口位于所述自由端的斜上方,所述出端口位于所述压脚下方,以由所述进端口至所述出端口的延伸方向为所述导向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进端口的宽度尺寸最大,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会兰
申请(专利权)人:特步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