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99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具体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包括粗滤室、缓冲室、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和控制器,上粗滤室一侧上端有进水口,上粗滤室和下粗滤室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格栅,下粗滤室和缓冲室之间设有第二过滤格栅,缓冲室内设有第一曝气管道和填料,第一曝气管道上设有第一曝气风机,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内设有第二曝气管道、膜生物反应器和通往外部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水泵,下粗滤室底部为下坡型,缓冲室和兼氧膜生物反应室之间设有下坡型输送管,输送管上设有阀门。采用新型结构,下粗滤室和缓冲室均不用设置水管水泵就能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下一个工艺室,节省电力;采用全自动控制器控制,控制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大多是以生化处理或用化学处理的办法,生物处理诸如A/O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工艺、生物转盘和氧化沟工艺等,上述处理工艺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未全面衡量废水的水质、水量、生产工艺以及与废水治理技术经综合适用性,故大多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不稳定,而且运行费用也居高不下。在我国,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已逐渐成熟。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物化法、生物法以及生化物化相结合的办法等。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工序复杂,不够智能,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消耗大量能源,对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耗能大,通过对结构进行改进,减少电力消耗,加装全自动控制装置,不需要人员长时间蹲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粗滤室、缓冲室、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和控制器,所述粗滤室包括上粗滤室和下粗滤室,上粗滤室一侧上端有进水口,上粗滤室和下粗滤室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格栅,上粗滤室和缓冲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下粗滤室和缓冲室之间设有第二过滤格栅,所述缓冲室内设有第一曝气管道和填料,第一曝气管道上设有第一曝气风机,所述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内设有第二曝气管道、膜生物反应器和通往外部的出水管,第二曝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曝气风机,出水管上设有水泵,下粗滤室底部为下坡型,缓冲室和兼氧膜生物反应室之间设有下坡型输送管,输送管上设有阀门。下粗滤室底部为下坡型,缓冲室和兼氧膜生物反应室之间设有下坡型输送管,对净水装置结构进行了改进,下粗滤室和缓冲室均不用设置水管水泵就能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下一个工艺室,大大节约电力;此外,本装置加装了全自动控制器,控制器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控制,控制精确,并且能够减少人力蹲守,提高了污水处理质量和效率。粗滤室和下粗滤室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格栅,下粗滤室和缓冲室之间设有第二过滤格栅,粗滤室此设计为双重粗滤设计;上粗滤室和缓冲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用于将上粗滤室和缓冲室隔开;缓冲室内设有第一曝气管道和填料,第一曝气管道上设有第一曝气风机,污水在缓冲室内与填料进行反应完成初步处理,然后控制器控制阀门开启,缓冲室内经过初步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输送管输送到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内设有第二曝气管道、膜生物反应器和通往外部的出水管,第二曝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曝气风机,出水管上设有水泵,污水进入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内与膜生物反应器发生反应得到净化后的水,然后控制器控制水泵将净化后的水通过出水管输出。进一步,所述上粗滤室一侧下端有第一排污口,下粗滤室一侧底端有第二排污口。上粗滤室一侧下端有第一排污口,下粗滤室一侧底端有第二排污口,排污口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污泥等杂质。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曝气风机、第二曝气风机、阀门、水泵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曝气风机、第二曝气风机、阀门、水泵连接,采用全自动化控制,提高控制精度和处理质量,减少人力投入。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格栅和第二过滤格栅采用不锈钢制备。过滤格栅采用不锈钢制备,保障过滤格栅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填料为帘式填料。填料为帘式填料,可以使填料有良好净水效能,托膜换膜容易,不易结团,启动快吸附能力强,生物活性高,去除氮磷能力强,传质效率高,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进一步,所述曝气风机为沉水式曝气风机。曝气风机为沉水式曝气风机,可以使沉水式曝气风机噪声源都沉入水下,有效的控制了噪声污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对净水装置结构进行了改进,下粗滤室底部为下坡型,缓冲室和兼氧膜生物反应室之间设有下坡型输送管,下粗滤室和缓冲室均不用设置水管水泵就能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到下一个工艺室,节省电力;2、本技术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本装置加装了全自动控制器,控制器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控制,控制精确,并且能够减少人力蹲守,提高了污水处理质量和效率;3、本技术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第二排污口,2-下粗滤室,3-第一排污口,4-第一过滤格栅,5-进水口,6-上粗滤室,7-第一隔板,8-填料,9-缓冲室,10-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1-水泵,12-膜生物反应器,13-出水管,14-控制器,15-第二曝气风机,16-第二曝气管道,17-输送管,18-阀门,19-第一曝气风机,20-第一曝气管道,21-第二过滤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文中出现“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区分同种部件,没有先后顺序或优劣等其他含义。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粗滤室、缓冲室9、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和控制器14,粗滤室包括上粗滤室6和下粗滤室2,上粗滤室6一侧上端有进水口5,上粗滤室6和下粗滤室2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格栅4,上粗滤室6和缓冲室9之间设有第一隔板7,下粗滤室2和缓冲室9之间设有第二过滤格栅21,缓冲室9内设有第一曝气管道20和填料8,第一曝气管道20上设有第一曝气风机19,所述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内设有第二曝气管道16、膜生物反应器12和通往外部的出水管13,第二曝气管道16上设有第二曝气风机15,出水管13上设有水泵11,下粗滤室2底部为下坡型,缓冲室9和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之间设有下坡型输送管17,输送管17上设有阀门18。更具体地,粗滤室包括上粗滤室和下粗滤室粗滤室和下粗滤室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格栅,下粗滤室和缓冲室之间设有第二过滤格栅,粗滤室此设计为双重粗滤设计,过滤更加彻底。更具体地,上粗滤室和缓冲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用于将上粗滤室和缓冲室隔开,防止未经双层过滤的污水直接进入缓冲室;更具体地,缓冲室内设有第一曝气管道和填料,第一曝气管道上设有第一曝气风机,控制器控制第一曝气风机工作,使第一曝气管道曝气,污水在缓冲室内与填料进行反应完成初步处理,然后控制器控制阀门开启,缓冲室内经过初步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输送管输送到兼氧膜生物反应室;更具体地,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内设有第二曝气管道、膜生物反应器和通往外部的出水管,第二曝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曝气风机,出水管上设有水泵,控制器控制第二曝气风机工作,使第二曝气管道曝气,污水进入兼氧膜生物反应室内与膜生物反应器发生反应得到净化后的水,然后控制器控制水泵将净化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粗滤室、缓冲室(9)、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和控制器(14),所述粗滤室包括上粗滤室(6)和下粗滤室(2),上粗滤室(6)一侧上端有进水口(5),上粗滤室(6)和下粗滤室(2)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格栅(4),上粗滤室(6)和缓冲室(9)之间设有第一隔板(7),下粗滤室(2)和缓冲室(9)之间设有第二过滤格栅(21),所述缓冲室(9)内设有第一曝气管道(20)和填料(8),第一曝气管道(20)上设有第一曝气风机(19),所述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内设有第二曝气管道(16)、膜生物反应器(12)和通往外部的出水管(13),第二曝气管道(16)上设有第二曝气风机(15),出水管(13)上设有水泵(11),其特征在于,下粗滤室(2)底部为下坡型,缓冲室(9)和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之间设有下坡型输送管(17),输送管(17)上设有阀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粗滤室、缓冲室(9)、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和控制器(14),所述粗滤室包括上粗滤室(6)和下粗滤室(2),上粗滤室(6)一侧上端有进水口(5),上粗滤室(6)和下粗滤室(2)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格栅(4),上粗滤室(6)和缓冲室(9)之间设有第一隔板(7),下粗滤室(2)和缓冲室(9)之间设有第二过滤格栅(21),所述缓冲室(9)内设有第一曝气管道(20)和填料(8),第一曝气管道(20)上设有第一曝气风机(19),所述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内设有第二曝气管道(16)、膜生物反应器(12)和通往外部的出水管(13),第二曝气管道(16)上设有第二曝气风机(15),出水管(13)上设有水泵(11),其特征在于,下粗滤室(2)底部为下坡型,缓冲室(9)和兼氧膜生物反应室(10)之间设有下坡型输送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炜邹东桥贾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净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