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光相位调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中的光束控制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精密结构下的相位调制器。
技术介绍
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可以在提升激光功率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光束质量,是突破单路激光功率限制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成熟的主动与被动锁相技术,可以利用相位调制器实现阵列激光活塞相位的有效控制,达到有效相干合成效果。随着元器件制造工艺的提升,基于铌酸锂晶体的电光相位调制器的控制速率可达到GHz量级,为实现快速的相位控制提供了保证。然而,受限于晶体的损伤阈值,铌酸锂电光相位调制器仅允许低功率下的运行,在高功率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时,不得不进行分级放大,不仅增加了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与功率损耗,而且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在空间光路应用中,由于铌酸锂相位调制器必须耦合光纤,限制了其在空间光路中的灵活调控,且波长调制的范围有限,不利于波长拓展。由于压电陶瓷具有电可控的振动模式,随着制造技术的提升,其响应频率可到百KHz量级,如果将其应用到空间光相位调制领域,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新颖的相位调制方法。截止到目前 ...
【技术保护点】
1.空间光相位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楔形镜,双楔形镜由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组成,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的楔形面竖直相对设置,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分别由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竖直支撑,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中至少一个支撑机构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竖直方向的伸缩调节,改变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的竖直相对位置,进而实现经双楔形镜的透射或反射激光活塞相位的调控。/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间光相位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楔形镜,双楔形镜由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组成,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的楔形面竖直相对设置,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分别由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竖直支撑,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中至少一个支撑机构能够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竖直方向的伸缩调节,改变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的竖直相对位置,进而实现经双楔形镜的透射或反射激光活塞相位的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光相位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能够实现竖直方向的伸缩调节,进而带动第一支撑结构上的第一楔形镜在竖直方向上同步位移,改变第一楔形镜和第二楔形镜的竖直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光相位调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柔性铰链结构体、压电陶瓷以及压电陶瓷控制器,第一楔形镜竖直支撑在柔性铰链结构体上,柔性铰链结构体与压电陶瓷连接,压电陶瓷与压电陶瓷控制器控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光相位调制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压电陶瓷控制器控制压电陶瓷的位移,压电陶瓷推动柔性铰链结构体产生竖直方向的力矩,引起第一楔形镜在竖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荣涛,龙金虎,汪进,常洪祥,马鹏飞,马阎星,周朴,司磊,许晓军,陈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