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22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涉及炼钢技术领域。包括操作箱和驱动箱,操作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主动驱线轮,驱动箱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二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第三转动轴上卡接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套筒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套筒左右移动,当第一驱动齿轮驱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时便可加快主动驱线轮的转速,当第二驱动齿轮驱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时便可减慢主动驱线轮的转速,从而调节喂线机的喂线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具体为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炼钢技术中,炉外精炼技术是一种净化钢水提高质量的有效工艺技术,合金芯线喂线技术则是现代炼钢炉外精炼技术中先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实施这一技术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满足各种工艺要求的控制简单可靠、机构新颖合理、双侧喂线速度分别可调的理想喂线设备。通常喂线机从驱动方式上看,一种是电机直拖型,由电机直接带动喂线轮转动,但是这种驱动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多台电机,电控复杂同步性差,输出力矩小,并且随着喂线工艺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将合金芯线以不同速度喂入,因此喂线机的速度要根据要求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包括操作箱和驱动箱,所述操作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主动驱线轮;所述操作箱的上顶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操作箱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驱线轮;所述操作箱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位于第二转动轴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卡接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套筒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配合使用;所述驱动箱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位于第三转动轴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套筒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块上;所述驱动箱的左侧外壁对应丝杆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右端贯穿驱动箱与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驱线轮包括转轮本体和防滑橡胶套,所述转轮本体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防滑橡胶套,所述防滑橡胶套上均匀设置有防滑凸点。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箱的内部位于第一转动轴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轴,两个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对应主动驱线轮的位置处分别固定连接有辅助驱线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双槽皮带轮,两个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单槽皮带轮,两个所述单槽皮带轮分别通过传动带与双槽皮带轮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箱的内部左侧壁对应第三转动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操作箱和驱动箱与第三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箱的内部左侧壁上位于电机的外出固定连接有防护罩。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箱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卡槽和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滑动设置在限位卡槽内,所述限位卡块远离限位卡槽的一端与安装平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条形卡块,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条形卡块匹配使用的条形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直径是第一从动齿轮直径的二倍,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直径是第二从动齿轮直径的一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转动驱动盘便可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块左右移动,进而能够使得驱动杆带动套筒左右移动,套筒左右滑动时,便可驱动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左右移动,当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时,便可使得第二转动轴的转速大于第三转动轴的转速,当第二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时,便可使第二转动轴的转速小于第三转动轴的转速,从而便可调节喂线机的喂线速度,以满足不同的工艺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转动轴上设置双槽皮带轮,在第四转动轴上设置单槽皮带轮,通过传动带将单槽皮带轮与双槽皮带轮连接在一起,便可在第一转动轴转动时带动第四转动轴转动,使得第四转动轴上的辅助驱线轮转动,增加线缆向前运动的驱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相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主动驱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操作箱;2、第一转动轴;21、双槽皮带轮;3、主动驱线轮;31、转轮本体;32、防滑橡胶套;33、防滑凸点;4、驱动箱;41、第二转动轴;42、第一从动齿轮;43、第二从动齿轮;44、第三转动轴;45、套筒;46、第一驱动齿轮;47、第二驱动齿轮;48、轴承;49、驱动杆;410、丝杆;411、驱动块;412、驱动盘;413、条形卡块;414、条形卡槽;5、气缸;51、安装平板;52、安装框架;53、从动驱线轮;6、限位机构;61、限位卡槽;62、限位卡块;7、电机;71、防护罩;8、第四转动轴;81、辅助驱线轮;82、单槽皮带轮;83、传动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包括操作箱1和驱动箱4,操作箱1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第一转动轴2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主动驱线轮3,操作箱1的上顶固定连接有气缸5,气缸5的输出端贯穿操作箱1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平板51,安装平板51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52,安装框架5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驱线轮53,通过气缸5能够驱动安装平板51上下移动,进而能够使得安装框架52内的从动驱线轮53上下移动,便可使得根据线缆的直径调节从动驱线轮53与主动驱线轮3之间的距离,使得从动驱线轮53与主动驱线轮3均与线缆接触,便可在主动驱线轮3转动时带动线缆向前运动。如图1-3所示,操作箱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4,驱动箱4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1,第二转动轴4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42,第二转动轴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43,驱动箱4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位于第二转动轴4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44,第三转动轴44上卡接连接有套筒45,第三转动轴44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条形卡块413,套筒4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条形卡块413匹配使用的条形卡槽414,套筒4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包括操作箱(1)和驱动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所述第一转动轴(2)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主动驱线轮(3);/n所述操作箱(1)的上顶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贯穿操作箱(1)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平板(51),所述安装平板(51)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52),所述安装框架(5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驱线轮(53);/n所述操作箱(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4),所述驱动箱(4)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1),所述第二转动轴(4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42),所述第二转动轴(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43);/n所述驱动箱(4)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位于第二转动轴(4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44),所述第三转动轴(44)上卡接连接有套筒(45),所述套筒(4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46),所述套筒(4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47);/n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6)与第一从动齿轮(42)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47)与第二从动齿轮(43)配合使用;/n所述驱动箱(4)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位于第三转动轴(4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丝杆(410),所述丝杆(410)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411),所述套筒(4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承(48),所述轴承(4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9),所述驱动杆(4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块(411)上;/n所述驱动箱(4)的左侧外壁对应丝杆(410)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驱动盘(412),所述驱动盘(412)的右端贯穿驱动箱(4)与丝杆(410)的左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包括操作箱(1)和驱动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2),所述第一转动轴(2)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主动驱线轮(3);
所述操作箱(1)的上顶固定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贯穿操作箱(1)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安装平板(51),所述安装平板(51)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52),所述安装框架(5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驱线轮(53);
所述操作箱(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箱(4),所述驱动箱(4)的内部上端左右两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1),所述第二转动轴(4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42),所述第二转动轴(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43);
所述驱动箱(4)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位于第二转动轴(4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轴(44),所述第三转动轴(44)上卡接连接有套筒(45),所述套筒(4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46),所述套筒(4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轮(47);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6)与第一从动齿轮(42)配合使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47)与第二从动齿轮(43)配合使用;
所述驱动箱(4)的内部左右两侧壁之间位于第三转动轴(4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丝杆(410),所述丝杆(410)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块(411),所述套筒(45)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轴承(48),所述轴承(48)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9),所述驱动杆(4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驱动块(411)上;
所述驱动箱(4)的左侧外壁对应丝杆(410)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驱动盘(412),所述驱动盘(412)的右端贯穿驱动箱(4)与丝杆(410)的左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厂喂线机用新型齿轮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驱线轮(3)包括转轮本体(31)和防滑橡胶套(32),所述转轮本体(3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防滑橡胶套(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刚杨晓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