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德风专利>正文

一种不易打滑的无极变速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22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包括,主动滑轮组件、输入轴、传动链条、从动滑轮组件和输出轴,所述主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入轴上,所述从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传动链条架设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之间,且所述主动滑轮组件转动时,所述传动链条能够带动从动滑轮组件跟随转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与传动链条对接处设置有卡接部,所述传动链条能够通过卡接部紧密安装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上。所述传动链条两侧设置有安装齿,所述安装齿与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上设置的齿槽齿合,使得所述传动链条不易出现打滑现象,且能够提升变速箱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易打滑的无极变速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
,尤其涉及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
技术介绍
无级变速是自动挡车型变速箱中的一种,指可以连续获得变速范围内任何传动比的变速系统。通过无级变速可以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无极变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目前,无极变速器有多种。例如液压无极变速器,电力无极变速器,机械式无极变速器等。因液力无极变速器效率低,加工要求高,电力无极变速器材料要求高,结构复杂等原因,机械无极变速器不适合大扭矩,承载能力耐冲击性差,速比变化范围小等,故一般适合中小功率的传动并难以适合大功率传动。现有变速箱结构通常采用皮带或钢带传输动力,容易出现打滑,传递功率损耗大,因此油耗高,效率较低,动力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通过对现有变速箱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现有变速箱结构使用钢带传输动力时容易出现打滑现象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包括,主动滑轮组件、输入轴、传动链条、从动滑轮组件和输出轴,所述主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入轴上,所述从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传动链条架设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之间,且所述主动滑轮组件转动时,所述传动链条能够带动从动滑轮组件跟随转动,所述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与传动链条对接处设置有卡接部,所述传动链条能够通过卡接部紧密安装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上。优选的,所述主动滑动组件包括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所述从动滑轮组件包括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套设在输入轴上,所述主动端移动滑轮能够向主动端固定滑轮靠近或远离,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套设在在输出轴上,所述从动端移动滑轮能够向从动端固定滑轮靠近或远离,所述传动链条一端通过卡接部套设安装设置在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之间,所述传动链条另一端也通过卡接部套设安装设置在所述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之间。优选的,所述卡接部包括齿槽,所述齿槽设置在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相对传动链条的一面处,同时,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相对传动链条的一面处也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由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心向外周延伸,所述传动链条两侧设置有安装齿,所述安装齿与所述齿槽齿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传动链条一端设置在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之间,所述传动链条另一端也通过卡接部套设安装设置在所述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之间,通过控制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之间的距离和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传动比,实现调整变速,所述传动链条两侧设置有安装齿,所述安装齿与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上设置的齿槽齿合,使得所述传动链条不易出现打滑现象,且能够提升变速箱传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动链条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齿槽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动链条和主动滑轮组件或从动滑轮组件安装示意图;标号说明:主动滑轮组件1、主动端固定滑轮11、主动端移动滑轮12、输入轴2、传动链条3、安装齿31、高安装齿311、低安装齿312、第二齿面32、从动滑轮组件4、从动端固定滑轮41、从动端移动滑轮42、输出轴5、卡接部6、齿槽61、第一环状齿槽611、第二环状齿槽612、第三环状齿槽613、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包括,主动滑轮组件1、输入轴2、传动链条3、从动滑轮组件4和输出轴5,所述主动滑轮组件1套设在输入轴2上,所述从动滑轮组件4套设在输出轴5上,所述传动链条3架设在主动滑轮组件1和从动滑轮组件4之间,且所述主动滑轮组件1转动时,所述传动链条3能够带动从动滑轮组件4跟随转动,所述主动滑轮组件1和从动滑轮组件4与传动链条3对接处设置有卡接部6,所述传动链条3能够通过卡接部6紧密安装在主动滑轮组件1和从动滑轮组件4上。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变速箱变速换挡效果,所述主动滑动组件1包括主动端固定滑轮11和主动端移动滑轮12,所述从动滑轮组件4包括从动端固定滑轮41和从动端移动滑轮42,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11和主动端移动滑轮12套设在输入轴2上,从动端固定滑轮41和从动端移动滑轮42套设在在输出轴5上,所述传动链条3一端通过卡接部6套设安装设置在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11和主动端移动滑轮12之间,所述传动链条3另一端也通过卡接部6套设安装设置在所述从动端固定滑轮41和从动端移动滑轮42之间。所述主动滑动组件1和从动滑轮组件4之间还设置有杠杆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端移动滑轮12受驱动电机驱动向主动端固定滑轮11靠近时,所述杠杆组件能够带动从动端移动滑轮42远离从动端固定滑轮4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卡接部6能够防止所述传动链条3在主动滑动组件与从动滑轮组件4之间打滑,所述卡接部6包括齿槽61,所述齿槽61设置在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11和主动端移动滑轮12相对传动链条3的一面处,同时,从动端固定滑轮41和从动端移动滑轮42相对传动链条3的一面处也设置有齿槽61,所述齿槽61由输入轴2和输出轴5的轴心向外周延伸,所述齿槽61由内向外分为第一环状齿槽611、第二环状齿槽612和第三环状齿槽613,所述传动链条3设置有安装齿31,所述安装齿31能够与所述齿槽61齿合。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齿31包括高安装齿311和低安装齿312,高安装齿311高于低安装齿312,所述高安装齿311与低安装齿312分布在传动链条3两侧面,且呈一个高安装齿311相邻一个低安装齿312依次设置,所述高安装齿311和低安装齿312能够分别与第一环状齿槽611、第二环状齿槽612和第三环状齿槽613齿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状齿槽611、第二环状齿槽612和第三环状齿槽613均设置有高齿面和低齿面,所述第一环状齿槽611的高齿面与第二环状齿槽612的低齿面平齐,所述第二环状齿槽612的高齿面与第三环状齿槽613的低齿面平齐。次一级的齿槽高齿面与高一级的齿槽低齿面平齐,方便进行换挡。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齿31与第一环状齿槽611、第二环状齿槽612和第三环状齿槽613的齿面均设置为斜面齿。所述斜齿面能够增大接触面积,传动效率更好,运行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2上主动端固定滑轮11和主动端移动滑轮12之间还套设有主动齿轮7,所述输出轴5上从动端固定滑轮41和从动端移动滑轮42之间还套设有从动齿轮8,所述传动链条3相对输入轴2和输出轴5的底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齿面32,所述第二齿面32与所述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相齿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滑轮组件、输入轴、传动链条、从动滑轮组件和输出轴,所述主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入轴上,所述从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传动链条架设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之间,且所述主动滑轮组件转动时,所述传动链条能够带动从动滑轮组件跟随转动,所述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与传动链条对接处设置有卡接部,所述传动链条能够通过卡接部紧密安装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17 CN 20202111784751.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滑轮组件、输入轴、传动链条、从动滑轮组件和输出轴,所述主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入轴上,所述从动滑轮组件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传动链条架设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之间,且所述主动滑轮组件转动时,所述传动链条能够带动从动滑轮组件跟随转动,所述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与传动链条对接处设置有卡接部,所述传动链条能够通过卡接部紧密安装在主动滑轮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滑动组件包括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所述从动滑轮组件包括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套设在输入轴上,所述主动端移动滑轮能够向主动端固定滑轮靠近或远离,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套设在在输出轴上,所述从动端移动滑轮能够向从动端固定滑轮靠近或远离,所述传动链条一端通过卡接部套设安装设置在所述主动端固定滑轮和主动端移动滑轮之间,所述传动链条另一端也通过卡接部套设安装设置在所述从动端固定滑轮和从动端移动滑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滑动组件和从动滑轮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杠杆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端移动滑轮受驱动电机驱动向主动端固定滑轮靠近时,所述杠杆组件能够带动从动端移动滑轮远离从动端固定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易打滑的无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德风
申请(专利权)人:华德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