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伟专利>正文

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13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炉内电极的检测装置,尤其涉及电极连接的检测台,其简化对电极连接状况检测的工序、提高电极连接精度,经检验合格的电极在使用过程中不松动且接触良好,接头处不产生电弧,发生氧化、折断。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包括:位于下部的底架,置于底架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承载电极的小车,置于底架中间的托台,托台上设有支角,支角上固定的电极接头模型,且小车上设有一对托辊。广泛适用于各种规格、类型的电炉用电极的连接紧密度的检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是用于电炉内电极的检测装置,尤其涉及电极连接的检测台。 技术背景电极在电炉上使用时,由于受单根电极长度的限制,故将若干根电极串接起来构成整体 同时使用。电极的连接有两种形式1、采用专用接头将上下两根电极连接起来,接头表面车 制有公螺纹,电极两端车制相应尺寸的带螺纹的螺孔,接头的一半拧入上面一根电极的螺孔, 另一半拧入下面的一根电极螺孔。2、凸凹型连接,电极一端加工成圆锥形的公螺纹,另一端 加工成相应形状和尺寸带母螺纹的螺孔,而实现自身连接。检验电极的连接质量是电极出厂 前的重要环节,而很多电极生产厂家只是用卡规、齿形样板、千分表等工具来检验电极外径, 螺纹及螺距等,然后用吊装的方法进行上下对接检査接头情况。检验时使用可旋转的弹性吊 钩提升机吊电极,找准中心,缓慢下移,轻轻旋入后,用力矩搬手将电极拧紧。这种检测方 式工序复杂,费时费力,精度较差,且很容易造成电极接头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简化对电极连接状况检测的工序、提高电极连接精度,提供一种电 炉用电极的检测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包括位于下部的底架,置于底 架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承载电极的小车,置于底架中间的托台,托台上设有支角,支角上固定 的电极接头模型,且小车上设有一对托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两端与小车接触面上设有轨道。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车一侧设有支架,支架下端连接转动轴套筒,转动轴位于套筒内一端固定手轮,另一端固定与底架边缘设置的齿条配合的齿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车上设有绕小车平台垂直轴线转动的转台。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接头模型包括设有后空腔的本体,且后空腔内壁设有与电极前部配合的螺纹,本体前端连接的锥帽,且锥帽表面设有与电极后部配合的螺纹,本体表面设有与支角配合的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接头模型包括本体,本体前端连接的锥帽),且锥帽表面设有与电极后部配合的螺纹,锥帽轴向设有贯穿前空腔,前空腔内设有双杆顶出 液压缸,本体内设有后空腔与锥帽中的前空腔连通,且后空腔内壁设有与电极前部配合的螺 纹,本体表面设有与支角配合的槽,本体内沿径向设有与前空腔连接的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对托辊固定连接在小车转台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一对托辊,其中一只托辊与小车转台通过固定栓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托辊中的一支托辊,其转动轴伸出轴承座,与 设在小车转台上减速机活动连接,减速机输入端与设在小车转台上的电动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双杆顶出液压缸,其包括缸体,位于缸体两端的 缸盖,且缸盖上设有气孔,缸体上设有油孔,缸体内与油孔相应位置设有环形凸起,将缸体 分为左、右腔体,左腔体内设左活塞、右腔体内设右活塞,左活塞连短活塞杆,右活塞连长 活塞杆,且活塞上设有"0"型密封圈,长活塞杆端部设有支撑环。本技术操作方便,经检验的电极对接中心位置准确,不会损坏螺纹,螺纹接触更紧 密,对接时电极接头不会发生碰撞,并能顺利拧入螺纹孔底部,直到电极端而无缝隙为止, 提高了电极的加工质量,经检验合格的电极在使用过程中不松动且接触良好,接头处不产生 电弧,发生氧化、折断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M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N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托辊转动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托辊转动机构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小车运动机构的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小车运动机构的左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电极接头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电极接头模型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双杆顶出液压缸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位于下部的长方体的底架1,置于底架1上位于底架两端各设有一个承 载电极的小车2,置于底架上位于底架中间的托台3,托台上设有支角4,支角上放置的电极 接头模型5,且小车上设有一对托辊6。检测台的底架两端与小车接触面上设有两对轨道7,轨道垂直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或工字,与小车下部固定的车轮圆周形状对应,以控制小车运行 方向,限制小车只能沿轨道前进或后退。检测台的底架上缘背面固定齿条ll,左右两端各固定一条,以配合小车运动控制装置的工作。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的小车2,包括车体、车轮、车辆行走控制装置、托辊6、托辊运动 装置、托辊的水平定位装置。小车的车体为平板,平板下部焊接四个支架,四个支架滚动连接 车轮。小车车体上部平面焊接轴承,轴承沿轴向转动,轴承上固定转台,使转台可360度转 动。检测台的转台12上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对支架,支架上固定有轴承,托辊轴穿过轴承固定, 且托辊轴穿过托辊中心孔并与托辊固定连接。小车的行走控制装置包括车体侧边上螺栓固 定支架8,支架下端连接转动轴套筒9,转动轴16位于套筒内且一端为螺母固定的手轮10, 另一端固定与齿条ll配合的齿轮,两者配合使用可精确控制小车的前后位移。托辊运动装置 包括于一对托辊中的一只托辊,其转动轴伸出一侧的轴承座,且与设在小车转台上固定的 减速机13输出轴齿轮连接、皮带连接、链连接,减速机输入轴与设在小车转台上的电动机 14的转轴固定连接,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托辊的转速。托辊中一只未连接传动装置的 托辊,用固定栓31与小车转台连接,使该托辊与另一只托辊之间可平行移动。底架中间的固定长方体托台,托台用螺栓固定两个梯形支角,支角上放置电极接头模型。 电极接头根据电极直径以及接头螺纹的不同,为检测不同规格的电极,而采用不同本体 直径的接头模型。电极接头模型的本体前端连接圆台型锥帽28,且锥帽上^t有与不同规格电 极尾部配合的螺纹,锥帽轴向开有贯穿前空腔,空腔内固定双杆顶出液压缸15。接头模型本 体内开有与电极接头头部形状一致的后空腔,且前、后空腔连通,后空腔内壁上攻有与电极 尾部配合的螺纹。本体表面开有与支角配合的槽29,使模型接头放置在托台上不会转动。电 极接头模型本体内设有沿径向与前空腔连通的通孔30,以便外部的液压站管路从中通过。双 杆顶出液压缸包括缸体17,位于缸体两端的缸盖18,且缸盖上设有气孔19,缸体上设有油孔20,油孔与外接的液压站的管路直接连接,缸体内与油孔相应位置设有环形凸起21,将缸体分为左、右腔体,左腔体内设左活塞23、右腔体内设右活塞25,左活塞连短活塞杆22, 右活塞连长活塞杆24,且活塞上设有"0"型密封圈26,长活塞杆端部设有支撑环27,支撑 环与前空腔的前出口连接,以防止长活塞杆在使用中的晃动。工作时将备检电极各置于左右两侧小车的托辊上,根据电极的直径大小调整一只活动托 辊的水平定位螺栓,使电极中心轴与接头模型的中心轴对齐,摇动手轮控制小车靠近接头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炉用电极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下部的底架(1),置于底架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承载电极的小车(2),置于底架中间的托台(3),托台上设有支角(4),支角上固定的电极接头模型(5),且小车上设有一对托辊(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张泉生李伟石欣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伟张泉生李伟石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