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12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它包括二个轨道探针,所述二轨道探针分别通过限流电阻与变压器低压线圈电连接;所述两变压器高压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串联的可调电阻形成各自的闭合回路;所述两可调电阻的中心抽头为同步可调,两可调电阻的中心抽头通过电阻、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两可调电阻分别与两条由电阻、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串联支路相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测试精度高,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外接电源,无需短路轨缝以避免造成故障,且不需要计算两轨面电压即可自动指示轨道极性交叉情况,直观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轨道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技术背景轨道绝缘破损时,容易造成轨道继电器错误动作,因此,在设计施工中,利用调整轨道连接线等方法,使相邻的轨道电路供电极性相差180度,当绝缘破损 时,两区段轨道电压相互抵消,使轨道继电器不能工作,从而故障倒向安全,保 证了行车安全。然而,在以前的极性交叉检查测试中,需要进行多次测试计算, 准确率低,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影响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它包括二个轨道探针,所述二轨道探针分别通过限流电阻与变压器低压线圈电连接;所述两变压器高压线圈的两端 分别通过串联的可调电阻形成各自的闭合回路;所述两可调电阻的中心抽头为同 步可调,两可调电阻的中心抽头通过电阻、发光二级管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两可调电阻分别与两条由电阻、发光二级管构成的串联支路相并联。所述一个限流电阻与一个变压器低压线圈同相端电连接;所述另一个限流电阻与另一个变压器低压线圈反相端电连接。本技术优点在于测试精度高,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外接电源,无需短路轨 缝以避免造成故障,且不需要计算两轨面电压即可自动指示轨道极性交叉情况, 直观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包括二个轨道探针1、 2, 所述二轨道探针1、 2分别通过限流电阻Rl、 R2与变压器Bl、 B2低压线圈电连 接;所述变压器B1、 B2高压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串联的可调电阻R5、 R6形成各 自的闭合回路;所述两可调电阻R5、 R6的中心抽头为同步可调,两可调电阻R5、 R6的中心抽头通过电阻R4、发光二级管LD3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两可调电阻R5、 R6分别与电阻R3、发光二级管LD1,及电阻R5、发光二级管LD2构成的 串联支路相并联。限流电阻R1与变压器B1低压线圈同相端电连接;限流电阻R2 与变压器B2低压线圈反相端电连接。 本使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所示,轨面电压经电阻Rl/R2限流后接入变压器Bl/B2,但极性相反, 经过l : 2升压后,驱动发光二极管LD1/LD2;可调电阻R5、 R6和电阻R4构成双 联正比例电位器,在旋转调整过程中,两中心点电压U3驱动发光二极管LD3。当两相邻轨面电压极性交叉时,电压U1和U2极性相同,此时两中心点一定 有等电位出现(U3^V),发光二极管LD3灭灯,证明极性交叉,旋动调整可调电 阻目的主要是为了使两区段的电压不相等时寻找等电位点。当两轨面电压极性不交叉时,电压Ul和U2极性相反,此时旋动可调电阻R5、 R6的抽头在中间位置时,发光二极管LD3两端电压U3二Ul/2+U2/2而发光。当电 阻R4左端的抽头旋至最低点而右端旋至最高点时,二极管LD3两端电压U3=U2, LD3亮灯;当电阻R4左端抽头旋至最高点而右端旋至最低点,二极管LD3两端电 压U3二U1, LD3亮灯;所以在旋动可调电P且抽头时二极管LD3始终发光,证明极 性不交叉。在变压器Bl/B2 二次侧接有发光二极管LD1/LD2,用于检査两区段采集电压 是否正常,在使用过程中发光二极管LD1/LD2若始终发光,证明系统工作正常。测试时,将两个探针l、 2磁铁探头吸附于轨缝上,此时二极管LD1/LD2亮, 反复旋转可调电阻抽头,若二极管LD3熄灭,证明极性交叉正确,若在旋转过程 中二极管LD3始终亮,则证明极性交叉错误,需要调整。权利要求1、一种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它包括二个轨道探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轨道探针(1、2)分别通过限流电阻(R1、R2)与变压器(B1、B2)低压线圈电连接;所述变压器(B1、B2)高压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串联的可调电阻(R5、R6)形成各自的闭合回路;所述两可调电阻(R5、R6)的中心抽头为同步可调,两可调电阻(R5、R6)的中心抽头通过电阻(R4)、发光二级管(LD3)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两可调电阻(R5、R6)分别与电阻(R3)、发光二级管(LD1),及电阻(R5)、发光二级管(LD2)构成的串联支路相并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 阻(Rl)与变压器(Bl)低压线圈同相端电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2)与变压器(B2)低压线圈反相端电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它包括二个轨道探针,所述二轨道探针分别通过限流电阻与变压器低压线圈电连接;所述两变压器高压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串联的可调电阻形成各自的闭合回路;所述两可调电阻的中心抽头为同步可调,两可调电阻的中心抽头通过电阻、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两可调电阻分别与两条由电阻、发光二极管构成的串联支路相并联。本技术优点在于测试精度高,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外接电源,无需短路轨缝以避免造成故障,且不需要计算两轨面电压即可自动指示轨道极性交叉情况,直观方便。文档编号G01R19/14GK201051122SQ200720090769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周全生 申请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源轨道极性测试仪,它包括二个轨道探针(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轨道探针(1、2)分别通过限流电阻(R1、R2)与变压器(B1、B2)低压线圈电连接;所述变压器(B1、B2)高压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串联的可调电阻(R5、R6)形成各自的闭合回路;所述两可调电阻(R5、R6)的中心抽头为同步可调,两可调电阻(R5、R6)的中心抽头通过电阻(R4)、发光二级管(LD3)构成的串联支路电连接;两可调电阻(R5、R6)分别与电阻(R3)、发光二级管(LD1),及电阻(R5)、发光二级管(LD2)构成的串联支路相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