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拱桥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钢拱桥的钢拱施工常采用整体竖转方法,其中三角架施工法较为常见,三角架施工法的施工速度快、经济效益好,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且能减少大型施工吊机及满堂脚手架的使用。然而随着钢拱体型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施工辅助用三角架体系也随之增大增高,因此三角架自身的安装及拆除也成为钢拱桥施工中的难题,目前只能借助大型吊装设备完成对大型三角架体系的安装及拆除,属于高空作业,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延长了施工周期,同时具有一定的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方法,以降低施工风险、减少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包括相互铰接的压杆和拉杆,所述压杆与拉杆相铰接的一端还通过后拉索连接至桥面梁,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压杆(3)和拉杆(4),所述压杆(3)与拉杆(4)相铰接的一端还通过后拉索(5)连接至桥面梁(7),所述压杆(3)的另一端铰接至钢拱(1)的一端,所述钢拱(1)的另一端与拉杆(4)未与压杆铰接的一端相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接的压杆(3)和拉杆(4),所述压杆(3)与拉杆(4)相铰接的一端还通过后拉索(5)连接至桥面梁(7),所述压杆(3)的另一端铰接至钢拱(1)的一端,所述钢拱(1)的另一端与拉杆(4)未与压杆铰接的一端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拱肋铰(10)和第二拱肋铰(11),所述第一拱肋铰(10)与压杆(3)相铰接,所述第二拱肋铰(11)与拉杆(4)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3)一端设置有第一压杆铰(9),所述第一压杆铰(9)与第一拱肋铰(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3)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压杆铰(14)和第三压杆铰(15),所述第二压杆铰(14)与后拉索(5)相连接,所述第三压杆铰(15)与拉杆(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拉杆铰(12)和第二拉杆铰(13),所述第一拉杆铰(12)与第三压杆铰(15)相连接,所述第二拉杆铰(13)与第二拱肋铰(1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拱桥转体施工用三角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水根,吕兆华,高维强,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