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及其低聚糖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072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工程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及其低聚糖的应用,将荔枝酒蒸馏液进行除杂以及杀菌处理,之后进行初步的浓缩以及脱附处理,再之后进行深度的再浓缩处理以及纳滤膜浓缩处理,即得到荔枝低聚糖;所述除杂以及杀菌处理包括采用纤维无纺布过滤除杂。所述荔枝低聚糖还应用于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生,增加乳酸乳酸菌的质构,还应用于食品加工,包括应用于酸奶的制作;应用于发酵培养基的制作,产生乳酸菌胞外多糖。本工艺能够开发和利用荔枝酒蒸馏液中的低聚糖、变废为宝,对延伸荔枝加工产业链、提高荔枝酒行业的整体效益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荔枝低聚糖利于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及其低聚糖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工程的
,具体涉及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及其低聚糖的应用。
技术介绍
低聚糖又称寡糖,指由2-10个相同或者不同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聚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低聚糖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其中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等,因其具有低热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特点,使得低聚糖成为功能性食品重要的基础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现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工业生产所利用。目前对功能性低聚糖的应用领域开发日渐增多,如疾病防治、营养保健和畜牧养殖等。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属无患子科,在亚热带地区气候和土壤合适的地方都有荔枝种植,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已知有100多个品种。荔枝果酒是以去皮脱核的荔枝果肉为原料,通过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果酒。荔枝蒸馏酒是以上述荔枝果酒为原料经蒸馏后生成的,它既有荔枝果实的芳香,又有荔枝汁发酵过程产生的酒香,并以其果香优雅怡人、口感舒顺、风格独特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荔枝蒸馏酒的实际生产中,经发酵和蒸馏后的荔枝酒蒸馏液都被直接排放,没有得到回收利用,研究发现荔枝果肉中含有大量的低聚糖,在酵母发酵和后续的蒸馏过程中,低聚糖基本都被保留在蒸馏液。乳酸菌胞外多糖是乳酸菌在生长代谢中分泌到细胞壁外的粘液或荚膜多糖,乳酸菌是公认的食品安全级微生物,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来源安全可靠,且还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溃疡和降胆固醇等,但乳酸菌合成胞外多糖的产量仍较低,提取成本较高,提取工艺较为繁琐,提取的浓度也较低,生产上的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外很多科研人员正在积极通过培养基成分与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菌种遗传改造等方式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但很少有研究探讨植物中活性成分对乳酸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更未见有关于低聚糖能显著提高乳酸菌产胞外多糖方面的报导,目前,除了右旋糖酐外,还未见有其它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商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及其低聚糖的应用,开发和利用荔枝酒蒸馏液中的低聚糖、变废为宝,对延伸荔枝加工产业链、提高荔枝酒行业的整体效益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荔枝低聚糖还可以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量,有利于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大规模应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除杂以及杀菌处理:将荔枝酒蒸馏液采用纤维无纺布过滤除杂,之后进行灭菌处理;2)浓缩处理:将经过步骤1)的蒸馏液在50~65℃下真空浓缩至1/4~1/3,真空度为-0.08~-0.1MPa;真空浓缩过程中可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可用于吸附色素和酚类物质;3)脱附处理:停止加热,将浓缩后的蒸馏液中趁热加入1~3%的活性炭,搅拌并过滤,收集过滤液,将活性炭用8~10倍体积的清水搅拌清洗并过滤,收集过滤液,合并上述过滤液,进一步提取荔枝酒蒸馏液的低聚糖成分,有利于提高低聚糖的纯度和浓度;4)再浓缩处理:将过滤液在50~65℃下,真空浓缩至1/4~1/3,之后冷却,添加3倍体积的95%的酒精,混合均匀,静置,离心除去沉淀,进一步浓缩提高提取到的低聚糖的浓度;5)纳滤膜处理:将除去沉淀的上清液进行蒸馏,得到的浓缩液冷却之后经过纳滤膜浓缩,跨膜压差选择10~13bar,之后通过喷雾干燥,最终得到荔枝低聚糖,得到产量以及浓度较优的荔枝低聚糖。步骤1)所述的纤维无纺布的孔径为0.1~1cm,便于除去荔枝酒蒸馏液当中的杂质小颗粒以及絮凝物质;步骤3)所述活性炭的孔径为20~50目;步骤5)所述经过纳滤膜浓缩截留得到的分子的分子量>200,回收二糖以上的低聚糖;所述纳滤膜包括聚醚砜膜、中空纤维纳滤膜以及聚砜-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低聚糖混合物;步骤5)所述制备得到的低聚糖经基质辅助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发现得到的低聚糖包括3种低聚糖,分子量分别为507、543以及830;所得到的低聚糖经过三氟乙酸水解、乙酰化、GC-MS分析后,发现所得低聚糖的组成单糖包括D-葡萄糖、D-甘露糖以及D-半乳糖;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40~160℃,出料温度为70~9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荔枝低聚糖应用于乳酸杆菌的增殖,所述乳酸杆菌包括德氏乳酸杆菌、干酪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以及肠膜状明串珠菌;所述荔枝低聚糖还应用于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的产生;所述荔枝低聚糖应用于食品加工,包括应用于酸奶的制作,荔枝低聚糖添加到酸奶发酵的工艺中,能够促进酸奶中胞外多糖的含量,改善酸奶的质构和持水性,减少果胶等物质的添加。所述荔枝低聚糖应用于发酵培养基的制作,产生乳酸菌胞外多糖。得到的荔枝低聚糖添加到含有干酪乳酸杆菌的培养基中,能促进干酪乳酸杆菌产生右旋糖酐类胞外多糖,对于其它乳酸菌亦产生相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含有3种低聚糖混合的荔枝低聚糖,本工艺能够开发和利用荔枝酒蒸馏液的低聚糖,对于延伸荔枝加工产业链、荔枝酒行业的整体效益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果汁或者果酒蒸馏液的工业利用产业化利用提供新的方向;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结合无纺布除杂、真空浓缩处理、活性炭脱附处理以及纳滤膜处理等工艺得到纯度较高的低聚糖,全程采用较为绿色环保的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取的荔枝低聚糖能够应用于对德氏乳酸杆菌、干酪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以及肠膜状明串珠菌的增殖和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生成,分析不添加荔枝汁和添加荔枝汁作用下乳酸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簇表达及其产生的胞外多糖化学结构的差异,明确荔枝汁对乳酸菌胞外多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揭示荔枝果肉低聚糖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产生的相关机制,可以为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有利于促进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食品加工中的大规模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比例荔枝汁的发酵培养液经乳酸菌发酵后其粘度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图;图2为实施例4所得的荔枝低聚糖组分分析的色谱峰图;图3为单糖的成分含量标准图;图4为实施例4所得的荔枝低聚糖的单糖成分含量图;图5为纯化后胞外多糖的红外光谱图;图6为纯化后胞外多糖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以及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若无特殊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将荔枝酒蒸馏液进行除杂以及杀菌处理,之后进行初步的浓缩以及脱附处理,再之后进行深度的再浓缩处理以及纳滤膜浓缩处理,即得到荔枝低聚糖;/n所述除杂以及杀菌处理包括采用纤维无纺布过滤除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荔枝酒蒸馏液中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将荔枝酒蒸馏液进行除杂以及杀菌处理,之后进行初步的浓缩以及脱附处理,再之后进行深度的再浓缩处理以及纳滤膜浓缩处理,即得到荔枝低聚糖;
所述除杂以及杀菌处理包括采用纤维无纺布过滤除杂。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浓缩包括将除杂以及杀菌处理之后的蒸馏液真空浓缩至1/4~1/3。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处理的操作包括采用活性炭进行脱附。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浓缩处理包括将进行脱附处理之后的蒸馏液采用真空浓缩至1/4~1/3,之后添加酒精,静置,离心除去沉淀。


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低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元善傅曼琴安可婧林羡彭健李璐温靖程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