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连续结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095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连续结晶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纳滤红霉素浓缩液匀速进入在线混合器,经酸或碱溶液调节pH值后,进入缓冲罐,搅拌,混合均匀得红霉素浓缩液。b:将步骤a红霉素浓缩液匀速转料至连续结晶罐内,同时匀速加入硫氰酸钠溶液,直至混合溶液体积达到连续结晶罐容积的2/5~3/5,回流循环反应10~20min,得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液。c:将步骤b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液匀速转料至养晶罐,搅拌,养晶,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及收率,降低环保处理压力及成本,减少生产周期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消耗,降低操作风险,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产能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连续结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连续结晶方法。
技术介绍
红霉素(Erythromycin,简称EM)是从红霉素链霉菌发酵而得的一种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是目前主要的抗生素产品之一。,红霉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阴性菌,如淋球菌、螺旋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也有相当的抑制作用。目前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是间歇式一次水相结晶工艺,将红霉素一次水相结晶过程中各个环节间歇式分步操作。该工艺主要缺点是:生产周期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消耗量大。专利CN102408462A公开了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一次水相结晶工艺,该工艺中,将红霉素浓缩液间歇式转料至结晶罐,转料结束后用20~80%的冰醋酸溶液调节pH为5.5~7.0,调节pH完毕每十亿单位红霉素加入0.15~0.2kg的5~20%硫氰酸钠溶液,硫氰酸钠溶液流加结束开始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连续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na:红霉素浓缩液经酸或碱溶液调节pH值至5.5~7.2,搅拌混匀;/nb:将步骤a所得红霉素浓缩液和硫氰酸钠溶液同时转入连续结晶罐,混合液反应,得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液;/nc:将步骤c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液转至养晶罐,搅拌,养晶,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连续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a:红霉素浓缩液经酸或碱溶液调节pH值至5.5~7.2,搅拌混匀;
b:将步骤a所得红霉素浓缩液和硫氰酸钠溶液同时转入连续结晶罐,混合液反应,得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液;
c:将步骤c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液转至养晶罐,搅拌,养晶,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酸溶液为5~30%(ml/ml)醋酸溶液,碱溶液为5~30%(g/ml)氢氧化钠溶液;所述调节pH值至6.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红霉素浓缩液化学效价为11000~22000μ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搅拌转速20~40r/min,优选30r/min;所述混匀时温度控制在22~32℃,优选23~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红霉素浓缩液的流速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荣泽邓旭衡吴超芦震乾陈春红焦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