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67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及其制作工艺。该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包括白瓷坯体,包括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2∶1∶3‑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采用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三层结构,实现白瓷釉面的厚度的增加,其中连接釉层的熔融温度在底釉层和面釉层之间,烧制时能起到将底釉层和面釉层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且不会导致面釉层开裂,从而获得一种釉面肥厚、色泽莹润、具有奶白色的珍珠光泽、触感光滑的的厚釉白瓷。该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方法,对推动陶瓷产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造
,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日用陶瓷的釉层厚度一般是0.3-0.8mm以内,龙泉瓷的釉最厚,不过也就1-2mm左右,其原因包括有:一是受釉料流动性的影响,厚釉在烧结时容易变形,难以成形;二是受张应力的影响,釉层过厚在烧结时,釉面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使釉面开裂、起泡,烧成率低;三是现有的厚釉表面透光性差,笨拙,缺乏美感。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711457165.1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莹润厚釉陶瓷制品及其制作工艺,该种厚釉陶瓷釉面肥厚,其釉面中引入了汝窑常用的玛瑙石,表面呈成青绿色或青白色,经过高温使用会形成自然开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传统的对陶瓷产品的创新是陶瓷生产者所不断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德化地区以传统的白瓷为主,如果能提供一种肥厚、莹润的厚釉白瓷制品,是对德化白瓷的又一发展和传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及其制作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包括白瓷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2∶1∶3-5。进一步的,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5-25mm。进一步的,中间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钾长石30-40份、石英15-20份、方解石10-15份、锆英石5-10份、硼钙石5-10份、二氧化钛5-10份、二氧化硅1-5份、高岭土1-5份、滑石1-5份。进一步的,中间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钾长石37份、石英18份、方解石12份、锆英石8份、硼钙石6份、二氧化钛7份、二氧化硅3份、高岭土5份、滑石4份。进一步的,底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高岭土30-40份、白云土10-15份、叶腊石10-15份、滑石10-15份、骨粉5-10份、石英5-10份、三氧化二铝5-10份。进一步的,底釉层与面釉层的釉料组分相同。进一步的,面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高岭土40-50份、骨粉10-15份、石英10-15份、三氧化二铝5-10份、叶腊石5-10份、滑石1-5份、水晶1-5份。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的制作工艺,制作要求上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制坯,制备白瓷坯体,将制好的白瓷坯体修坯成型;步骤2,一次施釉,将白瓷坯体表面施底釉;步骤3,二次施釉,在釉面含水率为3-5%时,施连接釉,步骤4,三次施釉,在釉面含水率为1-3%时,施面釉;步骤5,烧成,等待坯体干燥后将含釉坯体放入窑炉中,烧制成型,烧成温度为1250-1300℃,烧制时间大于32-42小时。进一步的,第一次施釉、第二次施釉采用吹釉或者喷釉料工艺,第三次施釉使用浸釉工艺。进一步的,步骤5中的烧成控制如下:低温段:窑炉内在氧化气氛,经5-6小时由常温升至500℃;一次升温段:窑炉继续升温,经过4-5小时升温至1000℃±10℃;二次升温段,窑炉内经3-4小时降温至1100℃±10℃,保温3-5小时,此时连接层处于融熔状态;三次升温段:窑炉内转还原气氛,经过6-8小时升温至烧成温度,并在烧成温度状态下保温3-4小时;开窑冷却段:窑炉内冷却至60-30℃,冷却时间延长至8-10小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采用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三层结构,实现白瓷釉面的厚度的增加,其中连接釉层的熔融温度在底釉层和面釉层之间,烧制时能起到将底釉层和面釉层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且不会导致面釉层开裂,从而获得一种釉面肥厚、色泽莹润、具有奶白色的珍珠光泽、触感光滑的的厚釉白瓷。该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方法,对推动陶瓷产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包括白瓷坯体,包括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2∶1∶3-5,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5-25mm。其中,底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高岭土30-40份、白云土10-15份、叶腊石10-15份、滑石10-15份、骨粉5-10份、石英5-10份、三氧化二铝5-10份;中间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钾长石30-40份、石英15-20份、方解石10-15份、锆英石5-10份、硼钙石5-10份、二氧化钛5-10份、二氧化硅1-5份、高岭土1-5份、滑石1-5份;面釉层的釉料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的制作工艺,制作要求上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制坯,制备白瓷坯体,将制好的白瓷坯体修坯成型;步骤2,一次施釉,采用吹釉或者喷釉料工艺将白瓷坯体表面施底釉;步骤3,二次施釉,采用吹釉或者喷釉料工艺在釉面含水率为3-5%时,施连接釉,步骤4,三次施釉,使用浸釉工艺在釉面含水率为1-3%时,施面釉;步骤5,烧成,等待坯体干燥后将含釉坯体放入窑炉中,烧制成型,烧成温度为1250-1300℃,烧制时间大于32-42小时,具体如下低温段:窑炉内在氧化气氛,经5-6小时由常温升至500℃;一次升温段:窑炉继续升温,经过4-5小时升温至1000℃±10℃;二次升温段,窑炉内经3-4小时升温至1050℃±10℃,保温3-5小时,此时连接层处于融熔状态;三次升温段:窑炉内转还原气氛,经过6-8小时升温至烧成温度,并在烧成温度状态下保温3-4小时;开窑冷却段:窑炉内冷却至60-30℃,冷却时间延长至8-10小时。具体实施例一: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白瓷坯体,包括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1∶4,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24mm;底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高岭土37份、白云土13份、叶腊石14份、滑石12份、骨粉8份、石英9份、三氧化二铝7份;中间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钾长石37份、石英18份、方解石12份、锆英石8份、硼钙石6份、二氧化钛7份、二氧化硅3份、高岭土5份、滑石4份,中间釉层的表面张力大、热膨胀系数小、热膨胀系数为4.5-5×10-6/℃。。面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高岭土48份、骨粉14份、石英13份、三氧化二铝9份、叶腊石8份、滑石4份、水晶4份。面釉层的釉料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的制作工艺,制作要求上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制坯,制备白瓷坯体,将制好的白瓷坯体修坯成型;步骤2,一次施釉,采用吹釉或者喷釉料工艺将白瓷坯体表面施底釉;步骤3,二次施釉,采用吹釉或者喷釉料工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包括白瓷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2∶1∶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包括白瓷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所述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2∶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层、连接釉层和面釉层的厚度比为15-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钾长石30-40份、石英15-20份、方解石10-15份、锆英石5-10份、硼钙石5-10份、二氧化钛5-10份、二氧化硅1-5份、高岭土1-5份、滑石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钾长石37份、石英18份、方解石12份、锆英石8份、硼钙石6份、二氧化钛7份、二氧化硅3份、高岭土5份、滑石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高岭土30-40份、白云土10-15份、叶腊石10-15份、滑石10-15份、骨粉5-10份、石英5-10份、三氧化二铝5-1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釉层与面釉层的釉料组分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复合厚釉白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层的釉料重量组分如下:高岭土40-50份、骨粉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泽洽郑圻增郑衍彬郑晟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