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和方法,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废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污泥产量也日益增多。水处理污泥通常含有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原有的污泥卫生填埋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处理要求,污泥干化焚烧成为当下污泥处理的主流方向。水处理污泥热值较高,通过蒸汽间接传热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体积。但污泥干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冷凝废水,通过干化机尾气带出,部分含油污泥会导致冷凝水呈现为白色浑浊液体,主要污染物为COD、BOD、NH3-N、SS等,且冷凝器的排放温度依然较高,必须进行有效系统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需求,提供一种可靠的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和方法,解决传统技术在污泥干化废水处理方面的固有不足,实现冷凝废水的达标处理。这种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凝水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膜处理系统三部分;冷凝水预处理系统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水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膜处理系统三部分;冷凝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池(1)、管壳式换热器(3)和气浮装置(4);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水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和膜处理系统三部分;冷凝水预处理系统包括废水调节池(1)、管壳式换热器(3)和气浮装置(4);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一体化A2O设备(5)和ABFT设备(6);膜处理系统包括组合式MBR设备;废水调节池(1)的出水端通过废水泵(2)连接至管壳式换热器(3)的进水端,管壳式换热器(3)的出水端连接至气浮装置(4)的进水端,气浮装置(4)的出水端连接至一体化A2O设备(5)的输入端,一体化A2O设备(5)的出水端连接至ABFT设备(6)的输入端,ABFT设备(6)的出水端连接至MBR池(7)的输入端,MBR池(7)内设有MBR膜组件(8),MBR膜组件(8)的输出端通过产水泵(9)连接至清水箱(10)的输入端;清水箱(10)的输出端分为三路:一路通过反洗水泵(11)连接至MBR组件(8),一路接至回用管路,一路接至市政污水管网;气浮装置(4)的浮渣输出端连接至叠螺脱水机(12)的输入端,叠螺脱水机(12)的上清液输出端连接至废水调节池(1);一体化A2O设备(5)、ABFT设备(6)和MBR池(7)的剩余污泥输出端连接至污泥池(13)的输入端,污泥池(13)的污泥输出端连接至湿污泥库,污泥池(13)的上清液输出端连接至废水调节池(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调节池(1)、MBR池(7)和污泥池(13)均采用地下式钢砼结构,并采用全封闭结构,池顶设有混凝土盖板并安装有臭气收集系统;池顶还设有混凝土框架设备间,混凝土框架设备间内布置加药装置和电气设备;废水调节池(1)底部设置管式曝气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3)、气浮装置(4)、一体化A2O设备(5)、ABFT设备(6)均采用封闭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冷凝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管壳式换热器(3)、气浮装置(4)、一体化A2O设备(5)、ABFT设备(6)与MBR池(7)之间设置有进出口高差。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萍,饶研子,韩丹,刘璐,曹剑锋,葛春亮,曾宪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