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13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包括储液筒和活塞杆,所述储液筒为一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所述储液筒内部,且该活塞杆底端伸出所述储液筒,所述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储液筒外侧螺纹配合有限位环。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储液筒内单次所需注射的药物量进行预先判断,通过调整限位环在储液筒外部的位置,以改变限位环和导向环的间距实现给药量的调整操作,从而在咽喉给药过程前对注液量进行准确控制,无需医护人员给药过程中根据经验判断单次给药量,使用方便,注液量控制更加准确,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呼吸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治疗呼吸内科常见的病症如咽喉肿痛或扁桃体炎时,通常是用热水冲泡粉剂药物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来发挥药物疗效,传统的呼吸道治疗方式一般通过静脉输液或口服药物治疗,但是这两种方式均不能直接对病灶位置进行给药治疗,所以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有时需要对呼吸道进行直接送药治疗。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咽喉给药器是一种将药物通过注射器直接输送至咽喉处的器械,通过使用注射器作为咽喉上药设备,而由于给药过程需要将部分注射器结构伸入患者口腔内,导致医护人员无法准确判断给药量,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通过对单次所需注射的药物量进行预先判断,从而在咽喉给药过程中对注液量进行准确控制,无需医护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单次给药量,使用方便,注液量控制更加准确,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包括储液筒和活塞杆,所述储液筒为一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所述储液筒内部,且该活塞杆底端伸出所述储液筒,所述活塞杆底端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储液筒外侧螺纹配合有限位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联动板,所述联动板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底端,该联动板顶部两侧均竖向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顶端延伸到所述限位环下方,且两条所述撑杆顶端固定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套接于所述储液筒外侧,且该导向环与所述储液筒间隙配合。采用上述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需要对患者咽喉位置进行给药时,将所需使用的药液通过所述导液管吸入储液筒内,而后推动所述活塞杆以排出少部分药液,以确保所述橡胶塞上方的储液筒内空气全部排出,而后转动所述限位环,通过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储液筒的螺纹配合作用,以调整所述限位环在所述储液筒上的位置高度,确保所述限位环和所述导向环的间距与所需注射的药液量相等,而后将所述筒身顶端的导液管对准患者咽喉部位,通过推动所述联动板以带动所述撑杆和所述导向环移动,同时在所述联动板的推移下支撑所述活塞杆对储液筒内的药液进行推动,从而通过所述活塞杆对储液筒内的药液进行排出,当所述导向环抵紧到所述限位环底部时,所述限位环对所述定位组件进行阻挡,以停止注液动作,实现呼吸科咽喉位置的定量给药操作。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筒包括一圆筒状筒身,所述筒身正面竖向设置有刻度条,且该筒身顶端中心设置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与所述筒身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筒身底端设置有圆环状辅助环,两条所述撑杆均贯穿所述辅助环,且所述撑杆与所述辅助环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包括竖直设置的杆体,所述杆体顶端伸入所述储液筒内且固定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为贴合所述储液筒内侧壁的圆盘状结构,所述杆体底端固定有压盘,所述橡胶塞顶部与所述导向环顶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板顶部设置有磁块,所述压盘为铁质材料,且所述磁块与所述压盘磁吸固定,所述联动板底部中心设置有弧形凹槽。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环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凹槽,所述限位环内径与所述储液筒外径螺纹配合,且所述储液筒为医用透明塑料材质。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对储液筒内单次所需注射的药物量进行预先判断,通过调整限位环在储液筒外部的位置,以改变限位环和导向环的间距实现给药量的调整操作,从而在咽喉给药过程前对注液量进行准确控制,无需医护人员给药过程中根据经验判断单次给药量,使用方便,注液量控制更加准确,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活塞杆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储液筒;101、筒身;102、刻度条;103、导液管;104、辅助环;2、活塞杆;201、杆体;202、橡胶塞;203、压盘;3、定位组件;301、联动板;301a、磁块;301b、抵压槽;302、撑杆;303、导向环;4、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包括储液筒1和活塞杆2,储液筒1为一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活塞杆2设置于储液筒1内部,且该活塞杆2底端伸出储液筒1,活塞杆2底端设置有定位组件3,储液筒1外侧螺纹配合有限位环4,便于通过转动限位环4以调整该限位环4在储液筒1上的高度位置,储液筒1包括一圆筒状筒身101,筒身101正面竖向设置有刻度条102,且该筒身101顶端中心设置有导液管103,导液管103与筒身101相连通,筒身101底端设置有圆环状辅助环104,两条撑杆302均贯穿辅助环104,且撑杆302与辅助环104间隙配合。定位组件3包括联动板301,联动板301设置于活塞杆2底端,便于通过推动联动板301以带动活塞杆2整体上移推动药液实现排出动作,该联动板301顶部两侧均竖向设置有撑杆302,撑杆302顶端延伸到限位环4下方,且两条撑杆302顶端固定有导向环303,导向环303套接于储液筒1外侧,且该导向环303与储液筒1间隙配合。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活塞杆2包括竖直设置的杆体201,杆体201顶端伸入储液筒1内且固定有橡胶塞202,橡胶塞202为贴合储液筒1内侧壁的圆盘状结构,杆体201底端固定有压盘203,橡胶塞202顶部与导向环303顶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便于医护人员通过导向环303和限位环4的间距判断所需排出的药液给药量,联动板301顶部设置有磁块301a,压盘203为铁质材料,且磁块301a与压盘203磁吸固定,联动板301底部中心设置有弧形凹槽,限位环4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凹槽,限位环4内径与储液筒1外径螺纹配合,且储液筒1为医用透明塑料材质。采用上述结构,需要对患者咽喉位置进行给药时,将所需使用的药液通过导液管103吸入储液筒1内,而后推动活塞杆2以排出少部分药液,以确保橡胶塞202上方的储液筒1内空气全部排出,而后转动限位环4,通过限位环4与储液筒1的螺纹配合作用,以调整限位环4在储液筒1上的位置高度,确保限位环4和导向环303的间距与所需注射的药液量相等,而后将筒身101顶端的导液管103对准患者咽喉部位,通过推动联动板301以带动撑杆302和导向环303移动,同时在联动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筒(1)和活塞杆(2),所述储液筒(1)为一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塞杆(2)设置于所述储液筒(1)内部,且该活塞杆(2)底端伸出所述储液筒(1),所述活塞杆(2)底端设置有定位组件(3),所述储液筒(1)外侧螺纹配合有限位环(4);/n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联动板(301),所述联动板(301)设置于所述活塞杆(2)底端,该联动板(301)顶部两侧均竖向设置有撑杆(302),所述撑杆(302)顶端延伸到所述限位环(4)下方,且两条所述撑杆(302)顶端固定有导向环(303),所述导向环(303)套接于所述储液筒(1)外侧,且该导向环(303)与所述储液筒(1)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筒(1)和活塞杆(2),所述储液筒(1)为一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塞杆(2)设置于所述储液筒(1)内部,且该活塞杆(2)底端伸出所述储液筒(1),所述活塞杆(2)底端设置有定位组件(3),所述储液筒(1)外侧螺纹配合有限位环(4);
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联动板(301),所述联动板(301)设置于所述活塞杆(2)底端,该联动板(301)顶部两侧均竖向设置有撑杆(302),所述撑杆(302)顶端延伸到所述限位环(4)下方,且两条所述撑杆(302)顶端固定有导向环(303),所述导向环(303)套接于所述储液筒(1)外侧,且该导向环(303)与所述储液筒(1)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1)包括一圆筒状筒身(101),所述筒身(101)正面竖向设置有刻度条(102),且该筒身(101)顶端中心设置有导液管(103),所述导液管(103)与所述筒身(10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呼吸科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