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13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包括注射送药器和软质的送药主管,所述送药主管的前端设有椭球状的且为软质的伸缩送药球块,伸缩送药球块包括内部带有送药腔的内球块,内球块的外围设有外球块,所述内球块和外球块之间设有第一充气腔,内球块和外球块之间设有与送药腔连通的且穿过第一充气腔的多个送药通道;所述内球块上设有伸出外球块外的且与送药腔连通的进药接管;所述伸缩送药球块的前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设有前端为敞口的定位腔,定位腔内设有带有冷光源的微型摄像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对食道内部的伤口进行涂药,而且具有涂药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
技术介绍
消化科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炎症性肠病、大肠癌、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腹泻、肠炎、肠结核、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胰腺炎、胰腺癌、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呃逆、烧灼感或烧心、食欲不振、吞咽困难、腹胀、腹痛、腹部肿块、肝肿大、脾肿大、腹水、便秘、呕血、便血、黑便、黄疸、肝源性低血糖、肝性糖尿病。在治疗食道内科时,由于食道内科不方便治疗,不能直接对食道内部的伤口进行涂药治疗,一般都是采用服药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且治疗周期比较,而现有的也有用普通的管状的食道给药器来进行给药的,而采用普通的管状的食道给药器来进行给药时,不能很好的对伸入到人体食道的长度进行把控,容易造成错位涂药,使得不能准确的对食道患病处进行涂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本技术不仅能够对食道内部的伤口进行涂药,而且具有涂药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包括注射送药器和软质的送药主管,所述送药主管的前端设有椭球状的且为软质的伸缩送药球块,伸缩送药球块包括内部带有送药腔的内球块,内球块的外围设有外球块,所述内球块和外球块之间设有第一充气腔,内球块和外球块之间设有与送药腔连通的且穿过第一充气腔的多个送药通道;所述内球块上设有伸出外球块外的且与送药腔连通的进药接管,所述外球块上设有与第一充气腔的送气接管,所述送气接管连接有通气软管,所述进药接管连接有送药软管,所述通气软管和送药软管均穿设在送药主管内;所述通气软管的外端部连接有第一手压充气囊,第一手压充气囊与通气软管之间设有第一开关气阀;所述伸缩送药球块的前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设有前端为敞口的定位腔,定位腔内设有带有冷光源的微型摄像头组件,所述定位块在位于定位腔的端口处设有透明封盖;所述注射送药器的注射端与送药软管之间经连接管连接。上述的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中,所述透明封盖的前端部设有圆弧形结构。前述的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中,所述透明封盖与定位块螺纹连接。前述的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中,所述透明封盖上设有与微型摄像头组件的顶端相抵触的限位块。前述的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中,所述透明封盖、伸缩送药球块、通气软管、送药软管和送药主管均采用医用塑料。前述的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中,所述送药主管上设有固位机构,固位机构包括与送药主管连接的对接管,对接管的外围设有椭球状的伸缩充气定位球,充气定位球内设有第二充气腔,所述伸缩充气定位球上设有与第二充气腔连接的充气软管,充气软管穿设在送药主管内,所述充气软管的外端部设有第二手压充气囊,所述充气软管与第二手压充气囊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送药球块,利用伸缩送药球块进行伸缩,来调节整体的大小,方便伸缩送药球块伸入到食道内,在进入到人体食道时,伸缩送药球块处于收缩状态,以降低整体的体积,在进入到人体食道内时,以降低人体的不适感;而在进入到人体食道后,在对缩送药球块伸缩调节时,主要是通过手动压缩第一手压充气囊,将第一手压充气囊内的气体压入到缩送药球块内的第一充气腔内,使得伸缩送药球块发生膨胀,使得整体体积变大,然后关上第一开关气阀,进行定位,使得伸缩送药球块处于膨胀状态,以此来增大伸缩送药球块的涂药面积,同时缩小与需涂药部位的间距,然后通过注射送药器将药物经送药软管送入到送药腔,并从伸缩送药球块上的送药通道送出,来对涂覆在人体食道的患病部。此外本技术通过在伸缩送药球块的前端设有微型摄像头组件,利用微型摄像头组件来对食道的内部情况进行查看,而便于将伸缩送药球块准确的放置到食道内的患病处,并且便于对微型摄像头组件进行安装和拆卸,方便微型摄像头的重复利用。2、本技术中透明封盖的前端部设有圆弧形结构,不会划伤人体的食道内壁,降低人体的不适感。2、本技术透明封盖与定位块螺纹连接,便于进行拆卸,方便对微型摄像头组件进行拆卸和安装。3、本技术中透明封盖上设有与微型摄像头组件的顶端相抵触的限位块,利用限位块来对微型摄像头组件的顶端边缘进行抵触固定,实现对微型摄像头组件的定位,避免在将送药主管伸入到人体食道内时,微型摄像头组件在定位腔内发生晃动,使得摄像的画面抖动,而不便于进行观看,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4、本技术送药主管上设有固位机构,固位机构包括与送药主管连接的对接管,对接管的外围设有椭球状的伸缩充气定位球,充气定位球内设有第二充气腔,所述伸缩充气定位球上设有与第二充气腔连接的充气软管,充气软管穿设在送药主管内,所述充气软管的外端部设有第二手压充气囊,所述充气软管与第二手压充气囊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在将送药主管送入到食道后,通过手动压缩第二手压充气囊,将第二手压充气囊内的气体压入到充气定位球体内的第二充气腔内,使得充气定位球发生膨胀,并关闭第二开关气阀,来对膨胀后的充气进行定型,使得膨胀后的充气定位球的外壁与人体食道的内壁抵触,而到达定位的作用,防止在通过注射送药器向送药腔内注入药物时,产生反作用力,使得伸缩送药球块发生位移而偏离患者需要的涂药的部位,不能进行准确的涂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伸缩送药球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微型摄像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固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1、注射送药器;2、送药主管;3、伸缩送药球块;4、内球块;5、送药腔;6、外球块;7、第一充气腔;8、送药通道;9、进药接管;10、送气接管;11、通气软管;12、送药软管;13、第一手压充气囊;14、第一开关气阀;15、定位块;16、定位腔;17、微型摄像头组件;18、透明封盖;19、对接管;20、充气定位球;21、第二充气腔;22、充气软管;23、第二手压充气囊;24、第二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如图1-4所示,包括注射送药器1和软质的送药主管2,所述送药主管2的前端设有椭球状的且为软质的伸缩送药球块3,伸缩送药球块3包括内部带有送药腔5的内球块4,内球块4的外围设有外球块6,所述内球块4和外球块6之间设有第一充气腔7,内球块4和外球块6之间设有与送药腔5连通的且穿过第一充气腔7的多个送药通道8;所述内球块4上设有伸出外球块6外的且与送药腔5连通的进药接管9,所述外球块6上设有与第一充气腔7的送气接管10,所述送气接管10连接有通气软管11,所述进药接管9连接有送药软管12,所述通气软管11和送药软管12均穿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送药器(1)和软质的送药主管(2),所述送药主管(2)的前端设有椭球状的且为软质的伸缩送药球块(3),伸缩送药球块(3)包括内部带有送药腔(5)的内球块(4),内球块(4)的外围设有外球块(6),所述内球块(4)和外球块(6)之间设有第一充气腔(7),内球块(4)和外球块(6)之间设有与送药腔(5)连通的且穿过第一充气腔(7)的多个送药通道(8);所述内球块(4)上设有伸出外球块(6)外的且与送药腔(5)连通的进药接管(9),所述外球块(6)上设有与第一充气腔(7)的送气接管(10),所述送气接管(10)连接有通气软管(11),所述进药接管(9)连接有送药软管(12),所述通气软管(11)和送药软管(12)均穿设在送药主管(2)内;所述通气软管(11)的外端部连接有第一手压充气囊(13),第一手压充气囊(13)与通气软管(11)之间设有第一开关气阀(14);所述伸缩送药球块(3)的前端设有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内设有前端为敞口的定位腔(16),定位腔(16)内设有带有冷光源的微型摄像头组件(17),所述定位块(15)在位于定位腔(16)的端口处设有透明封盖(18);所述注射送药器(1)的注射端与送药软管(12)之间经连接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消化内科食道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送药器(1)和软质的送药主管(2),所述送药主管(2)的前端设有椭球状的且为软质的伸缩送药球块(3),伸缩送药球块(3)包括内部带有送药腔(5)的内球块(4),内球块(4)的外围设有外球块(6),所述内球块(4)和外球块(6)之间设有第一充气腔(7),内球块(4)和外球块(6)之间设有与送药腔(5)连通的且穿过第一充气腔(7)的多个送药通道(8);所述内球块(4)上设有伸出外球块(6)外的且与送药腔(5)连通的进药接管(9),所述外球块(6)上设有与第一充气腔(7)的送气接管(10),所述送气接管(10)连接有通气软管(11),所述进药接管(9)连接有送药软管(12),所述通气软管(11)和送药软管(12)均穿设在送药主管(2)内;所述通气软管(11)的外端部连接有第一手压充气囊(13),第一手压充气囊(13)与通气软管(11)之间设有第一开关气阀(14);所述伸缩送药球块(3)的前端设有定位块(15),所述定位块(15)内设有前端为敞口的定位腔(16),定位腔(16)内设有带有冷光源的微型摄像头组件(17),所述定位块(15)在位于定位腔(16)的端口处设有透明封盖(18);所述注射送药器(1)的注射端与送药软管(12)之间经连接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美金宪政沈飞燕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