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电变量,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采集电容/电压转换器。目前的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结构及其不足之处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Capacitance Tomography,简记ECT)技术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相流参数检测技术。其工作原理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通过电容传感获得管截面上介质的介电常数分布而获得介质分布的图像。它主要由电容传感器、电容数据采集系统和图像重建微机三大部分组成。传感器有均匀分布在绝缘管道外壁上的多个(一般为12)电极构成,这些电极间可形成电容,当管道内多相介质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时,这些电容也会发生变化;数据采集系统则将这些电容转化为数字量并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则依据一定的图像重建算法完成图像重建工作。适合应用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电容测量方法主要有电荷转移法和交流法两种。这两种电路从本质上讲都是对电容进行连续的充放电,充放电形成的电流的大小代表了电容大小。而该充放电形成的电流是脉动的,因而必须加以滤波。而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大,则滤波效果好,但电容测量时间长。反之,电容测量时间短,但噪声大。时间常数的选择往往处于矛盾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采集电容/电压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它的电路为:被测电容C↓[x]一端接激励信号源V↓[i]一端接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电容C↓[f]与电子开关S↓[1]并联后一端接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一端接该运放的输出,运放U↓[1]的同相端接地,电容C↓[1]和C↓[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于电子开关S↓[2]、S↓[3]的一端相连后分别连至缓冲器U↓[2]、U↓[3]的输入端,电子开关S↓[2]、S↓[3]的另一端与运放U↓[1]的输出相连,缓冲器U↓[2]、U↓[3]的输出分别连至仪表放大器U↓[4]的正和负输入端,仪表放大器的输出为测量电路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良,黄志尧,李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