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器的量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92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陶瓷电容器的量测模块,包含有一绝缘座以及模块在座上的一只电路基板、若干导电承座、测片与导电连接器,藉由绝缘座将其整体模块于检测装置的电容器导引路径上,作为呈带状排列的电容器的检测区站;    其特征在于:    绝缘座上具有带槽,导引电容器的上、下纸带,且绝缘座上相邻于带槽的端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滑槽,同时绝缘座底部设有路基板及导电连接器;    该电路基板的一端形成有若干挠性歧板,且电路基板上配置有若干条导电线路,并各自展伸至所属的歧板上;    各导电连接器均具有一端子及另一端子座;各端子锁装于上述电路基板的各条导电线路上;各端子座锁置于机台底部的固定板上,与供应端导线相连接;    各导电承座连接于各个挠性歧板上,并与导电线路相连通,且各导电承座滑设于绝缘座端侧的滑槽内,同时导电承座上设有测片;    各测片上具有由弧面与平面相连形成的凸状测点,展伸至电容器引线的行径路径上,呈可被位移行进中的引线推触的状态。(*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的量测模块,模块位于陶瓷电容检测装置的物料导引路径上,专供导引行进中的陶磁电容器双端引线进行推触式通电检测或充电。
技术介绍
坊间在陶磁电容器的产制过程中,会利用整列及贴带装置将每一只陶磁电容器排列成相等间距,并贴覆导引纸带于其引线上,以利于接受检测、充电或及包装等制程的进行。且知,陶磁电容器的检测项目包括有检测电容量、检测消散系数、对电容载体进行充电、耐压检测、正或负极向绝缘电阻的性能检测...等等,这些检测项目可以择取或全部整合于一检测装置的物料导引路径上,成为各个相异或重复的检测区站,并于各区站内透过导电接触组件的装设,而逐一进行检测。上述装设于各检测区站内的导电接触组件,必须搭配每一电容载体上具有二只引线的先决条件,使各区站内具有若干二只成双的导电接触组件,其间距正好邻近或相等于电容载体上二只引线的间距,以便分别压触或贴触各电容载体上的二引线,进行各区站所职掌的上述通电检测或充电作业。上述导电接触组件,在坊间已使用的一种弹性探针11及12(如图7所示)的构件,被装置于上述各个检测区站内,各探针11及12的尾端并衔接有导线13及14,当各个陶磁电容器2的双端引线21及22被导引至探针11及12底部时,会间歇性的停止位移,供二探针11及12向下弹性压触引线21及22,并进行通电检测或充电,但是,间歇性停止物料传输以及必须驱动探针下压位移等作业模式,已造成检测速率低落及需附加设置探针下压驱动机构等弊病;此外,各探针的尾端必须连接导线,而每一检测区站内通常必须设置为数众多的弹性探针,如此一来,各探针与其导线间的衔组作业亦颇为耗费工时,另外,若需检测相异规格的引线间距的陶瓷电容物料时,必须更换或调整各组探针11及12间距的工作更显烦扰,故在使用上极不方便。坊间已使用的另一种弹片形测针15及16作为检测电容器2的双端引线2l及22用的导电接触组件(如图8所示),是被装置于上述各个检测区站内,它是将弹片形测针15及16弯制成 ”形状,其一端分别衔接导线17及18,当各组电容器的引线21及22被导引至测针15及16底部时,行进过程不需停止或停顿,可直接弹性推触斜倾状测针15及16,进行通电检测或充电作业,但是其各探针的尾端仍然必须逐一与导线相连接,在每一检测区站内设有为数众多的测针情况下,仍突显各测针必须逐一衔组导线作业的不便性,以及更换检测物而须调移二测针15及16的间距时的烦扰,故在使用上仍然极度欠缺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电容器的量测模块。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陶瓷电容器的量测模块,包含有一绝缘座以及模块在座上的一只电路基板、若干导电承座、测片与导电连接器,藉由绝缘座将其整体模块于检测装置的电容器导引路径上,作为呈带状排列的电容器的检测区站;其特征在于绝缘座上具有带槽,导引电容器的上、下纸带,且绝缘座上相邻于带槽的端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滑槽,同时绝缘座底部设有路基板及导电连接器;该电路基板的一端形成有若干挠性歧板,且电路基板上配置有若干条导电线路,并各自展伸至所属的歧板上;各导电连接器均具有一端子及另一端子座;各端子锁装于上述电路基板的各条导电线路上;各端子座锁置于机台底部的固定板上,与供应端导线相连接;各导电承座连接于各个挠性歧板上,并与导电线路相连通,且各导电承座滑设于绝缘座端侧的滑槽内,同时导电承座上设有测片;各测片上具有由弧面与平面相连形成的凸状测点,展伸至电容器引线的行径路径上,呈可被位移行进中的引线推触的状态。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利于模块位于陶瓷电容检测装置的物料导引路径上,作为检测电容量、消散系数、对电容载体进行充电、耐压检测、正或负极向的绝缘电阻性能检测等的检测区站使用。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检测装置的示意图,揭示出若干量测模块的配置状态;图2是本技术量测模块的立体分解图,揭示出绝缘座、电路基板、导电承座及测片的组配位置,以及绝缘座与陶瓷电容器之间的关连;图3是本技术量测模块的剖示图,揭示出在绝缘座上模块电路基板、导电连接器、导电承座及测片的形态,以及陶瓷电容器位在绝缘座上的导引传输位置;图4是本技术测片上的测点与电容器引线间未推触前的剖示图,揭示出测片展伸于带槽上方,等待引线推触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测片上的测点与电容器引线间推触时的剖示图,揭示出测片接受引线推触而缩移至带槽下方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测片上的测点接受引线推触时的放大示意图,揭示出单一陶瓷电容器上的双端引线推触同一组测片时具有相等间距的关系;图7是习用弹性探针的作用示意图;图8是习用弹片形测针的作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一种陶瓷电容器的检测装置3,在该装置中具有一物料输送台面30,作为已贴覆上、下纸带23及24(见图2)的排状陶瓷电容器2的导引路径使用。由输送台面30所连串构成的导引路径上,可架构出若干个检测区站(a、b、c)、若干传动组d以及一个刀轮组e;该传动组d具有上压轮d1及下压轮d2,可在各个检测区站a、b、c间的导引路径上驱动上、下纸带23及24并导引排状陶瓷电容器2同步行进位移;单一的刀轮组e具有上刀轮e1及下刀轮e2,必须排位在检测区站a、b、c前,将电容器2上二引线21及22的端部裁切分离,以利后续检测。已切除引线端部的陶瓷电容器2具有一电容载体20及由载体内延伸而出平行贴覆于上纸带23与下纸带24间的二只金属引线21及22(如图2所示);该下纸带24上制有导引孔25,接受上述上、下压轮d1及d2传动;且各只电容器2上的双端引线21及22在上、下纸带23及24贴覆后已保有既定且平行排列的间距H1规格。本技术的量测模块,实质上是作为检测装置3上的检测区站a、b、c使用,各量测模块均由一绝缘座4、一电路基板5及若干导电连接器6、导电承座7与测片8组成(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中该绝缘座4可使用夹块40及螺丝41及42,而模块于上述物料导引路径的输送台面30上(如图2所示)作为各个检测区站使用。该绝缘座4上凹制有一带槽43(如图2所示),并与输送台面30上的带槽31相连贯,该带槽43及31内摆放电容器2的下纸带24,使上、下纸带23及24接受上述上、下压轮d1及d2(如图1所示)传动而引导整条带状电容等速位移;绝缘座4上相邻于带槽43的端侧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滑槽44,且绝缘座4底部可锁接电路基板5及导电连接器6(如图3所示)。该电路基板5的一端形成有若干挠性歧板51及52(如图2所示),且电路基板5上配置有若干条导电线路53及54,它们各自展伸至所属的歧板51及52上,同时各条导电线路53或54的双端均设有锁孔55及56,各歧板51或52上的锁孔55可组配螺丝57而锁设一导电承座7,导电线路53或54的另一端锁孔56可供穿锁导电连接器6的端子61(如图3所示)。上述各导电承座7的端侧具凹槽71锁组一测片8或81(如图2所示),各测片8或81上具有由弧面82与平面83相连形成的凸状测点80或801(如图4所示);且各导电承座7滑设于绝缘座4端侧的滑槽44内,并使各导电承座7上的测片8或81展伸并凸显于电容器引线21或22的行径路径上,呈可推触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兴郑秉熖
申请(专利权)人:光真电子实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