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拉延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工业的不断发展,追求产品质量和节省制造成本成为企业颇为关心的两大问题。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领域,不同的产品造型所产生的冲压材料流入量也是不同的。如果不加处理和控制,过大的材料流入量会造成冲压板件起皱等现象,从而破坏冲压效果,影响整车质量。尤其对汽车侧围、发盖、顶盖和门板等板件,是各类汽车外覆盖件中最重要的冲压件,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美观与安全性能。传统的冲压拉延模具是在制备符合工件加工的上模具后,再直接通过压覆机构带动上模具对加工工件直接进行冲压拉延,为提高加工工件时工件的稳定性,其还会设置定位柱体,配合上模具的底板,来实现对工件的定位,但上模具的底板直接接触,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对工件的拉延时的压覆效果,其材质过于刚硬,还可能会对工件的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冲压拉延模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冲压拉延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上模具(1),所述冲压上模具(1)的下端面设置有弹性结构与上压板(3),所述弹性结构与上压板(3)连接,所述弹性结构位于冲压上模具(1)与上压板(3)之间,当所述上压板(3)靠近冲压上模具(1)下端面时,所述弹性结构产生阻力,所述上压板(3)包括若干组抵压板(8),所述冲压上模具(1)的下端连接有拉延模具体(9),所述抵压板(8)不覆盖所述拉延模具体(9)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上模具(1),所述冲压上模具(1)的下端面设置有弹性结构与上压板(3),所述弹性结构与上压板(3)连接,所述弹性结构位于冲压上模具(1)与上压板(3)之间,当所述上压板(3)靠近冲压上模具(1)下端面时,所述弹性结构产生阻力,所述上压板(3)包括若干组抵压板(8),所述冲压上模具(1)的下端连接有拉延模具体(9),所述抵压板(8)不覆盖所述拉延模具体(9)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一体式弹性层(2),所述弹性层(2)的内部插入有波纹伸缩管,所述波纹伸缩管竖直方向伸缩,所述波纹伸缩管的下端与抵压板(8)固定,所述波纹管的上端与上模具(1)的下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若干组弹包柱(7),所述弹包柱(7)的数量与抵压板(8)的数量相同,且弹包柱(7)的上端面与冲压上模具(1)的下端外表面接触,所述弹包柱(7)的下端面与抵压板(8)的上端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还包括有辅助弹性机构,所述辅助弹性机构包括抵压杆(6),所述弹包柱(7)包裹于抵压杆(6)的外表面,所述抵压杆(6)的上端连接有二号连接柱(14),所述二号连接柱(14)的内部连接有压缩弹簧(15),所述压缩弹簧(15)的一端与抵压杆(6)的上端接触,所述抵压杆(6)位于二号连接柱(14)内,且压缩或拉伸压缩弹簧(15)移动;所述冲压上模具(1)的上端不封口,且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槽底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二号连接柱(14)与安装孔配合连接,所述拉延模具体(9)包括一号连接柱(10),所述一号连接柱(10)与安装孔配合连接。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