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骨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钙磷化合物(CaP),人工合成CaP同样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性能。研究者已经证明CaP在被多种离子(如Ag、Zn、Mg、Cu等)分子掺杂后具有抗菌活性,而且多种离子共掺杂的CaP会表现出更好的协同作用,不同离子的不同作用机理不仅能提高其抗菌能力、扩大对更多病原体菌株的抗菌范围,还可降低毒副作用。但是掺杂改性材料发挥抗菌和促成骨双功效,其作用机制与金属类型、掺杂量、粒子大小、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与基体的结合性能等具有强相关性,此外,降解性能也是掺杂改性材料的关键指标之一。对抗菌效果而言,抗菌离子释放快、局部离子浓度高,则抗菌效果好;但离子突释或局部浓度过高会增加生物安全性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骨修复材料而言,若骨替代材料降解过快,则无法起到支撑作用;若降解过慢又对新骨及血管的形成和长入不利。因此,掺杂材料的降解速率能否与成骨过程协调一致,又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在磷酸钙晶体结构中掺入阴离子氟、γ-PGA、阳离子铜、锌、镁或银离子,形成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磷酸钙晶体结构中掺入阴离子氟、γ-PGA、阳离子铜、锌、镁或银离子,形成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a、将金属盐溶液与可溶性钙盐溶液混合均匀,再与γ-聚谷氨酸改性剂溶液同时加到氟化物溶液与磷酸盐溶液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控制反应pH值为9-11;再将pH调整至4.0-5.5,搅拌30min-3h;
b、再将pH调节至8.0-10.0,搅拌3h-18h,再将PH至4.0-5.5,搅拌3-18h;如此pH循环调节,重复若干遍,然后将沉淀在室温下陈化,再经过清洗、干燥得到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氟化物溶液添加到磷酸盐溶液中,调节pH值至7.0~10.0;
b、将金属盐溶液与可溶性钙盐溶液混合,搅拌均匀;
c、将步骤b的溶液和γ-聚谷氨酸改性剂同时滴加到a步骤溶液中,30℃~60℃,200-600转/分搅拌振荡,pH值维持在9.0~11.0之间,滴定结束后,用1mol/L盐酸或硝酸溶液将pH调整至4.0~5.5,搅拌30min-3h;
d、再用氨水将pH调节至8.0~10.0,搅拌3h~18h,再用1mol/L盐酸或硝酸液将pH值调节至4.0~5.5,搅拌3h~18h;如此pH循环调节,重复三遍,然后将沉淀在室温下陈化一天,再经过清洗、干燥得到含阴阳离子共掺杂纳米磷酸钙抗菌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化物溶液为氟化钠和/或氟化铵的水溶液;所述的磷酸盐溶液为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磷酸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疏秀林,廖俊达,张丹丹,王玲玲,杨平,施庆珊,谢小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