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51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加热腔,两个加热腔之间的底部通过加热管固定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管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腔、加热管、加热线圈、保温套、固定板、热风机、通风管、第一保温层、余热回收箱、进水管、第一阀门、出水管、第二阀门和控制箱相互配合,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镍合金做加热线圈,设备在空载时损失的能量比较小,并且节能环保效果比较好,能耗比较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系统比较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磁感应加热
,具体为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目前,常见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没有采用镍合金做加热线圈,设备在空载时会损失5%左右的能量,节能环保效果比较差,能耗比较高,并且系统比较复杂,实用性比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加热腔,两个加热腔之间的底部通过加热管固定连通,所述加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管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两个加热腔之间的顶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远离热风机的一端与加热腔固定连通,所述通风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安装有余热回收箱,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相互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加热腔远离加热管一侧的底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相互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位于左侧的加热腔的表面安装有控制箱。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层。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保温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加热腔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线圈设置为镍合金加热线圈。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均采用玻纤维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加热腔、加热管、加热线圈、保温套、固定板、热风机、通风管、第一保温层、余热回收箱、进水管、第一阀门、出水管、第二阀门和控制箱相互配合,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镍合金做加热线圈,设备在空载时损失的能量比较小,并且节能环保效果比较好,能耗比较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系统比较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块起到了对加热管进行稳固支撑的作用,通过设置加强块起到了对固定板与加热腔的连接处进行加固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控制原理示意图。图中:1底板、2底座、3加热腔、4加热管、5加热线圈、6保温套、7固定板、8热风机、9通风管、10第一保温层、11余热回收箱、12进水管、13第一阀门、14出水管、15第二阀门、16控制箱、17支撑块、18加强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座2,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加热腔3,加热腔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保温层,两个加热腔3之间的底部通过加热管4固定连通,加热管4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线圈5,加热线圈5设置为镍合金加热线圈,加热管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6,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块17,支撑块17的顶部与保温套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块17起到了对加热管4进行稳固支撑的作用,两个加热腔3之间的顶部通过固定板7固定连接,固定板7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加强块18,加强块18远离固定板7的一侧与加热腔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加强块18起到了对固定板7与加热腔3的连接处进行加固的作用,固定板7的顶部安装有热风机8,热风机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通风管9,通风管9远离热风机8的一端与加热腔3固定连通,通风管9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0,第一保温层10和第二保温层均采用玻纤维材料制成,加热腔3的内部安装有余热回收箱11,加热腔3的顶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11相互连通的进水管12,进水管1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阀门13,加热腔3远离加热管4一侧的底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11相互连通的出水管14,出水管14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15,位于左侧的加热腔3的表面安装有控制箱16,控制箱16通过电信号的方式封闭对加热线圈5、热风机8、第一阀门13和第二阀门15进行控制。工作原理:通过加热腔3、加热管4、加热线圈5、保温套6、固定板7、热风机8、通风管9、第一保温层10、余热回收箱11、进水管12、第一阀门13、出水管14、第二阀门15和控制箱16相互配合,使用时,控制箱16控制第二阀门15关闭出水管14,控制箱16控制第一阀门13打开进水管12,将水通入余热回收箱11,注水完成后,控制箱16将第一阀门13关闭,控制箱16控制加热线圈4对空气进行加热,控制箱控制热风机使得两个加热腔中的热空气进行流动,加热腔3中的余热对余热回收箱11中的水进行加热,实现对余热的回收,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镍合金做加热线圈4,镍合金加热线圈4在高温环境中的强度高,长期高温运行不易变形,不易改变结构,且镍合金加热线圈4的常温塑性好,形后的修复较为简单,此外,镍合金加热线圈4的辐射率高、不带磁性、耐腐蚀能力好、使用寿命长,设备在空载时损失的能量比较小,并且节能环保效果比较好,能耗比较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系统比较简单,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加热腔(3),两个加热腔(3)之间的底部通过加热管(4)固定连通,所述加热管(4)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线圈(5),所述加热管(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6),两个加热腔(3)之间的顶部通过固定板(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安装有热风机(8),所述热风机(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通风管(9),所述通风管(9)远离热风机(8)的一端与加热腔(3)固定连通,所述通风管(9)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0),所述加热腔(3)的内部安装有余热回收箱(11),所述加热腔(3)的顶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11)相互连通的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阀门(13),所述加热腔(3)远离加热管(4)一侧的底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11)相互连通的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15),位于左侧的加热腔(3)的表面安装有控制箱(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部安装有加热腔(3),两个加热腔(3)之间的底部通过加热管(4)固定连通,所述加热管(4)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线圈(5),所述加热管(4)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套(6),两个加热腔(3)之间的顶部通过固定板(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安装有热风机(8),所述热风机(8)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通风管(9),所述通风管(9)远离热风机(8)的一端与加热腔(3)固定连通,所述通风管(9)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10),所述加热腔(3)的内部安装有余热回收箱(11),所述加热腔(3)的顶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11)相互连通的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阀门(13),所述加热腔(3)远离加热管(4)一侧的底部安装有与余热回收箱(11)相互连通的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的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15),位于左侧的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三山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