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及储能器件
本技术涉及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及储能器件。
技术介绍
现有锂离子电池普遍采用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铜箔用电解法制造,典型厚度在6-8μm;铝箔作为正极集流体,铝箔用轧制法制造,典型厚度在8-10μm。目前,采用这两种金属箔材料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质量占比重(约占电池整体重量15%)、柔韧轻薄性差、稳定性和安全性差、与活性物质结合力不够强。这些都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倍率性能的提升,是电池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之一,也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场景的应用。因而,现有技术还有较大待改进和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及基于此的储能器件,旨在替代现有锂离子电池的铜箔负极集流体时,更加柔韧轻薄、成本更低、稳定性更强、同时降低了质量占比重,从而进一步提升储能器件的能量密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其中,包括:塑料材质的基底及沉积在所述基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材质的基底及沉积在所述基底表面的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具有多孔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材质的基底及沉积在所述基底表面的金属膜层;所述金属膜层具有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与所述金属膜层之间的过渡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沉积有金属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与所述金属膜层之间设置有过渡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的负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厚度为2-20μm,金属膜层的厚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