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3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能够沿着滑动方向安装与拆卸于外部设备,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极片,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端子,所述电极片能够从所述端子的两侧夹持所述端子而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上弯折部,所述上弯折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所述上弯折部包括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用于夹持所述端子的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方向正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极片的电接触部的延伸方向与电池和外部设备的相对滑动方向正交,使极片和端子的接触面积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用于电动工具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圆锯等,通常包括电池包,电池包能够拆卸地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起到为电动工具供电的作用。电池包的电量不足时,可以经电池包从电动工具主体拆卸下来并连接到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电动工具和充电设备设置有板状的端子,电池包设置有能够夹持端子的极片,极片和端子的接触面积越大,它们所承载的电流就可越大,并且有电流通过时它们的温度也可以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使电极片和外部设备的端子能够形成可靠的电连接,并且在有限的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能够沿着滑动方向安装与拆卸于外部设备,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极片,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端子,所述电极片能够从所述端子的两侧夹持所述端子而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上弯折部,所述上弯折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所述上弯折部包括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延伸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具有用于夹持所述端子的电接触部,所述电接触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方向正交。优选地,所述电接触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弯折部的延伸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夹持部沿着所述滑动方向接收所述端子的一端形成为插入导向部,在所述端子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插入时,所述插入导向部能够起到引导所述端子的作用。优选地,所述插入导向部的横截面为圆弧状。优选地,所述夹持部沿着所述滑动方向接收所述端子一侧的相反侧形成为拔出导向部,在所述端子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拔出时,所述拔出导向部能够使所述端子顺畅地拔出。优选地,所述上弯折部设置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将相对设置的所述夹持部分隔为多对弹性夹持片对。优选地,通过对所述上弯折部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所述夹持部。优选地,所述端子和所述电极片的接触部分沿所述电池包的上下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电极片还包括底板部和下弯折部,所述下弯折部从所述底板部向下侧弯折延伸,所述上弯折部从所述底板部向上侧弯折延伸,所述下弯折部用于将所述电极片固定安装于电路板。优选地,所述上弯折部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是平行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电极片的电接触部的延伸方向与电池包和外部设备的相对滑动方向正交,使极片和端子的接触面积增加。另外,在有限的空间中也可以设置多对弹性夹持片对,使极片和端子的接触面积增加。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结构爆炸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极片的立体结构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极片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端子插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极片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端子插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包的极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电池包101下盖102上盖103电路板104开口1极片11底板部12下弯折部13弹性夹持片对131上弯折部132夹持部132a插入导向部132b拔出导向部132c电接触部133基部134边缘部分135缺口槽2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该部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在本部分描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外,本技术还能够通过其他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相应的改进、变形和替换,因此本技术不受该部分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电池包100可能水平、竖直或倾斜地安装于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可以是电动工具或充电设备。若没有特别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前后方向X是指电池包100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Y是指电池包100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Z是指电池包100的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包100,电池包100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外部设备。电池包100可以通过沿前后方向X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外部设备,在下面的描述中,在电池包100安装于外部设备时,电池包100滑动的方向称为“后”,在电池包100从外部设备拆下时,电池包100滑动的方向称为“前”。在面朝前侧时的左侧为“左”,右侧为“右”。在电池包100安装于外部设备时,将从外部设备观察电池包100时所处的一侧称为“上”,将从电池包100观察外部设备时所处的一侧称为“下”。外部设备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包100的电池包安装部,电池包安装部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X以及上下方向Z延伸的矩形的平板状的端子。电池包100包括下盖101、极片1、上盖102和电路板103,极片1和电路板103安装于下盖101,并且向上突出于下盖101的表面,极片1安装在上盖102和下盖10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上盖102和下盖101连接,上盖102设置有开口104,在上盖102安装于下盖101的状态下,极片1设置于开口104的内部,至少一部分极片1可以通过开口104被观察到。在电池包100安装于外部设备时,电池组沿前后方向X滑动,外部设备的端子进入开口104,使开口104内的极片1和外部设备的端子接触,以形成电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极片1从左右两侧夹持端子2,使极片1和端子2形成电连接,端子2可以沿前后方向X滑动。如图2至图5所示,极片1包括底板部11、下弯折部12和上弯折部131,底板部11、下弯折部12和上弯折部131一体地形成,即极片1可以由整片的金属板通过切割、弯折以及冲压加工制作而成。如图2所示,底板部11可以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其长边的方向沿着前后方向X。下弯折部12从底板部11向下侧弯折延伸,下弯折部12可以位于底板部11的前后方向X的两侧和中间位置,下弯折部12可以用于将极片1固定安装于电路板,下弯折部12可以与电路板103连接。上弯折部131从底板部11向上侧弯折延伸,上弯折部131具有相对设置的成对的两个部分。具体地,成对的上弯折部131位于底板部11的左右方向Y上的两侧并且相对设置,并且成对的上弯折部131左右对称。上弯折部131包括夹持部132、基部133和边缘部分134,基部133从底板部11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夹持部132和边缘部分134连续地连接于基部133的上端。上弯折部131设置有个缺口槽135,缺口槽135形成为从上弯折部131的上端部向下延伸的狭长的条形槽。比缺口槽135的底部靠下的部分为基部133。被缺口槽135分隔的相对设置的夹持部132称为弹性夹持片对13。沿长度方向X可以排列设置有多个弹性夹持片对13,这样可以通过增加弹性夹持片对的数量来增加极片1和端子2的接触面积。极片1和端子2的接触面积越大,极片1可以承载的电流就越大,并且极片的温度越低。可以理解,相邻的缺口槽135可以具有不同的间隔,从而形成在前后方向X上长度不同的弹性夹持片对13。缺口槽135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沿上下方向Z的高度,从而使弹性夹持片对13的臂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100)能够沿着滑动方向安装与拆卸于外部设备,所述电池包(100)包括电极片(1),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端子(2),所述电极片(1)能够从所述端子(2)的两侧夹持所述端子(2)而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极片(1)包括上弯折部(131),所述上弯折部(13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所述上弯折部(131)包括基部(133)以及从所述基部(133)延伸的夹持部(132),所述夹持部(132)具有用于夹持所述端子(2)的电接触部(132c),所述电接触部(132c)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方向正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100)能够沿着滑动方向安装与拆卸于外部设备,所述电池包(100)包括电极片(1),所述外部设备包括端子(2),所述电极片(1)能够从所述端子(2)的两侧夹持所述端子(2)而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片(1)包括上弯折部(131),所述上弯折部(13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所述上弯折部(131)包括基部(133)以及从所述基部(133)延伸的夹持部(132),所述夹持部(132)具有用于夹持所述端子(2)的电接触部(132c),所述电接触部(132c)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方向正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部(132c)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弯折部(131)的延伸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32)沿着所述滑动方向接收所述端子(2)的一端形成为插入导向部(132a),在所述端子(2)从两个所述夹持部(132)之间插入时,所述插入导向部(132a)能够起到引导所述端子的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导向部(132a)的横截面为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均樊秀斌范永斌邓春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