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7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包括底盘以及安装在地盘上的电池模块和串并联模块;其中,电池模块包括由若干个电芯堆叠成的电芯组,底盘上设置有温控板,温控板与底盘围成有多个用于安装电芯组的安装单元;该串并联模块中对应于电芯组的电芯极耳层设置有多层极耳连接端子,以用于实现电芯组中的各电芯并联连接,还用于实现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串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芯在底盘上实现串并联连接,将电芯直接组装成电池包,省去传统的“模组”制作流程,减少了电气元件的数量和种类,简化了制作工序,从而减少了装配工艺和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0%,甚至还要更多,降低动力电池成本一直是电池供应商和主机厂的重要任务之一。现有的电池包结构,通常由“电芯-模组-整包”三级结构组成,其中,模组由电芯组4合、电气件组合、模组壳体组合等几个部分组成,模组制作完成后再安装电池管理系统等其他电气控制元件以及装配电池防护箱体,在现有的电池包设计方案中,模组的零件数量和制作周期占整个电池包的零件数量比例和制作周期比例较大,导致电池包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大量工装治具,且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池包,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包,包括底盘以及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电池模块和串并联模块;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由若干个电芯堆叠成的电芯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温控板,所述温控板与所述底盘围成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电芯组的安装单元;所述串并联模块中对应于所述电芯组的电芯极耳层设置有多层极耳连接端子,以用于实现所述电芯组中的各电芯并联连接,还用于实现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串联连接。优选地,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上凸起的边梁;所述温控板包括液冷/液热板,所述液冷/液热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上相对两侧的边梁连接,所述液冷/液热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多个隔板分别通过其底边与所述底板连接,通过其一侧边与所述液冷/液热板连接,以将所述底盘分隔为多个安装单元。优选地,所述底盘与所述液冷/液热板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电芯组中每相邻的两层电芯之间设置有电芯防护材料,包括泡棉、双面胶和防火板。优选地,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电芯组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电芯组之间填充有导热胶和灌封胶。优选地,所述串并联模块包括汇流排模块;每个所述汇流排模块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所述第二汇流排和所述第三汇流排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流排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二汇流排和所述第三汇流排上靠近电芯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极耳连接端子。优选地,所述汇流排模块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两个电芯组的电芯极耳层从下往上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流排、所述第二汇流排和所述第三汇流排的极耳连接端子对应连接。优选地,所述串并联模块还包括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包括第一集成块,以及依次叠加在所述第一集成块上的第二集成块和第三集成块;多个所述第一汇流排集成在所述第一集成块上;多个所述第二汇流排集成在所述第二集成块上;多个所述第三汇流排集成在所述第三集成块上。优选地,所述集成模块从下往上依次叠加,其中,上层集成模块通过其第一集成块与下层集成模块的第三集成块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集成块上远离电芯的一侧还集成有带温度采样电路和电压采样电路的PCB板。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芯在底盘上堆叠成电芯组,设置在底盘上的温控板将所述底盘分隔成多个安装单元,该电芯组安装在安装单元中并通过温控板进行温度调节,电芯组与串并联模块连接,实现电芯组中的各电芯并联连接,以及相邻的两个电芯组串联连接,本专利技术方案中将电芯在底盘上实现串并联连接,将电芯直接组装成电池包,省去传统的“模组”制作流程,减少了电气元件的数量和种类,简化了制作工序,从而减少了装配工艺和生产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电池包的内部布局示意图;图2是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汇流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串并联模块与电芯组连接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串并联模块与电芯组连接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第一集成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集成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三集成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底盘1;温控板2;串并联模块3;电芯组4;第一汇流排5;第二汇流排6;第三汇流排7;PCB板8;底板10;边梁11;隔板12;第一集成块13;第二集成块14;第三集成块15;第一电芯极耳40;第二电芯极耳41;第三电芯极耳42;第一极耳连接端子50;第二极耳连接端子60;第三极耳连接端子7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1以及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的电池模块和串并联模块3。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由若干个电芯堆叠成的电芯组4,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温控板2,所述温控板2与所述底盘1围成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电芯组4的安装单元。所述串并联模块中对应于所述电芯组4的电芯极耳层设置有多层极耳连接端子,以用于实现所述电芯组4中的各电芯并联连接,还用于实现相邻的两个电芯组4串联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盘1包括底板10和自所述底板10的边缘向上凸起的边梁11。所述温控板2包括液冷/液热板,所述液冷/液热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1上相对两侧的边梁11连接,所述液冷/液热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0连接,多个隔板12分别通过其底边与所述底板10连接,通过其一侧边与所述液冷/液热板连接,以将所述底盘1分隔为多个安装单元。在如图2所示的底盘1上,多块液冷/液热板平行设置,左起两块液冷/液热板的对侧面上分别连接有多块隔板12,在任意一块液冷/液热板上,每相邻的两块隔板12间有一定的间距,从而使得底板10、液冷/液热板与每相邻的两隔板12围成有一安装单元,每个安装单元可用于放置一个电芯组4。所述串并联模块设置在上述多个安装单元的开口端所形成的通道之间,并用于使该多个电芯实现串并联连接。同时,隔板12可以起到加强底盘1强度的作用,还能够阻止热蔓延。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盘1与所述液冷/液热板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挤压成型工艺将所述底盘1与所述液冷/液热板一体成型生产,从而减少连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盘1的底板10上设置有绝缘、隔热和弹性保护材料,包括泡棉或气凝胶毡,以用于对电芯组4提供保护。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芯组4是由若干层单体电芯叠加而成,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芯组4中每相邻的两层电芯之间设置有电芯防护材料,包括泡棉、双面胶和防火板。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电芯组4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电芯组4之间填充有导热胶和灌封胶。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串并联模块3包括汇流排模块。请参阅图3,每个所述汇流排模块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汇流排5、第二汇流排6和第三汇流排7,其中,所述第二汇流排6和所述第三汇流排7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以及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的电池模块和串并联模块;/n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由若干个电芯堆叠成的电芯组(4),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温控板(2),所述温控板(2)与所述底盘(1)围成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电芯组(4)的安装单元;/n所述串并联模块中对应于所述电芯组(4)的电芯极耳层设置有多层极耳连接端子,以用于实现所述电芯组(4)中的各电芯并联连接,还用于实现相邻的两个电芯组(4)串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以及安装在所述底盘(1)上的电池模块和串并联模块;
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由若干个电芯堆叠成的电芯组(4),所述底盘(1)上设置有温控板(2),所述温控板(2)与所述底盘(1)围成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电芯组(4)的安装单元;
所述串并联模块中对应于所述电芯组(4)的电芯极耳层设置有多层极耳连接端子,以用于实现所述电芯组(4)中的各电芯并联连接,还用于实现相邻的两个电芯组(4)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包括底板(10)和自所述底板的边缘向上凸起的边梁(11);
所述温控板(2)包括液冷/液热板,所述液冷/液热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1)上相对两侧的边梁(11)连接,所述液冷/液热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0)连接,多个隔板(12)分别通过其底边与所述底板(10)连接,通过其一侧边与所述液冷/液热板连接,以将所述底盘(1)分隔为多个安装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与所述液冷/液热板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4)中每相邻的两层电芯之间设置有电芯防护材料,包括泡棉、双面胶和防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电芯组(4)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与电芯组(4)之间填充有导热胶和灌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献华郭伟华林桐华邬亨英王斌斌刘丽荣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