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31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配件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断路器触头,包括固定部、连接部、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触块、将触块固定在接触部上的固定块,所述触块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触块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触点;所述接触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两端的活动槽,所述触块沿活动槽开设方向滑动配合于活动槽内,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接触部的上、下端面接触;所述接触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活动槽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贯穿接触部上开设有活动槽的侧壁,所述固定块沿活动槽开设方向插接配合于插槽内并限制触块滑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与插槽的相对的两侧内壁挤压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安装触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路器触头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
技术介绍
断路器包括了动触头与静触头,动触头与静触头上相互接触的点一般称为触点,断路器通常通过动触头的分断动作实现电连接的断开。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60153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小型断路器和应用于其上的动触头,该装置在动触头的底端设有弧形的弯曲部,在弯曲部的外侧设有动触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的动触头与上述方案类似,在触头初步冲压成型后,还需要将触点焊接至触头上,而焊接工序较为麻烦,并且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触头,具有便于安装触点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断路器触头,包括固定部、连接部、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上设置有触块、将触块固定在接触部上的固定块,所述触块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触块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触点;所述接触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两端的活动槽,所述触块沿活动槽开设方向滑动配合于活动槽内,所述环形槽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接触部的上、下端面接触;所述接触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活动槽连通的插槽,所述插槽贯穿接触部上开设有活动槽的侧壁,所述固定块沿活动槽开设方向插接配合于插槽内并限制触块滑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与插槽的相对的两侧内壁挤压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触部上开设活动槽后将触块滑入活动槽内,再把固定块插入插槽内,使固定块朝向活动槽槽底的侧壁与触块侧壁抵接、触块侧壁与活动槽槽底抵接,使触块无法于活动槽内滑动,同时环形槽的两侧内壁与分别与接触部的上、下端面接触,触块被固定在接触部上,并且固定块过盈配合与插槽内,起到了便于安装触点的作用,省去了焊接过程,使得操作简单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朝向活动槽槽底的一侧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开设有卡孔,所述插槽槽底设置有与卡孔卡配合的卡块;所述固定块与延伸块进入到环形槽内且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与插槽槽底和相邻环形槽侧壁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块随固定块一同由插槽插入到环形槽内,卡块与卡孔卡接配合,使固定块固定在接触部上,防止触块在接触部上松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块朝向插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贯穿延伸块朝向活动槽槽底的侧壁并与卡孔连通,所述斜槽槽底朝远离插槽槽底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经过斜槽并与斜槽倾斜的内壁抵接再与卡孔卡接配合,起到了便于卡块卡入卡孔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槽倾斜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弹性形变量较大,便于卡块进入卡孔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块上开设环形槽后中间形成有圆柱状的连接柱,所述活动槽槽底呈与连接柱侧壁贴合的圆弧形、固定块朝向活动槽槽底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柱侧壁贴合的弧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槽槽底的形状与弧形槽起到了防止固定块将触块固定后触块在活动槽内发生窜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朝向插槽槽底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插接配合于活动槽内,且触块与填充块共同将活动槽开口覆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块与填充块共同将活动槽开口覆盖后使得经过触点的电流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远离插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抠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抠槽便于将固定块推入差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便于将触头固定在断路器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接触部上开设活动槽后将触块滑入活动槽内,再把固定块插入插槽内,使固定块朝向活动槽槽底的侧壁与触块侧壁抵接、触块侧壁与活动槽槽底抵接,使触块无法于活动槽内滑动,同时环形槽的两侧内壁与分别与接触部的上、下端面接触,触块被固定在接触部上,并且固定块过盈配合与插槽内,起到了便于安装触点的作用,省去了焊接过程,使得操作简单化;2、延伸块随固定块一同由插槽插入到环形槽内,卡块与卡孔卡接配合,使固定块固定在接触部上,防止触块在接触部上松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部;11、连接孔;2、连接部;3、接触部;31、活动槽;32、插槽;33、凸台;331、卡块;4、触块;41、触点;42、环形槽;43、连接柱;5、固定块;51、弧形槽;52、延伸块;521、卡孔;522、斜槽;523、橡胶垫;53、填充块;54、抠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触头,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部1、连接部2、接触部3,接触部3上可拆卸连接有触块4、将触块4固定在接触部3上的固定块5,触块4远离连接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触点41,起到控制断路器上的电路导通与断开的作用;连接部2位于固定部1与接触部3之间,起连接作用;固定部1上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11,用于将固定部1固定在断路器上。如图2、图3所示,触块4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42,触块4开设环形槽42后中间形成有连接柱43。接触部3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两端的活动槽31,触块4沿活动槽31开设方向滑动配合于活动槽31内;环形槽42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接触部3的上、下端面接触,使得连接柱43位于活动槽31内且触块4仅能沿活动槽31开设方向移动。接触部3的一端于活动槽31处开设有与活动槽31连通的插槽32,插槽32贯穿接触部3上开设有活动槽31的侧壁,固定块5沿活动槽31开设方向插接配合于插槽32内;固定块5朝向活动槽31槽底的侧壁与连接柱43侧壁抵接、连接柱43侧壁同时与活动槽31槽底抵接,使触块4无法于活动槽31内滑动,起到制触块4滑动的作用。如图2、图3所示,固定块5的两侧分别与插槽32的相对的两侧内壁挤压接触,使得固定块5与插槽32过盈配合,固定块5不易从插槽32内脱出。活动槽31槽底呈与连接柱43侧壁贴合的圆弧形、固定块5朝向活动槽31槽底的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柱43侧壁贴合的弧形槽51,防止固定块5将触块4固定在接触部3上后触块4发生窜动。如图2、图3所示,固定块5朝向活动槽31槽底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延伸块52,延伸块52上开设有卡孔521,插槽32槽底固定连接有凸台33,凸台33上固定连接有卡块331;固定块5与延伸块52进入到环形槽42内,固定块5的两端分别与插槽32槽底和相邻环形槽42侧壁接触,延伸块52远离插槽32槽底的一端与相邻环形槽42侧壁之间形成有供延伸块52形变的间隙,并且卡块331与卡孔521卡接配合。延伸块52朝向插槽32槽底的一端于卡孔521处开设有斜槽522,斜槽522贯穿延伸块52朝向活动槽31槽底的侧壁并与卡孔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触头,包括固定部(1)、连接部(2)、接触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3)上设置有触块(4)、将触块(4)固定在接触部(3)上的固定块(5),所述触块(4)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42),所述触块(4)远离连接部(2)的一端设置有触点(41);所述接触部(3)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两端的活动槽(31),所述触块(4)沿活动槽(31)开设方向滑动配合于活动槽(31)内,所述环形槽(42)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接触部(3)的上、下端面接触;所述接触部(3)的一端开设有与活动槽(31)连通的插槽(32),所述插槽(32)贯穿接触部(3)上开设有活动槽(31)的侧壁,所述固定块(5)沿活动槽(31)开设方向插接配合于插槽(32)内并限制触块(4)滑动,所述固定块(5)的两侧分别与插槽(32)的相对的两侧内壁挤压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触头,包括固定部(1)、连接部(2)、接触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3)上设置有触块(4)、将触块(4)固定在接触部(3)上的固定块(5),所述触块(4)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环形槽(42),所述触块(4)远离连接部(2)的一端设置有触点(41);所述接触部(3)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两端的活动槽(31),所述触块(4)沿活动槽(31)开设方向滑动配合于活动槽(31)内,所述环形槽(42)的两侧内壁分别与接触部(3)的上、下端面接触;所述接触部(3)的一端开设有与活动槽(31)连通的插槽(32),所述插槽(32)贯穿接触部(3)上开设有活动槽(31)的侧壁,所述固定块(5)沿活动槽(31)开设方向插接配合于插槽(32)内并限制触块(4)滑动,所述固定块(5)的两侧分别与插槽(32)的相对的两侧内壁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朝向活动槽(31)槽底的一侧设置有延伸块(52),所述延伸块(52)上开设有卡孔(521),所述插槽(32)槽底设置有与卡孔(521)卡配合的卡块(331);所述固定块(5)与延伸块(52)进入到环形槽(42)内且固定块(5)的两端分别与插槽(32)槽底和相邻环形槽(42)侧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靖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欣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