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电阻R1、电阻R3相串联,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点与三极管基极相连接,电阻R3与热敏电阻并联后接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2,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三极管集电极相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因为现场施工人员的误操作而导致的雷达损坏,避免了人力物力上的浪费,降低了成本。电路简洁灵活,方便电路调试。元器件数量小,成本低,便于雷达的小型化设计,适宜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属于交通雷达电源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代的雷达微波系统中,使用电源的种类越来越多:既需要各种正电压作为放大器的工作偏置和功率放大器的驱动,也需要各种负电压来调整栅压和逻辑控制。针对外接电源输入的系统,目前主要有两种常用的电源保护措施:连接器防插错技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应用。连接器的防插错技术可以保障雷达接口对外连接无误,可无法在外部输入电源错误时对雷达进行有效地保护。此外,在模块的调试过程中,无法消除正负电压加电顺序失误对MMIC带来的损伤。在雷达安装过程中,由于现场施工人员不熟悉产品,而且没有一定的硬件技术基础,往往在连接输入电源时,直接将220V电压接入(正常输入电压24V)。当220V电源输入时,雷达内部部分器件无法承受这么高的电压,直接损坏,导致整个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当电压恢复到正常供电电压时,雷达也已经无法工作,只能用新的雷达替换损坏的雷达,损坏的雷达要运回公司进行返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传统的开关电源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种电源错误对毫米波接收前端模块带来的损坏或损伤,但其电路复杂,器件数目多,无法满足小型化、模块化的设计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简单的电源保护电路,既满足常规的电源保护功能,也满足系统小型化、低成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解决当现场施工人员把220V电压误接入雷达时,产生器件的损坏,当输入电压恢复到正常输入电压时,雷达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包括:三极管、场效应管,电阻R1、电阻R3相串联,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点与三极管基极相连接,电阻R3与热敏电阻并联后接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2,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三极管集电极相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稳压管。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电源接入端,电源接入端串联有二极管,所述电阻R1、电阻R2的前端与电源接入端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采用型号MMBT5551-7-F。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采用型号RS2JHR5G。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稳压管采用型号PDZ16BGW。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场效应管采用型号IRF740P沟道场效应管。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其优点如下:1、本设计的电路稳定可靠,不会因为现场施工人员的误操作,导致雷达的损坏,避免了人力物力的上的浪费,降低了成本。2、本设计为电路的调试工作带来了便利,尤其是在上电和断电时,若将电源的正负极反接,也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3、本设计的电路简洁灵活,元器件数量小,成本低,便于雷达的小型化设计,适宜批量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包括:三极管、场效应管,电阻R1、电阻R3相串联,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点与三极管基极相连接,电阻R3与热敏电阻并联后接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2,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三极管集电极相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容。所述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稳压管。还包括电源接入端,电源接入端串联有二极管,所述电阻R1、电阻R2的前端与电源接入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采用型号MMBT5551-7-F。所述二极管采用型号RS2JHR5G。所述稳压管采用型号PDZ16BGW。所述场效应管采用型号IRF740P沟道场效应管。实施例:使用时,电源接入端接入电源经本技术设计电路从场效应管漏极接入交通雷达工作电路电源端。当输入电压大于36V时,如220V电压,经过电阻R1与电阻R3以及热敏电阻分压(其中R1为220K,R3为4.3K,热敏电阻25°下为100K),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远大于0.7V,此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三极管正常导通电压为0.6-0.7V),三极管集电极为低电平,场效应管断开,电源的正负极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交通雷达工作电路中没有电流,故起到了对电路保护的作用。当输入电压小于等于36V时,经过电阻R1与电阻R3以及热敏电阻分压(其中R1为220K,R3为4.3K,热敏电阻25°下为100K),三极管的基极电压小于0.6V,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无法导通,三极管集电极为高电平,此时场效应管正常工作,电源的正负极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交通雷达工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故电路可以继续正常工作。电源接入端正向连接的二极管的作用是当外部输入电压正负极反接时,利用二极管单向导通的原理,防止元器件被损坏。由于雷达正常工作时,内部温升较高,三极管的导通电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电阻R3上并联的热敏电阻,在外部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使得三极管基极处的电压也可以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防止雷达在高温工作下,由于三极管导通电压的变化而引起雷达无法正常工作。电容、稳压管的作用是使场效应管(IRF740)的栅极的电压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避免雷达工作时引起的电压变化导致场效应管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雷达的工作状态。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包括:三极管、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电阻R1、电阻R3相串联,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点与三极管基极相连接,电阻R3与热敏电阻并联后接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2, 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三极管集电极相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包括:三极管、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电阻R1、电阻R3相串联,电阻R1与电阻R3的公共点与三极管基极相连接,电阻R3与热敏电阻并联后接地;三极管集电极连接有电阻R2,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三极管集电极相连接,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联有稳压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雷达的电源电路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征,安然,孙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慧尔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