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13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主体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保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第一主体在使用过程中遭受冲击力时,能够通过保护板带动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第二缓冲弹簧进行运动,进而有效的缓解了冲击力对于第一主体的破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主体的使用者寿命,同时通过将第二主体与使用者手部通过绑扎的方式进行固定,进而给与使用者的搜救带来较大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频雷达探测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高频雷达作为一种探测设备,因其具有覆盖范围大、全天候、实时性好、功能多、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渔业等方面,特别是在地震中对于掩埋人员的搜救,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起到十分重要的探测作用。但是,现有的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均是采用简单的保护壳对高频雷达进行保护,进而在高频雷达在使用过程中遭受冲击力时容易造成损坏,进而导致装置对于高频雷达的保护效果较差,从而影响高频雷达的使用寿命。2、现有的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的手持式接收器均需要使用者进行握住使用,由于探测工作需要长时间握取,进而给使用者的搜救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均是采用简单的保护壳对高频雷达进行保护,进而在高频雷达在使用过程中遭受冲击力时容易造成损坏,进而导致装置对于高频雷达的保护效果较差,从而影响高频雷达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的手持式接收器均需要使用者进行握住使用,由于探测工作需要长时间佩戴,进而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以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为高频雷达,且所述第二主体为手持式信号接收器,所述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所述第一主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主体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保护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二主体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控制按键,且所述第二主体外壁设置有固定组件,方便了第二主体的使用。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由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第一弹性带以及第二弹性带组成,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安装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主体两侧外壁,所述第一弹性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另一端设置有子扣件,所述第二弹性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带另一端设置有母扣件,且所述第一弹性带与所述第二弹性带之间通过子扣件与母扣件卡和连接,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便捷。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由保护板、把手以及连接板组成,所述保护板设置在第一主体的顶部,所述保护板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把手,所述保护板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与所述第一主体外壁相接触,提高了第一主体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由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缓冲弹簧以及滑杆组成,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定位板顶部内侧,所述第一滑槽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滑槽内侧顶部,所述第一缓冲弹簧顶部与所述第一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底部与所述第一滑槽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底部贯穿开口与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顶部与保护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效的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由第二滑槽、第二滑块、连接件以及第二缓冲弹簧组成,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定位板底部内侧,所述第二滑槽一侧开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二滑块设在第二滑槽顶部,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贯穿连接口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设置在滑块底部与所述第二滑槽底部内壁之间,进一步的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护组件、第一缓冲机构以及第二缓冲机构,进而使得第一主体在使用过程中遭受冲击时,能够通过保护板的作用下分别带动第一缓冲弹簧在第一滑槽内部进行运动,同时带动第二缓冲弹簧在第二滑槽内部进行运动,进而使得装置遭受的冲击力能够在第一缓冲弹簧以及第二缓冲弹簧的作用下被有效的缓解,从而提高了装置对于第一主体的保护效果,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主体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弹性带一侧的子扣件与第二弹性带一侧的母扣件进行卡和连接,进而使得第二主体能够与使用者手部进行固定,从而是得到使用者在对第二主体进行使用时的固定更加方便,进而给使用者进行长时间的搜救工作带来极大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缓冲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第一主体;2、第二主体;3、安装板;4、定位板;5、第一安装块;6、第二安装块;7、第一弹性带;8、第二弹性带;9、保护板;10、把手;11、连接板;12、第一滑槽;13、第一滑块;14、第一缓冲弹簧;15、滑杆;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8、连接件;19、第二缓冲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1以及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通过无线数据连接,所述第一主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第一主体1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顶部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4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4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保护组件。所述第二主体2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控制按键,且所述第二主体2外壁设置有固定组件,通过设置显示屏与控制按键,进而方便了第二主体2的使用。所述固定组件由第一安装块5、第二安装块6、第一弹性带7以及第二弹性带8组成,所述第一安装块5与所述第二安装块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主体2两侧外壁,所述第一弹性带7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块5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7另一端设置有子扣件,所述第二弹性带8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块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带8另一端设置有母扣件,且所述第一弹性带7与所述第二弹性带8之间通过子扣件与母扣件卡和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带7、第二弹性带8、子扣件以及母扣件,进而方便第二主体2的携带,从而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便捷。所述保护组件由保护板9、把手10以及连接板11组成,所述保护板9设置在第一主体1的顶部,所述保护板9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把手10,所述保护板9底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一侧与所述第一主体1外壁相接触,通过设置保护板9,进而使得第一主体1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被有效的保护,从而提高了第一主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由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3、第一缓冲弹簧14以及滑杆15组成,所述第一滑槽12开设在定位板4顶部内侧,所述第一滑槽12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滑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1)以及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通过无线数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第一主体(1)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顶部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4)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4)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保护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包括第一主体(1)以及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通过无线数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第一主体(1)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顶部均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4)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定位板(4)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保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2)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控制按键,且所述第二主体(2)外壁设置有固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由第一安装块(5)、第二安装块(6)、第一弹性带(7)以及第二弹性带(8)组成,所述第一安装块(5)与所述第二安装块(6)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主体(2)两侧外壁,所述第一弹性带(7)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块(5)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7)另一端设置有子扣件,所述第二弹性带(8)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块(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带(8)另一端设置有母扣件,且所述第一弹性带(7)与所述第二弹性带(8)之间通过子扣件与母扣件卡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频雷达的人员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由保护板(9)、把手(10)以及连接板(11)组成,所述保护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大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络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